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天,新加坡突然雷厉风行地放宽了一系列措施。
大家可能早有心理准备,但还是忍不住会在想:
现在真的是放宽措施的好时机吗?
为什么措施突然就放宽了?
咱们来看看跨部门抗疫联合小组怎么说~
卫生部长:疫情已有改善
新加坡需要“刹车”才不会“翻车”
老话重提,新加坡的解封关键在于两点:
1)病毒基本传染率降到1以下
2)医疗卫生资源不紧迫
前天,新加坡跨部门联合抗疫工作小组开大会。

来源:cna
卫生部长王乙康明确表示:
1)每周病例增长率正在走低,说明疫情已在改善、趋稳。卫生部预计目前新加坡的病毒基本感染率为0.9。
2)医院急诊部的情况现在大致能保持稳定,开始出现轻微的改善。
咱们就根据卫生部官网给出的数据,分点来看情况。
首先是日增病例,过去两周以来单日新增病例的冰点是在11月5日。
当天只有1767例,但这个冰点是因为4日是屠妖节。卫生部解释可能是因为公共假期,检测的人少导致病例少导致。

除此以外,病例会减少的另一原因,卫生部也解释过,即“周末检测少”。
所以相当于过去一周内的病例总数整体下滑,可能就包括2天周末+1天公共假期影响所致的减少。
这就推动了每周病例增长率进一步走低。
每周病例增长率,即过去一周新增病例跟前一周的比率。截止到前天已经降到0.84。

回头看下前天会议上所说的:预计目前新加坡的病毒基本感染率为0.9。
这里的病毒基本感染率,指患者可将病毒传染给多少人的平均数,意思相当于传说中的R值。
如果根据前几天总理夫人何晶所解释的,每周病例增长率≠R值。
R值是新冠传染率,病例峰值到底有多少,就跟它有关系,小于1,大家是最安全的。
自9月以后,当局并没有公布这个R值。反而在上个月,拿出了每周病例增长率。
4天前,总理夫人说新加坡目前处于最容易感染时期,每周病例增长率有助于了解社区中还有多少潜在病例仍具传染性。


每周病例增长率的数值范围大小,对应着严重程度不一的疫情局势:
如果每周病例增长率达到2,意味着每两周我们的新病例总数在翻倍;
如果每周病例增长率达到1.xx,意味着我们每周有xx%病例增长;
如果每周病例增长率降到1以下,意味着病例开始减少;
如果每周病例增长率达到0.5%,意味着我们一周内的新病例会减半;
这样的话问题就来了,卫生部所说的基本感染率0.9,是四舍五入以后的每周病例增长率。

来源:cnbc
还是R值?如果是R值,过去一周因检测减少导致的病例减少,这个因素不知道是否考虑在内?
相关详情我们是没法得知了,单从病例数字来看,过去一周的病例涨幅确实相比前一周要减少很多。
再来看“医院情况轻微改善”。
从ICU病房状况来看,现在的床位正在逐日宽裕。
截止到前天,新加坡可用于新冠患者使用的ICU床位还有128张。
目前,ICU病房整体使用率达到68.5%。

截止到前天,本地有1725人因新冠住院。
普通病房有301人需要吸氧;62人因情况不稳,在ICU病房观察;67人病危,在加护病房插管。
另外,前天又有14人因为新冠并发症死亡。他们年龄介于56岁到98岁,都有潜在病症。
卫生部没有再透露疫苗接种状态、性别跟国籍。
综合上述,我们从已知日增病例情况以及住院情况来看,本地疫情确实正在改善。
只是这种改善,非常轻微,或者说脆弱。

用王乙康部长的原话说就是:
“如果我们明天就放宽所有安全管理措施,新冠感染率以及入住ICU病房和死亡的病患人数就会快速激增。
但目前的情势给了我们空间能放宽部分安全管理措施。”
他在前天的会议上也重提这个比喻:
“新加坡正在找跟病毒生活的平衡,目前的抗疫道路就像在下斜坡的路上骑脚踏车,必要的时候得用到刹车器,才能确保稳步前行,不会失控而翻车。”

