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加坡的未来令人担忧?专家深度解读2023年新加坡财政预算案

2023年06月30日   •   1万次阅读

李光耀公共政策学院的社会包容计划(Social Inclusion Project,SIP)旨在探究公共政策在构建开放、多元、包容的社会中所扮演的角色。该计划致力于为人们提供参与的机会,通过对政策制定的影响、普及公众对政策的了解,提升政策素养并推动公众参与来实现这一目标。SIP以独立透明的方式开展研究,聚焦于那些受到忽视的新兴社会问题,并重视产生实际影响的实证工作。

年度财政预算案作为一项重要的政策事件,清晰地勾勒出政府在即将到来的财政年度中的优先事项和行动计划。2023年新加坡财政预算案承载着我们共同努力应对社会挑战的重大意义,即如何促进经济活力、实现社会包容和保护环境可持续性。

社会包容计划主办的这场座谈会在2023年新加坡财政预算案公布后的几天举行。座谈会上聚集了众多专家,他们共同解读和讨论今年的预算内容。座谈会以每位与会专家的发言拉开序幕,随后由社会包容计划的高级研究员兼负责人黄国和博士(Ng Kok Hoe)提出问题,展开问答环节,同时也接受来自观众的提问。

住房之惑:添丁兴宅还是贪求无度?

新加坡国立大学商学院房地产系的教务长讲席教授程天富(Sing Tien Foo),在讨论中清晰地阐明了住房负担能力和住房可达性之间的关键区别。住房可负担能力指的是个人或家庭在支付住房成本后能够保持财务稳定的程度,而住房可达性指的是人们能够顺利地选择各种住房的程度。在最近引起公众关注的议题中,可负担能力更多地关注房价的波动。程教授指出,年轻一代对房价的上涨表达了担忧。目前,公寓价格已经上升了高达20%,达到自2013年以来的最高水平。

然而,尽管政府在2023年预算中宣布的补贴可以帮助应对不断上涨的房价,但住房的可达性问题显得更加紧迫。能否获得一套住房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如等待时间和地理位置的选择。在成熟区申请公寓的申请人中,每个成功获得住房的人就有90个未能如愿的申请者。实现期望的住房匹配可能非常困难。对此,程教授提出了一个重要问题:在当前存在的积压和施工延误情况下,我们应该如何减小供需差距。他在之前的评论中已经探讨了其中的一些问题。

住房在社会中的意义远不止提供居所那么简单,它还关乎著家庭、社区甚至整个社会的发展。今年的预算中特别强调为40岁以下年轻家庭提供额外福利,旨在支持他们获得合适的住房条件。

程教授强调这一举措显示了政府对年轻家庭的关心和支持,与其鼓励家庭建立的目标是一致的。然而,住房支持是否能够真正提高生育率,只有经过时间的检验才能得出答案。生育率在2022年达到了新的低点,这提醒我们在探讨生育问题时需要考虑更多的因素。

在座谈会的问答环节中,家们明确强调,单纯关注住房价格在进行跨社会比较时并不一定具有客观性。我们需要留意不同社会间的背景差异。举例来说,虽然新加坡的住房可能相对而言更具负担性,但其他社会可能在公共服务方面提供补贴,如医疗保健和儿童护理。因此,评估住房的可负担能力必须基于满足基本需求的全方位公共服务。新加坡的住房政策具有独特之处,其中自住型公共组屋占据了住房市场的主导地位,而补贴型社会住房则受到严格限制。这一特点使得新加坡的住房市场与其他国家存在差异。

就业之艰:保障匮乏与风险歧视共存

新加坡新跃社科大学经济学副教授、前官委议员Walter Theseira将今年的预算描述为一个过渡时期,原因有以下几点。首先是领导层的过渡:这将是新领导人——现任新加坡副总理兼财政部长黄循财(Lawrence Wong)正式上任后的第一个预算案。他本人也是这次预算的主要演讲人。同时,新加坡正在逐渐走出新冠疫情的阴影,并积极应对全球化的转变。新冠疫情席卷全球,对供应链造成广泛冲击。资源短缺、中美关系的不确定性以及俄罗斯与乌克兰的战争进一步加剧了全球经济衰退、通货膨胀和劳动力迁移的混乱。

没有一个单一的预算可以解决所有这些问题我们需要采取一系列措施来应对眼下的挑战,并制定长期应对策略。尽管消费税(GST)和社区发展理事会(CDC)的补助券可以帮助低收入群体应对生活成本上涨,但渐进式薪资模式则解决了工资分配中长期存在的问题。这种模式能够逐步提高工资水平,以确保收入公平合理分配。

Theseira教授还指出了新加坡缺乏失业保险的问题。面对中产阶级面临的不确定性,建立一个更全面的社会安全网络可以减少经济不安全感,让人们能够谨慎地承担风险。这样的社会安全网络可以提供更充分的保障,确保在民众失业或经济困境时能够获得必要的支持和援助。

技能培养和岗位匹配在这个问题上也扮演着重要的角色。追踪政策的成果和有效性至关重要。然而,对于年长员工来说,年龄歧视仍然是一个令人担忧的问题。许多年长的新加坡人由于语言障碍而无法从事简单的办公室工作,只能被迫从事低薪的体力劳动工作。

