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新加坡发生了数起涉及数百名中国公民的汇款风波,引来社会的持续关注,据悉,这些中国公民通过一些在新加坡合法注册的汇款公司将资金汇往中国,却被中国当局指控涉嫌洗钱、赌博等犯罪活动,导致他们的账户或资金被冻结或没收。
这些受害者多次向汇款公司、新加坡警方和金融管理局求助,甚至到中国驻新加坡大使馆寻求协助,但都没有得到满意的答复。

上周,三名汇款被冻结的中国工人,向法院起诉山立汇款公司,指三立汇款公司违反合同条款,要求公司赔偿65700新元,相当于他们被冻结的款项和其他损失。而三立汇款公司则表明已履行义务,对于汇款到中国银行户头后所发生的事情不承担任何责任,这起民事案于今日在国家法院进入纠纷解决程序。
01 中国大使馆认为跨境汇款存在非法渠道
据报道,不少在新加坡工作的中国籍员工通过牛车水珍珠坊的山立汇款公司汇款,不料被中国当局指汇款过程中涉及犯罪行为而冻结户头,求助无门,不少人多次上门讨说法,惊动警察到场,一些也到中国驻新加坡大使馆求助。除了山立汇款公司外,还有其他一些汇款公司也涉及类似的情况,如长诚中国汇款或汉生汇款等。

这些汇款公司的操作模式是什么呢?根据中国驻新加坡大使馆的微信公众号的说法,这些汇款公司虽然在新加坡合法注册,但实际上是与中国境内的不法分子合作,通过非法渠道实施跨境汇兑,这种行为违反了中国的法律规定。
具体来说,就是汇款公司在新加坡接受客户的外币,然后在中国通过非法渠道向客户指定的账户转入对应的人民币,这些非法渠道可能包括地下钱庄、网络赌博平台、电信诈骗团伙等,这些渠道的资金来源不明,有的甚至涉及跨境犯罪活动,极易导致客户的账户或资金被中国的执法部门依法冻结或没收。
02 新加坡当局要求中国大使馆提供相关信息
面对这些汇款公司的相关指控,新加坡的金融管理局和警察部队已经要求中国大使馆提供相关信息,并表示如果有信息显示有在本地触法,将会采取适当的监管或执法行动。新加坡警察部队和金融管理局联合证实,目前收到数起针对一些汇款公司的报案,指汇款公司违反协议。
警方仔细评估了报案,并在咨询总检察署后,根据已知的事实和情况,认为本地没有出现这些报案指控的刑事犯罪。尽管如此,新加坡警方、金管局和外交部正尽可能为受影响的汇款人提供帮助。
新加坡当局的态度是,汇款公司应该遵守新加坡和中国的法律法规,不得从事任何非法或不道德的活动。汇款公司应该向客户清楚说明汇款的风险和责任,不得误导或欺骗客户;汇款公司也应该配合当局的调查和监督,及时提供相关的信息和证据;如果汇款公司有任何违法或违规的行为,当局将会依法追究其责任。
03 受害者的困境和诉求
对于受到汇款风波影响的中国公民,这些受害者中有的是为了购房、还贷、教育等目的而汇款,有的是为了节省手续费而选择汇款公司,有的是因为不熟悉新加坡的金融制度而被误导。
他们的资金被冻结或没收后,不仅造成了经济损失,也给他们的生活和工作带来了巨大的压力和困扰,希望能够尽快恢复他们的资金和权益,也希望能够得到汇款公司、新加坡当局和中国大使馆的协助和支持。
这些受害者已经采取了多种方式来表达他们的诉求,包括多次到汇款公司的办公地点交涉、向新加坡警方和金管局报案、到中国驻新加坡大使馆求助、聘请律师咨询、通过媒体和社交平台发声等。
04 特地飞回中国配合公安调查,部分款项“充公”
三名起诉人表示都有飞回中国配合公安问话,一人在2022年9月通过山立汇款公司把25万元人民币转到妻子的中国账户,但中国公安怀疑部分款项涉及洗黑钱而将这笔钱冻结,后来他依据公安指示回到中国,并按公安说法退还142226元人民币给“骗案受害者”后,户头内的余额才得以解冻。
另外两人也分别于2022年6月和2023年1月,将195600元人民币和55000元人民币汇入中国银行户头,结果大部分款项都因涉及“非法活动”而遭冻结,之后两人特地飞回中国接受当地公安问话调查,公安后来把冻结的款项“充公”,他们才无须再继续接受调查。
为降低汇款风险,从2024年1月1日起,新加坡当局要求汇款公司暂停由第三方代理汇款到中国的服务,直到2024年3月31日,并将延长这个时间,汇款公司只能通过银行或银联卡等渠道为客户办理汇款。
而这些汇款人只是在外辛苦拼搏的蓝领工人,他们表示并没有做错任何事情,只是通过合法的渠道汇款,他们的资金都是来自正当的工作收入,不应该被牵连到任何犯罪活动中,他们希望能够得到公平和正义的对待,也希望能够得到更多的关注和帮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