示意
部长所说的刹车器一共有三个,分别是:给大家接种疫苗、开打追加剂、边境管控。
这三个刹车技能,新加坡如今进行得如何,咱们也有必要了解下。
年底前,第三针普及272万人
截至11月7日,新加坡总人口当中:85%已完成疫苗接种或已接种两剂疫苗;86%已至少接种一剂疫苗;18%已打了追加剂。

而王乙康部长在前天表示,在今年年底前,要给本地约一半的人口完成第三剂疫苗接种。 一半人口,也就是差不多272万5000人。(截至今年6月,新加坡的总人口约有545万人) 目前,可以开打第三针的年龄限制是30岁及以上。
截至11月4日,60岁以上的人当中,85%已接种或预约接种追加剂;50到59岁的人当中,有52%;30到49岁之间的人当中,有67%。

来源:the star
此外,关于儿童及青少年接种方面。适合接种的中学、初院和高中学生当中,约96%已完成疫苗接种。
而在这个月,当局也会发布关于5岁到11岁儿童的疫苗接种建议。
现在几乎可以说,打疫苗就是抗疫手段的重中之重。在前天发布的一系列新政中,不打疫苗的人接下来挑战巨大。。。
中国网友热议:拒打疫苗医疗自费 对内措施进一步放宽
接下来,在新加坡适合接种疫苗,但就是不打的人将面临着什么?
适合,但选择不打疫苗的人将面临:
12月8日起,感染新冠病毒后要自付医药费
不能堂食
不能进入商场、景点、电影院
不能到疗养院探访
不能在特定设施参加团体活动
不能参加特定大型体育跟会展活动
不能参加可摘口罩的活动,包括做护肤护理等
不能参加可摘口罩的高强度体育活动
社交休闲活动的权利咔嚓全没了。 当局还特别强调,没打疫苗出门趴趴走的人很危险。
如果一不当心感染了,据澳洲新南威尔士州的数据,没打疫苗感染新冠入住ICU甚至死亡几率,比打完疫苗的高出16倍。
所以可以想像,没打疫苗住院后产生的医疗费用估计会是个天价。
这一点还引起了中国网友的广大关注,话题直接冲上了微博前10。


中国网友呢,都为新加坡的这一条新规普遍叫好! 很多网友认为这个新规很合理

觉得中国也可以借鉴,可以打但不打的人感染后医疗自费,但对于身体原因没办法打的可以豁免




不过也有网友觉得,打完疫苗以后还是会感染,这样能不能让企业帮忙承担医药费。

不得不说这就想多了。
疫苗本身已经是全民免费接种,就连第三针都免费施打,这可能是最大的福利了。
为了防重症,可以接种的人还是尽早接种防范于未然。
此外,新加坡对于没打疫苗人群也有分情况规定。
因自身健康问题没办法接种疫苗的人,可以从上述新规豁免,但注意了,需要医生开具证明。
下个月起出门活动,吃饭就得出示2个凭证。
因健康问题没打疫苗的人,需要证明
12月起,因为健康问题没法打新冠疫苗人可拥有豁免权,不受疫苗接种差异化安全管理措施影响。
但是从这个月15日起,这部分人需要到家庭诊所、公共或私人医疗机构接受检查,拿到医生开具的证明。在外进出场所要出示该证明跟带照片的身份证件。

示意
疫苗接种者的规定有变动,现在新加坡的在家康复计划,适用年龄也进一步放宽。
3岁及以上感染新冠,就能在家康复
居家康复计划进一步扩大,最低年龄限制从5岁降至3岁。
3个月至3岁以下的婴儿和儿童,经医院临床评估适合在家康复后,也将被允许在家康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