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加坡的南洋學會,原來有這麼多學術大咖雲集

2018年09月01日   •   2萬次閱讀

南洋學會,原名「中國南洋學會」,是1940年成立的,也是東南亞華人最早研究南洋課題的學術團隊。我們來感受一下這頗具歷史底蘊logo,會徽上寫著南洋學會的英文名稱「South Seas Society」。

饒宗頤題「南洋學會」四字。

讓我們來盤點下南洋學會的著名會員吧!他們的名字耳熟能詳,當年也都是風流倜儻的學者和文人,不少還是大師級的人物,相聚一堂,在新加坡開創了南洋學會。

南洋學會初創時,不設會長或主席,首三屆只設常務理事。第四屆開始設主席。

我們來看看創會初期的理事會組成:

第一屆(1940年)

常務理事: 姚楠

理事: 劉士木、李長傅、張禮千、關楚璞、郁達夫、許雲樵(兼《南洋學報》主編)

第二屆(1941年)

理事長: 劉士木 秘書: 姚楠

財政: 韓槐准

學報主編: 許雲樵

理事: 張禮千、郁達夫、陳育崧、湯伯器

各位看官,第二屆和第三屆怎麼差了六年?大家猜猜?

第三屆(1947年)

常務理事: 姚楠、張禮千、許雲樵(兼學報主編)

秘書: 陳育崧

財政: 韓槐准

理事: 黃曼士、劉士木、劉強、謝猶榮

第四屆(1948年)

主席: 陳育崧

副主席: 張禮千、姚楠

秘書: 劉強

財政: 韓槐准

主編: 許雲樵

理事: 黃曼士、莊竹林、林我鈴、劉士木、朱傑勤、鄭德坤、謝猶榮、H. D. Collings

是不是有點大師雲集的感覺?

他們當中有為人熟知的作家郁達夫

郁達夫的小說充滿浪漫主義情懷,同時他的愛國主義精神也在南洋感動了許多人。在《憶達夫》里夏衍寫道,陳嘉庚曾對他說:「達夫先生不僅掩護了我,還援救了許多被捕的僑領。」郁達夫珍惜華族文化,希望華族思想能在南洋落葉生根。

劉士木

劉士木是南洋學會的另一位創始人,在南洋動亂的年代,許多歐洲學者來南洋研究南洋問題,他不甘心讓外國人搶先對南洋進行研究,於是召集了許多當時在南洋的知識分子並組建了南洋學會,以學者和正義之氣研究南洋社會,這也是南洋學會一貫的宗旨。

黃曼士

黃曼士在第3屆進入理事會,第5屆(1949年)成為副主席,第14屆成為主席,直到第18屆由連士升接任。

黃曼士不僅是一位商人,他也非常有生活意趣及鑑賞能力,用今天的話來說,他很有文藝范兒。黃曼士廣泛收藏各類名家畫作,和徐悲鴻是難得的知己。他給予徐悲鴻的藝術事業大力支持,使用自己的影響力,讓徐悲鴻用他在南洋的廣泛社交關係,舉辦畫展和賣畫。於此同時,也幫助藝術氛圍在南洋興起。

連士升

連士升是新加坡著名的作家和報人,曾任南洋學會理事和副主席,1964-1967年擔任主席。他一生寫了超過20本著作。除了寫作,連士升也熱衷於文化教育活動。連士升雖然對中國傳統文化一往情深,同時他也提倡南洋文化應有自己的定義,加上中國、印度、伊斯蘭文化的舊傳統,即歐美文化的新思潮,衍生成一種充滿感染力的新文化。

饒宗頤

他是南洋學會會員,曾擔任第22屆(1972/73年)理事。饒宗頤是國學家,在漢學研究、東方學及藝術文化多方面有成就。與季羨林其名,所謂「南饒北季」。

許雲樵:

許雲樵是南洋學會創始人之一,曾在1940 – 1858年間擔任《南洋學報》的主編。他是東南亞一代學人,用一生建立了「南洋研究」的歷史脈絡,也是東南亞研究的世界權威。

那就讓我們來見識一下《南洋學報》是什麼樣的吧~

這是第一期《南洋學報》:

第二期《南洋學報》:

南洋學報里刊登了什麼樣的文章呢?讓我們來看一下《南洋學報》第十卷第二輯(1954年12月)里的文章:

還有英文文章:

這些文章研究的遠遠不只是新加坡,實實在在是以整個東南亞(也就是南洋)為研究對象。

王賡武

王賡武是國際公認的中國史和東南亞史權威,曾經是南洋學會編輯主任。他曾擔任香港大學校長,現任新加坡國立大學特級教授。有他做《南洋學報》的主編,這款雜誌定兼具史料的嚴謹和知識的沉澱。

郭振羽

郭振羽出生於中國福建,1973年移居新加坡,任新加坡大學社會系講師。80年代,曾擔任南洋學會理事、編輯主任。1990年新加坡國立大學成立大眾傳播系,郭振羽為首任系主任。1992年大眾傳播系併入南洋理工大學並擴充為傳播學院,郭教授是創院院長。2011年,獲南洋理工大學授予 「終身榮譽教授」榮銜。現為新躍社科大學(SUSS)學術顧問。

