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加坡不少人担忧工作安全感,尽管失业率低,但企业裁员、合同工增多及技术变革等让人心忧。总理将在预算报表重点关注,政府已出台多项措施,大选时该问题或成焦点。
1. 工作不安全感现状
从数据看,2024年新加坡居民失业率低于3%,长期失业率稳定在0.8% ,失意工人发生率也处历史低位。
但实际情况是,拉扎达、Shopee等公司疫情期间过度雇佣后又多轮裁员,戴森、三星等跨国公司也宣布裁员,大型科技公司的裁员行动让不稳定感渗透到各行业。

来源:联合早报
同时,合同工日益普遍,企业为控制成本更倾向于提供此类职位,导致员工对职位稳定性产生怀疑。
政策研究所2023年报告显示,1000多名参与经济活动的新加坡工人中,35%担心当前工作未来可能消失,生产和运输业务部门近一半受访者有此担忧。
全国工会大会2025年经济情绪调查表明,34%受访者担心未来三个月失业,2024年和2023年这一比例分别为近40%和25%。
2. 职业中期员工困境
全国工会大会跟踪发现,35岁至54岁的职业中期员工对失业的担忧更普遍,八成表示有时或经常担心。
这一群体除了兼顾家庭责任时难以保持技能更新,还面临就业能力担忧、职场年龄歧视以及老板认为其对新技术适应性差等问题。

来源:联合早报
人力部数据显示,40岁及以上人群失业时间比年轻人长。2024年,约5000名50岁及以上工人失业超一年,50岁及以上拥有学位的工人失业中位数为18周,文凭或专业资格的为15周,中等教育的为8周 。
3. 政府已采取措施
政策法规层面
2020年强化公平考虑框架,对歧视性雇佣给予更严厉惩罚。
2022年预算案提高新就业许可证和S许可证持有者最低合格工资,减少建筑和工艺部门工作许可证持有者数量;完善EP申请评估方式,创建互补评估框架。
今年1月通过《工作场所公平法案》,禁止年龄、残疾等方面的职场歧视。
支持与培训措施
推出政府激励措施支持老年工人就业,提高退休和再就业年龄;通过Workforce Singapore等机构为工人提供再培训和职业安置支持。
2024年国庆拉力赛宣布SkillsFuture求职者支持计划,从2025年4月起为符合条件工人提供高达6000新元培训和职业指导。
4. 未来展望与挑战
十年前推出的技能未来计划已实现每年50万人参加课程的目标,下一阶段将更注重项目质量,且需针对不同收入群体设计不同的支持和培训方案。
大选可能在年中举行,就业问题是民生关键。若民众觉得政府应对工作不安全感措施不足,可能影响对现任政府的支持,引发对其他政策的负面看法。各党派在应对就业问题的提议和资金筹集上预计会有激烈争论 。
参考资料:
1. 就业紧张:既然新加坡劳动力市场强劲,为什么还有人担心就业问题? 海峡时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