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新加坡發生了數起涉及數百名中國公民的匯款風波,引來社會的持續關注,據悉,這些中國公民通過一些在新加坡合法註冊的匯款公司將資金匯往中國,卻被中國當局指控涉嫌洗錢、賭博等犯罪活動,導致他們的帳戶或資金被凍結或沒收。
這些受害者多次向匯款公司、新加坡警方和金融管理局求助,甚至到中國駐新加坡大使館尋求協助,但都沒有得到滿意的答覆。

上周,三名匯款被凍結的中國工人,向法院起訴山立匯款公司,指三立匯款公司違反合同條款,要求公司賠償65700新元,相當於他們被凍結的款項和其他損失。而三立匯款公司則表明已履行義務,對於匯款到中國銀行戶頭後所發生的事情不承擔任何責任,這起民事案於今日在國家法院進入糾紛解決程序。
01 中國大使館認為跨境匯款存在非法渠道
據報道,不少在新加坡工作的中國籍員工通過牛車水珍珠坊的山立匯款公司匯款,不料被中國當局指匯款過程中涉及犯罪行為而凍結戶頭,求助無門,不少人多次上門討說法,驚動警察到場,一些也到中國駐新加坡大使館求助。除了山立匯款公司外,還有其他一些匯款公司也涉及類似的情況,如長誠中國匯款或漢生匯款等。

這些匯款公司的操作模式是什麼呢?根據中國駐新加坡大使館的微信公眾號的說法,這些匯款公司雖然在新加坡合法註冊,但實際上是與中國境內的不法分子合作,通過非法渠道實施跨境匯兌,這種行為違反了中國的法律規定。
具體來說,就是匯款公司在新加坡接受客戶的外幣,然後在中國通過非法渠道向客戶指定的帳戶轉入對應的人民幣,這些非法渠道可能包括地下錢莊、網絡賭博平台、電信詐騙團伙等,這些渠道的資金來源不明,有的甚至涉及跨境犯罪活動,極易導致客戶的帳戶或資金被中國的執法部門依法凍結或沒收。
02 新加坡當局要求中國大使館提供相關信息
面對這些匯款公司的相關指控,新加坡的金融管理局和警察部隊已經要求中國大使館提供相關信息,並表示如果有信息顯示有在本地觸法,將會採取適當的監管或執法行動。新加坡警察部隊和金融管理局聯合證實,目前收到數起針對一些匯款公司的報案,指匯款公司違反協議。
警方仔細評估了報案,並在諮詢總檢察署後,根據已知的事實和情況,認為本地沒有出現這些報案指控的刑事犯罪。儘管如此,新加坡警方、金管局和外交部正儘可能為受影響的匯款人提供幫助。
新加坡當局的態度是,匯款公司應該遵守新加坡和中國的法律法規,不得從事任何非法或不道德的活動。匯款公司應該向客戶清楚說明匯款的風險和責任,不得誤導或欺騙客戶;匯款公司也應該配合當局的調查和監督,及時提供相關的信息和證據;如果匯款公司有任何違法或違規的行為,當局將會依法追究其責任。
03 受害者的困境和訴求
對於受到匯款風波影響的中國公民,這些受害者中有的是為了購房、還貸、教育等目的而匯款,有的是為了節省手續費而選擇匯款公司,有的是因為不熟悉新加坡的金融制度而被誤導。
他們的資金被凍結或沒收後,不僅造成了經濟損失,也給他們的生活和工作帶來了巨大的壓力和困擾,希望能夠儘快恢復他們的資金和權益,也希望能夠得到匯款公司、新加坡當局和中國大使館的協助和支持。
這些受害者已經採取了多種方式來表達他們的訴求,包括多次到匯款公司的辦公地點交涉、向新加坡警方和金管局報案、到中國駐新加坡大使館求助、聘請律師諮詢、通過媒體和社交平台發聲等。
04 特地飛回中國配合公安調查,部分款項「充公」
三名起訴人表示都有飛回中國配合公安問話,一人在2022年9月通過山立匯款公司把25萬元人民幣轉到妻子的中國帳戶,但中國公安懷疑部分款項涉及洗黑錢而將這筆錢凍結,後來他依據公安指示回到中國,並按公安說法退還142226元人民幣給「騙案受害者」後,戶頭內的餘額才得以解凍。
另外兩人也分別於2022年6月和2023年1月,將195600元人民幣和55000元人民幣匯入中國銀行戶頭,結果大部分款項都因涉及「非法活動」而遭凍結,之後兩人特地飛回中國接受當地公安問話調查,公安後來把凍結的款項「充公」,他們才無須再繼續接受調查。
為降低匯款風險,從2024年1月1日起,新加坡當局要求匯款公司暫停由第三方代理匯款到中國的服務,直到2024年3月31日,並將延長這個時間,匯款公司只能通過銀行或銀聯卡等渠道為客戶辦理匯款。
而這些匯款人只是在外辛苦拼搏的藍領工人,他們表示並沒有做錯任何事情,只是通過合法的渠道匯款,他們的資金都是來自正當的工作收入,不應該被牽連到任何犯罪活動中,他們希望能夠得到公平和正義的對待,也希望能夠得到更多的關注和幫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