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日本正式排放福岛核污水入海!
即使周边多国表达了持续数年的反对,但最终日本还是一意孤行,选择将污水送入海中!
核污水的危害,很多人只是道听途说,并没有实际感受过。而在不久后,这可能是很多在亚洲沿海地区生活的人,都要面临的一大健康隐患!

图源:路透社
日本宣布并完成排放核污水入海
网民吐槽:日本完全不负责任!
昨天一大早,东京电力公司决定,如无意外,就将排放核污染水进入海洋。
消息一出,就立马登上了微博热搜榜的首位引爆全网!

日媒报道,排放工作在当地时间13点(新加坡时间中午12点)开始。据日本共同社报道,福岛第一核电站的核污染水约有134万吨,2023年度,他们将把约3.12万吨核污染水,分4次排放。
根据东电计算,他们会用海水稀释过核污染水,确认浓度达到“预想标准”后就将排放入海。
最终,稀释过的核污水在缓慢流过约1公里的隧道,约1000秒之后,就能抵达大海了!

预计将要排放核污水的设施,图源:Radio-Canada
而昨天首次排放的核污水约为7800吨,将从今天开始一连排放17天之久!
早前,日本方面给出的解释是,福岛第一核电厂在2011年大地震引发海啸后,核子反应炉受损,炉心熔毁。但是,电厂使用大量海水冷却核燃料,一桶桶经辐射污染的废水已把核电厂内塞爆,现在约有134万吨核污水,保管在厂区内的约1000个储罐中,目前已经接近储存量上限98%。

图源:路透社
这个理由并没有被周边国家和网民所接受。
中国生态环境部官方微信公众号在今天发布的消息中,批评日本政府强行启动福岛核污染水排海,是将一己私利凌驾于全人类长远福祉之上,极其自私和不负责任。中方敦促日方倾听国际社会声音,以科学、安全、透明的方式处置核污染水,接受严格国际监督。

来源:中国生态环境部官方公众号
另一方面,中国网民也对这个消息腹诽满满,指责日本此举是将全人类的福祉视为不顾,极有可能造成全球安全事件。

有大V指出,日方排污入海的解释看起来似乎是“迫于无奈”,但实际上,日方还有其他手段可以处理解决污水,只不过是为了省钱才选择了这个做法而已。

一些网友表达了担忧,认为日本这种做法绝对是开了个坏头,对全球环保事业造成了重大打击,有可能会造成多米诺骨牌效应。


也有网友希望全球各国和多方机构联合起来制止日本,还世界一个安全的居住环境。


目前,中国生态环境部已经表态称,该部当前按照监控重点区域、覆蓋管辖海域、掌握关键通道的思路,正在组织开展2023年度中国管辖海域海洋辐射环境监测。
后续,当局将持续加强有关监测工作,及时跟踪研判福岛核污染水排海对中国海洋辐射环境可能的影响,切实维护中国国家利益和人民健康。

央视航拍日本排核污染水入海的现场画面,图源:见水印
在最近两次例行记者会上,中国外交部发言人汪文斌4次回答了有关日本核污水排海的问题。
特别是在前天,外交部发言人汪文斌特别声明,中国不希望2023年8月24日成为海洋环境的灾难日,如果日本一意孤行,就必须承担历史责任。

图源:新华网
在日本不顾反对将核污水排入海里后,中国海关总署也立即发布文告,表示中国将全面暂停进口原产地为日本的水产品。

中国香港和中国澳门也都分别宣布,从昨日起禁止日本10县市水产品进口。

图源:香港01
不论是官方还是民间,中国都对日本的行为表示愤慨并强烈愤慨。究其根本,是核污水带来的危害实在是太大。
而且,因为地理位置的因素,中国有可能是第一批受到影响的国家!
核污水入海后带来这些危害 清华建模:不到一年就会到中国!
说起来,日本此次排放核污水,并不是一次性的。
目前,福岛的核污水还在以每天超100吨的速度增加,预计未来日本核污染水排海至少要持续30年。如果核污染水一直增加,排海将会一直持续......

示意图,图源:搜狐
日本此次排放核污水,带来的最大影响有三点。
1)核污染水中,很多放射性核素尚无有效处理技术
据《央视新闻》报道,福岛核污染水中含有60多种放射性核素,例如氚、碳-14、碘-129等,其中很多放射性核素尚无有效处理技术,而日本却一直在做出“问题只在于氚元素”的误导。

图源:见水印
国际环保组织,曾在2020年一篇题为《东电福岛第一核电站污染水危机》的调查报告中指出,核污染水中存在高浓度的放射性碳-14,ALPS(高级液体处理系统)在设计之初没有考虑去除碳-14。报告作者、德国研究人员肖恩·伯尼指出,东电直到2020年才承认所谓“处理水”中碳-14的存在。
国际环保组织调查发现,ALPS不能去除放射性氚和碳-14,也不能完全去除其他放射性同位素,如锶-90、碘-129和钴-60等。

图源:第一财经
2)核污染水中的放射性核素,影响人类健康
之前,日方表示经海水稀释之后,核污染水中的氚浓度将达到日本管制标准的四十分之一以下。然而,稀释并不能减少排放核污染水的放射性总剂量。
南京大学环境学院教授毛亮接受采访时说:
“核辐射暴露分为内暴露跟外暴露,氚释放的是β射线,氚水排放到海洋里,藻会利用氚水把它合成蛋白有机物,藻又是虾和鱼的食物,它就会被鱼和虾吃掉,成为鱼和虾体内的蛋白。那么在我们食用鱼和虾的过程中,就可能把在蛋白中的氚就引到体内,它就成为了身体的一个部分,这就会发生长期的内暴露,势必会影响到健康。”
中国海洋法学会会长、国际海洋法法庭前法官高之国也表示,这些放射性核素进入海洋环境生态以后,氚可能还不是最危险的,对人类、对海洋生物影响危害最大的是碳-14和碘-129,碳-14的半衰期超过5000年,碘-129的半衰期更长。碳-14会在海洋生物,也就是鱼类的体内聚集,碳-14聚集的丰度或浓度可能是氚的50倍......

图源:法新社
另据《科学美国人》在2014年的一篇文章却指出,氚一旦被吃进人体内,就会提高患癌几率。
3)核污染水影响范围涉及全球
前天上午,一则“有研究模拟日本核污水排海扩散过程:240天到达中国沿海,1200天后覆蓋北太平洋”的消息,引发网友热议。

早在2021年,清华大学就做了有关核污染水在太平洋扩散时间的试验,通过模型分析出,或许在240天后,核污水就将抵达中国沿海!

图源:抖音@看余杭
通过宏观和微观两种不同的角度别建立的海洋尺度下放射性物质的扩散模型,清华大学团队表示,福岛核污染排放计划后的1200天,就可能扩散到美国和加拿大西海岸,并在10年后蔓延全球海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