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向立足本土放眼世界,为新加坡谋福祉的新加坡华社,又怎能错过这个可遇不可求的历史机遇呢?
作者简介

▲蔡志礼博士
新加坡第三代华人,新加坡国立大学高才双语教育硕士,美国威斯康辛大学东亚语言暨文学博士。曾在南洋理工大学国立教育学院任教16年,担任博士生导师与主管教育科技的人文学院助理院长,长期从事语言文化与教育科技研究以及师资培训工作。曾任国家文化奖文学专家评审团主席、文化奖得主作品翻译系列顾问、南方大学学院副教授兼艺术学院院长和中文系主任。
现任当代艺术研究会会长、五月诗社社长、人工智能语言教育协会会长、领飞科技首席人工智能应用语言学家、推广华文学习委员会写作组组长、全国驻校作家项目主持、5G文学网和校园网总监、《艺术研究》双语期刊总编辑。
多次在国际研讨会上发表主题演讲,包括在麻省理工学院(MIT)举行的全球华语教学研讨会。发表语言文化与教育科技论文60余篇,文学创作数百篇,编著书籍30余本,包括中英文版《学语致用:李光耀华语学习心得》。2021年获颁“东南亚文学奖”,属于少数游走于语言文化和教育科技疆域的学者。
(本文首发于《源》169期,文章版权归新加坡宗乡会馆联合总会《源》杂志所有,未经授权请勿转载使用,欢迎朋友圈分享。欲阅读更多《源》杂志文章,请扫描以下二维码,注册成为《源》杂志会员,即可阅读更多精彩文章。为感谢读者支持,即日起只要注册账号,便可享有一年的免费电子版杂志订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