未来之忧:气候变化难以逃脱边缘化

作为可持续发展性顾问,Unravel Carbon的环境活动家胡绮芸(Qiyun Woo)女士指出,在当前的经济压力下,很多人往往将气候危机置于次要的位置。然而,为了确保环境的持续发展和培养人类应对未来挑战的适应力,她认为考虑气候变化至关重要。

胡女士强调了近年来新加坡在环境领域所采取的一系列措施。这些措施涵盖了多个方面,其中包括2019年的道路税减免和柴油税政策,以及2020年对气候目标的更新,同时也推动了早期采用电动车和加强防洪措施等倡议。另外,2021年新加坡发布的新加坡绿色发展蓝图宣布增加研究资金并上调碳税。在2022年,电力减免计划以及对高碳排放行业的管理和监测措施也延续了这一势头。然而,让人感到意外的是,在2023年的预算案中,政府对于气候变化的关注显得相对有限。

为了实现减碳、保护环境和实现可持续发展的目标,我们需要进一步努力。在提高公众对气候问题的认知和素养方面,我们需要采取更多的措施,包括在学校进行系统的教育,以及向年长人群提供相关的教育资源。为了促进环保实践的行为转变,我们需要基于信息驱动的方法。在问答环节中,一位观众提出了一项具有价值的建议,即在追求绿色增长的同时,我们应当认真思考采用新的范式,包括在“某些经济领域进行重大改革”。

气候变化并非孤立存在的危机,而是与其他全球危机相互交织、相互影响的问题。人类与动物之间密切的接触已经足以促进疾病的传播,就像新冠疫情和登革热所展示的那样。气候模式正在发生变化,而从事体力劳动的人往往是最容易受到高温等不安全因素影响的群体。

当前,新加坡及其人民正处于从疫情中恢复的关键时刻,而2023年财政预算案也因此面临着诸多不确定性和挑战。在这场座谈会讨论中探讨的各种主题,专家们的不同见解为每个人提供了一些值得思考的内容。对于社会包容计划而言,我们期待能够举办更多这样重要的对话。这些对话将为我们的社会注入更多的包容性和共融性,为我们共同的未来构建坚实的基础。

文章来源:Global-Is-Asian,2023年4月26日,星期三

作者:Jeyda Simren Sekhon Atac

部分图片来自网络

本文内容来自于作者,不代表新加坡国立大学李光耀公共政策学院官方机构观点

"在新加坡中了1000万新元,钱要怎么花?"
2025年04月28日   •   17万次阅读
年薪16万新币仍喊穷!新加坡中产哭诉:我们才是隐形贫困人口
2025年04月27日   •   10万次阅读
2025新加坡准证政策大变革,全面调整要点全解析
2025年04月29日   •   10万次阅读
外国势力干预新加坡大选!网友:原来是它!
2025年04月29日   •   5万次阅读
这对新加坡夫妻在中国玩了近一个月,离境时被海关质问,竟这样说!
2025年05月02日   •   3万次阅读
新加坡史上最纠结选战:66岁副总理临危受命,为何反成选民"烫手山芋"?
2025年05月01日   •   3万次阅读
在新加坡,政府能查出你把票投给谁了?然后秋后算账?
2025年05月01日   •   2万次阅读
帮94年闺女在新加坡找对象?这届网友的评论把我笑不活了
2025年04月26日   •   2万次阅读
我在新加坡陪娃读书,突然收到小三信息:“他太累了,放过他吧。”
2025年04月29日   •   2万次阅读
新加坡华侨银行开户最新超全攻略
2025年04月27日   •   2万次阅读
前晚!新加坡全岛突然变成红色!实拍上百张图片
2025年04月26日   •   1万次阅读
美国对东南亚四国加征高达3521%的“天价关税”!背后隐藏的三重战略意图
2025年04月26日   •   1万次阅读
新加坡全球抢人!将大批引进这类新移民!职位空缺近8万人
2025年04月29日   •   1万次阅读
从今天起到5月3日,新加坡大选期间注意这些
2025年04月27日   •   1万次阅读
乘坐飞往新加坡航班行李丢失?官方解决方案来了
2025年04月29日   •   8892次阅读
遍布全岛!新加坡徒步50个绝美秘境路线曝光:雨林、海岸、湿地...
2025年04月29日   •   7524次阅读
提名站候选人致谢词 出现各种意想不到小插曲
2025年04月26日   •   7182次阅读
旅游签连续入境新加坡10次,一年待了300多天,陪读爸爸被ICA请去“小黑屋”
2025年05月02日   •   6669次阅读
新加坡商场突发玻璃坠落事故:6 人受伤,现场目击者回忆 “可怕一刻”
2025年04月26日   •   6156次阅读
还记得28岁的你做了些什么吗? 那时的你会怎么用1万3500新元
2025年05月01日   •   4788次阅读
人在新加坡过世后财产会这样被分配?!
2025年05月02日   •   4617次阅读
25 岁的滚烫人生:从NTU校园夜宵摊到千万麻辣帝国的逆袭密码
2025年05月02日   •   4446次阅读
超干货!几岁可以单独坐车?多大可以不用安全座椅?新加坡带娃乘车全攻略
2025年04月27日   •   4275次阅读
入境新加坡可以带香肠吗?
2025年05月02日   •   4104次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