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罩令放宽 餐饮业者多数仍戴口罩:防疫也为卫生

唐城坊内的访客多数都戴着口罩。(图:关美玲)
本地昨天(29日)起取消室内戴口罩的规定后,在无需戴口罩的餐饮场所,除了食物处理人员须继续戴口罩或防飞沫透明面罩 (spit guard)外,餐馆侍应生则可以不必戴口罩。据观察,多数摊贩和侍应生仍选择继续用口罩遮盖口鼻,他们表示,这既能预防冠病,又能保证食品卫生,让食客安心。
《8视界新闻网》记者昨早走访芳林巴刹与熟食中心时发现,几乎所有摊贩都按照规定戴着口罩。不过,一些摊贩有时会把口罩拉下来,但烹煮食物和服务食客时会重新戴好。
戴口罩已成习惯
面摊老板张先生已经养成了戴口罩的习惯。“不管政府说可以摘还是不能摘,我都会戴着,因为已经戴了两年多,虽然会闷热,但已经习惯了嘛。如果不戴口罩,就好像我:‘裸’著。”
记者中午在麦士威熟食中心观察发现,虽然一些摊贩没有戴口罩或防飞沫透明面罩,但更多摊贩依然戴着口罩。
烧腊摊贩安娜说,戴口罩不仅是为了防疫,也是出于卫生的考量。“食客看见我们戴口罩,也比较安心一些,会觉得食物更安全和卫生。”

麦士威熟食中心。(任佳星摄)
看情况时摘时戴
不愿透露姓名的一名摊位帮手则表示,其实在政府做出宣布前,摊贩们就“自由决定”摘戴口罩了。
他说:“天气闷热,还要对着热汤热锅,我们肯定需要透一透气,这是人之常情。口罩或者面罩戴着也不好受,我不喜欢戴。”
也有甜品摊档的员工表示,戴口罩与否取决于执法力度。马先生说:“我不知道自己算不算是食物处理人员。我看他们卖水的没有戴口罩,那我也不戴。如果有执法人员过来要我戴,到时候我再戴口罩。”
根据食品局的规定,我国今天(29日)起取消在室内戴口罩规定后,所有餐饮领域中负责处理食物的员工,仍须继续戴口罩或餐饮专用的防飞沫透明面罩。不过,负责给食客端上食物、收款或负责清理的员工,不在这个条例中。
或需时间适应不戴口罩
记者也发现,虽然可以摘下口罩,但唐城坊和怡丰城不少餐馆等餐饮场所的服务员都全部戴口罩。
绝大多数受访服务员都表示,老板和经理没有强制要求必须戴口罩,但为了保护自己和食客,因此没有摘下。
奶茶店员工Peter说:“我一开始摘下来了,后来看同事戴着,大家也都戴着,那我也继续戴。”
火锅店老板王于渝表示,大家还没有习惯可以不戴口罩。“我们都戴着口罩的,可能需要一个月时间慢慢适应。如果客人不戴口罩了,也还是要问员工的意愿,如果他们比较担心,可以继续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