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罩令放寬 餐飲業者多數仍戴口罩:防疫也為衛生

唐城坊內的訪客多數都戴著口罩。(圖:關美玲)
本地昨天(29日)起取消室內戴口罩的規定後,在無需戴口罩的餐飲場所,除了食物處理人員須繼續戴口罩或防飛沫透明面罩 (spit guard)外,餐館侍應生則可以不必戴口罩。據觀察,多數攤販和侍應生仍選擇繼續用口罩遮蓋口鼻,他們表示,這既能預防冠病,又能保證食品衛生,讓食客安心。
《8視界新聞網》記者昨早走訪芳林巴剎與熟食中心時發現,幾乎所有攤販都按照規定戴著口罩。不過,一些攤販有時會把口罩拉下來,但烹煮食物和服務食客時會重新戴好。
戴口罩已成習慣
麵攤老闆張先生已經養成了戴口罩的習慣。「不管政府說可以摘還是不能摘,我都會戴著,因為已經戴了兩年多,雖然會悶熱,但已經習慣了嘛。如果不戴口罩,就好像我:『裸』著。」
記者中午在麥士威熟食中心觀察發現,雖然一些攤販沒有戴口罩或防飛沫透明面罩,但更多攤販依然戴著口罩。
燒臘攤販安娜說,戴口罩不僅是為了防疫,也是出於衛生的考量。「食客看見我們戴口罩,也比較安心一些,會覺得食物更安全和衛生。」

麥士威熟食中心。(任佳星攝)
看情況時摘時戴
不願透露姓名的一名攤位幫手則表示,其實在政府做出宣布前,攤販們就「自由決定」摘戴口罩了。
他說:「天氣悶熱,還要對著熱湯熱鍋,我們肯定需要透一透氣,這是人之常情。口罩或者面罩戴著也不好受,我不喜歡戴。」
也有甜品攤檔的員工表示,戴口罩與否取決於執法力度。馬先生說:「我不知道自己算不算是食物處理人員。我看他們賣水的沒有戴口罩,那我也不戴。如果有執法人員過來要我戴,到時候我再戴口罩。」
根據食品局的規定,我國今天(29日)起取消在室內戴口罩規定後,所有餐飲領域中負責處理食物的員工,仍須繼續戴口罩或餐飲專用的防飛沫透明面罩。不過,負責給食客端上食物、收款或負責清理的員工,不在這個條例中。
或需時間適應不戴口罩
記者也發現,雖然可以摘下口罩,但唐城坊和怡豐城不少餐館等餐飲場所的服務員都全部戴口罩。
絕大多數受訪服務員都表示,老闆和經理沒有強制要求必須戴口罩,但為了保護自己和食客,因此沒有摘下。
奶茶店員工Peter說:「我一開始摘下來了,後來看同事戴著,大家也都戴著,那我也繼續戴。」
火鍋店老闆王於渝表示,大家還沒有習慣可以不戴口罩。「我們都戴著口罩的,可能需要一個月時間慢慢適應。如果客人不戴口罩了,也還是要問員工的意願,如果他們比較擔心,可以繼續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