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加坡的南洋学会,原来有这么多学术大咖云集

2018年09月01日   •   2万次阅读

南洋学会,原名“中国南洋学会”,是1940年成立的,也是东南亚华人最早研究南洋课题的学术团队。我们来感受一下这颇具历史底蕴logo,会徽上写着南洋学会的英文名称“South Seas Society”。

饶宗颐题“南洋学会”四字。

让我们来盘点下南洋学会的著名会员吧!他们的名字耳熟能详,当年也都是风流倜傥的学者和文人,不少还是大师级的人物,相聚一堂,在新加坡开创了南洋学会。

南洋学会初创时,不设会长或主席,首三届只设常务理事。第四届开始设主席。

我们来看看创会初期的理事会组成:

第一届(1940年)

常务理事: 姚楠

理事: 刘士木、李长傅、张礼千、关楚璞、郁达夫、许云樵(兼《南洋学报》主编)

第二届(1941年)

理事长: 刘士木 秘书: 姚楠

财政: 韩槐准

学报主编: 许云樵

理事: 张礼千、郁达夫、陈育崧、汤伯器

各位看官,第二届和第三届怎么差了六年?大家猜猜?

第三届(1947年)

常务理事: 姚楠、张礼千、许云樵(兼学报主编)

秘书: 陈育崧

财政: 韩槐准

理事: 黄曼士、刘士木、刘强、谢犹荣

第四届(1948年)

主席: 陈育崧

副主席: 张礼千、姚楠

秘书: 刘强

财政: 韩槐准

主编: 许云樵

理事: 黄曼士、庄竹林、林我铃、刘士木、朱杰勤、郑德坤、谢犹荣、H. D. Collings

是不是有点大师云集的感觉?

他们当中有为人熟知的作家郁达夫

郁达夫的小说充满浪漫主义情怀,同时他的爱国主义精神也在南洋感动了许多人。在《忆达夫》里夏衍写道,陈嘉庚曾对他说:“达夫先生不仅掩护了我,还援救了许多被捕的侨领。”郁达夫珍惜华族文化,希望华族思想能在南洋落叶生根。

刘士木

刘士木是南洋学会的另一位创始人,在南洋动乱的年代,许多欧洲学者来南洋研究南洋问题,他不甘心让外国人抢先对南洋进行研究,于是召集了许多当时在南洋的知识分子并组建了南洋学会,以学者和正义之气研究南洋社会,这也是南洋学会一贯的宗旨。

黄曼士

黄曼士在第3届进入理事会,第5届(1949年)成为副主席,第14届成为主席,直到第18届由连士升接任。

黄曼士不仅是一位商人,他也非常有生活意趣及鉴赏能力,用今天的话来说,他很有文艺范儿。黄曼士广泛收藏各类名家画作,和徐悲鸿是难得的知己。他给予徐悲鸿的艺术事业大力支持,使用自己的影响力,让徐悲鸿用他在南洋的广泛社交关系,举办画展和卖画。于此同时,也帮助艺术氛围在南洋兴起。

连士升

连士升是新加坡著名的作家和报人,曾任南洋学会理事和副主席,1964-1967年担任主席。他一生写了超过20本著作。除了写作,连士升也热衷于文化教育活动。连士升虽然对中国传统文化一往情深,同时他也提倡南洋文化应有自己的定义,加上中国、印度、伊斯兰文化的旧传统,即欧美文化的新思潮,衍生成一种充满感染力的新文化。

饶宗颐

他是南洋学会会员,曾担任第22届(1972/73年)理事。饶宗颐是国学家,在汉学研究、东方学及艺术文化多方面有成就。与季羡林其名,所谓“南饶北季”。

许云樵:

许云樵是南洋学会创始人之一,曾在1940 – 1858年间担任《南洋学报》的主编。他是东南亚一代学人,用一生建立了“南洋研究”的历史脉络,也是东南亚研究的世界权威。

那就让我们来见识一下《南洋学报》是什么样的吧~

这是第一期《南洋学报》:

第二期《南洋学报》:

南洋学报里刊登了什么样的文章呢?让我们来看一下《南洋学报》第十卷第二辑(1954年12月)里的文章:

还有英文文章:

这些文章研究的远远不只是新加坡,实实在在是以整个东南亚(也就是南洋)为研究对象。

王赓武

王赓武是国际公认的中国史和东南亚史权威,曾经是南洋学会编辑主任。他曾担任香港大学校长,现任新加坡国立大学特级教授。有他做《南洋学报》的主编,这款杂志定兼具史料的严谨和知识的沉淀。

郭振羽

郭振羽出生于中国福建,1973年移居新加坡,任新加坡大学社会系讲师。80年代,曾担任南洋学会理事、编辑主任。1990年新加坡国立大学成立大众传播系,郭振羽为首任系主任。1992年大众传播系并入南洋理工大学并扩充为传播学院,郭教授是创院院长。2011年,获南洋理工大学授予 “终身荣誉教授”荣衔。现为新跃社科大学(SUSS)学术顾问。