陳榮照

陳榮照擔任南洋學會理事多年,2002年至今擔任會長。陳榮照曾擔任新加坡國立大學中文系主任。陳榮照從事史學研究,博士論文是《范仲淹研究》,先後師從饒宗頤、林徐典。在「新社」、新加坡儒學會」都擔任義務職務。

南洋學會歷屆理事高手雲集,無法一一摘錄。有興趣的同學可以到這裡瀏覽:http://www.southseassociety.sg/documents/sss-committee-list.pdf

南洋學會的活動有兩方面,一方面是鼓勵會員從事學術研究和出版,包括「南洋學會學術研究叢書」,還有一些個人專集和文集,從創會到現在,已經出版了70多種。

南洋學會早年的刊物

南洋學會近期的刊物:季建莉博士《多元文化語境下的身份書寫——新加坡華語小劇場創作研究》、陳哲維《殖民與移民——史密斯、金文泰總督與新加坡華人社團》

另一方面也與東南亞與海峽兩岸高校和研究所舉辦國際性的研討會,並出版論文集。學會也別出心裁地用創意的公眾講座來呈現研究成果,所以就在這周六,9月1日下午2:30,在中國文化中心,南洋學會將舉辦「新加坡華族文化身份重塑」講座和新書發布會,由南洋學會副會長許振義博士主講,蔡碧霞、張振興分享,從戲曲、南音、山歌等民間文藝在新加坡的傳播和變遷看華族文化身份的重塑。

報名連結如下:https://www.wenjuan.com/s/2I3eemg/ (閱讀原文)

期待你們來聆聽和體會新加坡獨特的民間文藝~

南洋學會書庫,藏書萬冊,設於佛教居士林(19 Kim Yam Rd, Singapore 239331),歡迎學者使用。

555

這對新加坡夫妻在中國玩了近一個月,離境時被海關質問,竟這樣說!
2025年05月02日   •   16萬次閱讀
2025新加坡准證政策大變革,全面調整要點全解析
2025年04月29日   •   15萬次閱讀
旅遊簽連續入境新加坡10次,一年待了300多天,陪讀爸爸被ICA請去「小黑屋」
2025年05月02日   •   6萬次閱讀
外國勢力干預新加坡大選!網友:原來是它!
2025年04月29日   •   5萬次閱讀
新加坡地鐵再現蹭飯女團,專盯安哥出手,30秒變370新元
2025年05月03日   •   4萬次閱讀
新加坡史上最糾結選戰:66歲副總理臨危受命,為何反成選民"燙手山芋"?
2025年05月01日   •   3萬次閱讀
在新加坡,政府能查出你把票投給誰了?然後秋後算帳?
2025年05月01日   •   3萬次閱讀
我在新加坡陪娃讀書,突然收到小三信息:「他太累了,放過他吧。」
2025年04月29日   •   2萬次閱讀
國人紛紛聲援副總理顏金勇:他「不是陌生人」
2025年05月03日   •   1萬次閱讀
新加坡全球搶人!將大批引進這類新移民!職位空缺近8萬人
2025年04月29日   •   1萬次閱讀
入境新加坡可以帶香腸嗎?
2025年05月02日   •   1萬次閱讀
留英博士到卡車司機,他從上海開電車狂飆3000公里驚現新加坡街頭!
2025年05月03日   •   1萬次閱讀
人在新加坡過世後財產會這樣被分配?!
2025年05月02日   •   9747次閱讀
25 歲的滾燙人生:從NTU校園夜宵攤到千萬麻辣帝國的逆襲密碼
2025年05月02日   •   9747次閱讀
乘坐飛往新加坡航班行李丟失?官方解決方案來了
2025年04月29日   •   9234次閱讀
遍布全島!新加坡徒步50個絕美秘境路線曝光:雨林、海岸、濕地...
2025年04月29日   •   9063次閱讀
每月生活費13000新幣!新加坡火到發燙,中產們,這你受得了麼?
2025年05月05日   •   7011次閱讀
還記得28歲的你做了些什麼嗎? 那時的你會怎麼用1萬3500新元
2025年05月01日   •   4959次閱讀
「拋棄」選區沒信義? 移情別戀實屬無奈 從一而終那是運氣
2025年04月30日   •   4275次閱讀
新加坡這個自然公園要這麼玩!知道12件事玩得才爽
2025年05月03日   •   4104次閱讀
她在新加坡轉行幼教後工資破$5000,科技教育悄悄改變誰?
2025年04月30日   •   3762次閱讀
黃循財:外國人、遊客、高收入群體其實在補貼新加坡的低收入家庭
2025年04月30日   •   3420次閱讀
新幣攻破5.6關口!大選倒計時,搶占政策+匯率「黃金交叉點」
2025年04月29日   •   3420次閱讀
新加坡保險:住院/重疾/指數壽險如何守護你的未來
2025年04月29日   •   3078次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