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英国脱欧公投也有着类似的形式——脱欧党派大肆宣传英国脱欧免于缴纳欧盟会费后,每个英国公民可以少缴纳多少税款,却没有告知公民欧盟的自由贸易给英国带来了多少经济收益,而民众则被诱导,民主成为了民粹。
全球视野的学生依然有重要价值
民主民粹化的进程,是无法逆转的,就像是人身体产生的癌细胞一生都在与免疫系统斗争,当主导权利的政治人物是有能力的,那么这个进程就会被延缓,而一旦无能者通过民粹之风上台,民粹化进程就会加剧。

这实际上是“良政”与“劣政”的斗争,民主本身是无罪的,也无意生成民粹,但民主一旦被狭隘的理解成西方模式,就一定会民粹化,就像一个人的人生历程,当他年轻健壮,枝繁叶茂,疾病就不容易找上门,而一旦内卷化的社会垂垂老矣,矛盾积累,就容易百病缠身。
而新加坡,恰恰是西式民主全然不同的表现形式——新加坡的政治力量早年被李光耀肃清规整,高度统一,而反对党更多充当“监督者”和“少数反对者”的角色,这也就让新加坡政府更能提出大胆的决议,更易推行大刀阔斧的改革,即便短期对民众有负面效应的政策,也可能被推行。

政策不被短视民意所绑架,是新加坡模式最好的一面,因为社会远远不是由某一个群体或某几个人构成,其复杂性就注定了在发展的过程中,不可能兼顾一切,而社会又不得不发展,所以出色的政府会平衡其中的矛盾,这就是“良政”。
小编认为,即便在全球民粹主义抬头的背景之下,新加坡也很难受到大的影响,而其根深蒂固的国际学生培养政策,也不会有根本上的改变,未来选择新加坡作为受教育地点,能够很好地培养学生的国际视野,同时还能从相对客观的角度看待世界,这是新加坡无可取代的优点。

而全球视野的学生,在当今社会,也许正在遭遇困境——但就像是疾病缠身的病人不得不治好疾病或者彻底死去一样,民粹并不能够长久地存在,其局限性必然会导致其依存的政体快速衰落,而国际学生正如身体之中的微量元素,整体规模小,却无比关键。
新加坡就是这样一个最容易能被华人接受的、国际学生培养的桥头堡。
结语
困境,往往也意味着机遇——而“人”是一切发展的源动力,想要在未来的国际社会有一席之地,就必然要在教育之上花费最多的心血,这一点对个人或是社会来说都是相同的。

从新加坡教育体系走出来的人才,未来依旧会是整个世界需求的人才,而民粹必将消亡或再生,剔除顽疾,需要人才的钻研,也需要智慧的启发。
如果每一个成熟人格,都能理性的判断一切,都能够有相对长远的眼光,民粹将永远消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