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联合国主持的护洋会议达致协议 陈惠菁:成功属于大家的

超过100个国家代表终于就联合国保护公海生物多样性条约,达成历史性协议。(图:新加坡外交部)
历经48小时的最后协商,超过100个国家代表终于就《联合国保护公海生物多样性条约》达成历史性协议,主持这项联合国会议的新加坡籍大会主席陈惠菁,也在这份重点协议获得通过后,感谢所有在联合国总部的与会代表,同时表示这份成功是属于大家的。
联合国经过多轮谈判后,周六(4日)终于在联合国会议主席陈惠菁的一锤定音之下,就《联合国保护公海生物多样性条约》达成协议。
据法新社报道,陈惠菁在协议通过后向各国代表致谢,感谢他们他们彻夜留在会议厅里协商,她也在现场与会代表的起立鼓掌中,告诉他们:“这次的成功是属于大家的。”
她也说:“在新加坡,我们喜欢参与学习之旅,而这就是一次一生的学习之旅。”
针对这次协议的达成,陈惠菁之后发表声明指出,这是无数致力于加强保护公海和深海海床生物多样性的人士献身努力的结果。
她也说,这代表着一条充满希望的途径,让我们在使用这些宝贵资源方面,能有更好的管理。
荣幸能扮演小小角色
她透露,要实现所设下的目标,还有很多艰苦的工作要做,而她希望这个协议能促进这方面的努力。
“这项协议有力地证明,当各国走在一起,我们就可以为改善我们的世界,共同取得更多的成就。我很荣幸能在这些全球的共同努力中,扮演了一个小小的角色。”
《联合国保护公海生物多样性条约》具有法律约束力,目标是要在2030年之前,把全球30%的陆地和海洋列入保护区,以保护和确保可持续利用海洋生物的多样性。
基于资金和捕鱼权方面存在分歧,这场谈判已被搁置多年。
上一个有关海洋保护的国际协议是在40年前,即1982年签署的;根据当时的协议,只有1.2%的海域受到保护。
总理李显龙也在Facebook贴文中,恭贺陈惠菁和与会代表成功就这项护洋公约达致协议。
外交部发言人则说,我国对这项协议表示欢迎,并认为这是“成功与合时的”,期待协议能获得国际间的普遍采纳和有效实施。
参与谈判的绿色和平海洋活动家梅勒(Laura Meller)也说:“对于保育工作而言,这是一个历史性的日子,标志着在一个分裂的世界中,自然与人类的保护可以战胜地缘政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