陈荣照

陈荣照担任南洋学会理事多年,2002年至今担任会长。陈荣照曾担任新加坡国立大学中文系主任。陈荣照从事史学研究,博士论文是《范仲淹研究》,先后师从饶宗颐、林徐典。在“新社”、新加坡儒学会”都担任义务职务。

南洋学会历届理事高手云集,无法一一摘录。有兴趣的同学可以到这里浏览:http://www.southseassociety.sg/documents/sss-committee-list.pdf

南洋学会的活动有两方面,一方面是鼓励会员从事学术研究和出版,包括“南洋学会学术研究丛书”,还有一些个人专集和文集,从创会到现在,已经出版了70多种。

南洋学会早年的刊物

南洋学会近期的刊物:季建莉博士《多元文化语境下的身份书写——新加坡华语小剧场创作研究》、陈哲维《殖民与移民——史密斯、金文泰总督与新加坡华人社团》

另一方面也与东南亚与海峡两岸高校和研究所举办国际性的研讨会,并出版论文集。学会也别出心裁地用创意的公众讲座来呈现研究成果,所以就在这周六,9月1日下午2:30,在中国文化中心,南洋学会将举办“新加坡华族文化身份重塑”讲座和新书发布会,由南洋学会副会长许振义博士主讲,蔡碧霞、张振兴分享,从戏曲、南音、山歌等民间文艺在新加坡的传播和变迁看华族文化身份的重塑。

报名连结如下:https://www.wenjuan.com/s/2I3eemg/ (阅读原文)

期待你们来聆听和体会新加坡独特的民间文艺~

南洋学会书库,藏书万册,设于佛教居士林(19 Kim Yam Rd, Singapore 239331),欢迎学者使用。

555

这对新加坡夫妻在中国玩了近一个月,离境时被海关质问,竟这样说!
2025年05月02日   •   16万次阅读
2025新加坡准证政策大变革,全面调整要点全解析
2025年04月29日   •   15万次阅读
旅游签连续入境新加坡10次,一年待了300多天,陪读爸爸被ICA请去“小黑屋”
2025年05月02日   •   6万次阅读
外国势力干预新加坡大选!网友:原来是它!
2025年04月29日   •   5万次阅读
新加坡地铁再现蹭饭女团,专盯安哥出手,30秒变370新元
2025年05月03日   •   4万次阅读
新加坡史上最纠结选战:66岁副总理临危受命,为何反成选民"烫手山芋"?
2025年05月01日   •   3万次阅读
在新加坡,政府能查出你把票投给谁了?然后秋后算账?
2025年05月01日   •   3万次阅读
我在新加坡陪娃读书,突然收到小三信息:“他太累了,放过他吧。”
2025年04月29日   •   2万次阅读
国人纷纷声援副总理颜金勇:他“不是陌生人”
2025年05月03日   •   1万次阅读
新加坡全球抢人!将大批引进这类新移民!职位空缺近8万人
2025年04月29日   •   1万次阅读
入境新加坡可以带香肠吗?
2025年05月02日   •   1万次阅读
留英博士到卡车司机,他从上海开电车狂飙3000公里惊现新加坡街头!
2025年05月03日   •   1万次阅读
人在新加坡过世后财产会这样被分配?!
2025年05月02日   •   9747次阅读
25 岁的滚烫人生:从NTU校园夜宵摊到千万麻辣帝国的逆袭密码
2025年05月02日   •   9747次阅读
乘坐飞往新加坡航班行李丢失?官方解决方案来了
2025年04月29日   •   9234次阅读
遍布全岛!新加坡徒步50个绝美秘境路线曝光:雨林、海岸、湿地...
2025年04月29日   •   9063次阅读
每月生活费13000新币!新加坡火到发烫,中产们,这你受得了么?
2025年05月05日   •   6327次阅读
还记得28岁的你做了些什么吗? 那时的你会怎么用1万3500新元
2025年05月01日   •   4959次阅读
“抛弃”选区没信义? 移情别恋实属无奈 从一而终那是运气
2025年04月30日   •   4275次阅读
新加坡这个自然公园要这么玩!知道12件事玩得才爽
2025年05月03日   •   4104次阅读
她在新加坡转行幼教后工资破$5000,科技教育悄悄改变谁?
2025年04月30日   •   3762次阅读
黄循财:外国人、游客、高收入群体其实在补贴新加坡的低收入家庭
2025年04月30日   •   3420次阅读
新币攻破5.6关口!大选倒计时,抢占政策+汇率“黄金交叉点”
2025年04月29日   •   3420次阅读
新加坡保险:住院/重疾/指数寿险如何守护你的未来
2025年04月29日   •   3078次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