

图源:chingseng
乌节路的底层商家店铺大量被淹,大量货物被水流冲走。


幸好,乌节地铁站和地下通道将入口处高过历史淹水位1米以上,因此没有导致内部洪水倒灌,但行人只能利用以木块垫高的临时通道通过。

为此,新加坡政府在2011年开始怒砸12亿新币,完成了全岛325个沟渠的改善工程。
虽然新加坡还做不到完全没有水淹,但水患有明显减弱,即便有很多“淹水”事件,但“淹水”水位怎么也高不过汽车轮胎。
↓ 2021年8月30日,新加坡2处发生淹水
半夜的大暴雨,引起新加坡2处淹水,一处为后港8道,另外一处为通往淡滨尼快速公路(TPE)的榜鹅大道支路。

图源:pub
不过淹水很快便在30分钟之内消退了。
2022年11月,新加坡快速路被“洪水”淹了!
当时,新加坡连下好长时间的大雨,为此新加坡国家环境局,在前几天还专门发出预警,提醒公众注意可能出现的洪灾。

在一些地方,甚至出现了“水漫金山”的现象。一名网友,在夜晚经过武吉知马快速公路BKE时,就拍到了罕见一幕。

图源:FB@Beh Chia Lor
据这名网友介绍,自己是在11月7日晚上开车经过的,地点靠近克兰芝一带。
被大水淹没的路段大概有100米左右。为了避免积水倒灌进车内,路过的车辆只能减速慢行。

图源:FB@Beh Chia Lor
几乎所有的车道都被积水淹没。水深相当夸张,从视频中可以看出差点就要没过路肩!要是积水再多一些,就要流到桥底了。
路上还有一些垃圾漂浮在积水上。在这段路上驾驶,对于司机来说确实是个挑战。

图源:FB@Beh Chia Lor
事后,公用事业局出来对积水进行了一些解释。
根据当局的调查,事发路段出现严重积水现象,主要还是因为道路两旁的排水栅栏被堵住了。

示意图,图片来自网络
因为淤泥和枯叶太多,堵塞了排水栅栏的排水口,雨水无法顺利排出,才越积越多造成了如此严重积水。(实际上水还没淹过马路牙子)
在接到民众通报后,公用事业局紧急安排了工作人员前往事发路段,一边清理堵塞一边为有需要的司机提供帮助。

图源:TikTok@bxw_vezel21
经过这么多年的努力,新加坡的排水系统已经很牛了。
同一片乌云,同一片雨。下在新加坡和下在隔壁马来西亚柔佛州效果却完全不一样。隔壁的马来西亚的柔佛州的水位已经有半人高了,而新加坡的水位还没漫上街

马来西亚 2022年遭遇50年难遇到的特大洪水

同一时间,新加坡的水还未冲出河道 所以说,新加坡目前的排水系统能力是毋庸置疑的。
新加坡超强排水系统随时待命 同时着手新的排水蓄水系统
新加坡是通过这些方式做到强排水的↓
①全岛建立超强的排水系统,大街小巷都有排水设施,水渠,排水孔等。

不仅如此,新加坡的马路上,也经常可以见到排水孔。
新加坡目前的排水系统是由32个主要河道,超过8000公里长的渠道,以及17个水库组成。
全岛每起一栋新楼、每建一个街区,都提前规划好排水系统的位置、最大容量和排水效果。

△所有的房屋边上
都有这样的排水沟
政府还引进了可以渗透水的砂砾技术,城市中的草地都可以渗透、引导收集雨水,分担抗洪压力。

图源:Have8
这些沟渠就像是一块巨大的海绵,每到暴雨时能及时吸走雨水,并排入新加坡的蓄水池,成为新加坡水资源的源头。

△ 麦里芝蓄水库
②新加坡防洪的关键就在于17个蓄水池!
新加坡新加坡大大小小的蓄水池达17个,他们不仅可以用来蓄水,还是著名的自然保护区。

2008年开放的滨海湾堤坝,也是新加坡全面抗洪的重要环节,它将蓄水池和大海隔开,这样蓄水池的水就不会受到潮汐的影响。
当雨水过多蓄水池过满的时候,工作人员只需打开排水泵只需9秒就能排空,一个奥运会游泳池容量的水。

图源:谷歌
③所有重要道路的地下管道,也都装有实时的监控系统
在2013年时,新加坡就重新修订了《地面排水系统准则》,要求给重要的地下管道装监控系统。 一旦有情况发生,马上就能采取及时的措施。

△ 史丹福地下储水池
目前,新加坡的排水体统已经是数一数二的,但当局依旧不满足。
今年,当局还在探讨一种新的排水和蓄水系统,预计今年开展建设,2025年完工。
一起看看是什么高科技吧~
新加坡预建地下排水蓄水系统 后将在全岛发挥防护作用
公用事业局今年1月已在新加坡电子商务网站上进行了招标,为地下排水和蓄水系统的可行性研究,展开顾问资格预审招标(pre-tender qualification)。
据公用局解释,新加坡土地有限,地下排水和蓄水系统将利用地下空间来缓解洪水、储水和储存能源;这样就能减少地表上水泵站和储水池等设施占用的面积。
同时,发言人还指出,该项研究早就2015年就已经开始了,本次招标是研究的延续。
不过,发言人还表示,即便是新系统完工后,目前的地面排水基础设施仍是暴雨管理的首选方法,因为它的成本较低,无须太多维修,只须少量抽水就能应对连续的暴雨。
而现在这个地下排水和蓄水系统将作为应急计划,若是以后发生极端暴雨,导致地面排水系统不堪重负,就将启用应急计划,在全岛发挥防护作用。

勿洛蓄水池 图源:维基百科
南洋理工大学土木与环境工程系副教授陈询吉在采访时表示,新的地下排水和蓄水系统在运行过程中,还可以在流水通过重力流入地下水库的过程中可产生一定水力发电量,不过这将增加投资和维护成本。
总的来说,新加坡是吃一堑长一智的典型代表,尽量避免在同一件事上栽跟头。
不过,近年来,新加坡的雨似乎变得更多了,希望新的排水系统能早日完工呀~
*以上图片均来这网友社媒,特备标注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