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加坡和中国即将开启一场具有历史意义的交流之旅,预计明年初将实施的30天互免签证协议,标志着两国关系进入了新的里程碑。
这一突破性的协议是在新中双边合作联合委员会(JCBC)第19次会议上达成的,为两国人员的互访提供了更便捷的通行证。
截至目前,持有新加坡普通护照的人在访问中国时可享受15天的免签政策,覆蓋了商务、旅游、探亲和过境等多个领域。
相反,持有中国护照的人则需提前办理签证才能踏入新加坡。这一差异将在明年迎来变革,为更加开放、便利的人员交流创造了条件。

随着新加坡与中国宣布将在明年初实施30天互免签证安排,这一消息迅速产生了显著影响,为新加坡的旅游业注入了一剂强心针。
有旅游平台表示,立即涌入的热潮使得机票搜索量激增90%。预计旅行社将迎来中国游客需求的大幅增长,为新加坡与东南亚国家在旅游市场上的竞争提供有力支持。
据报道,Trip.com新加坡区总经理透露,在免签协议宣布的一小时内,本地优惠配套的搜索量就增加了80%。机票和酒店的搜索量分别增加了90%和50%。仅在今年1月到10月,就有113万人次的中国游客踏足新加坡,使中国成为新加坡迎来入境游客第二多的国家。而目前,中国入境游客的平均预订量已经达到疫情前水平的60%。
随着疫情逐渐过去,中国游客的出游次数显著增加。南洋理工大学商学院教授指出,对于2023年中国出境旅游的研究显示,中国游客表现出一种“坚韧的渴望”,更倾向于进行报复性旅游。
免签证协议的实施将省去繁琐的签证申请过程,因此可以预见,虽然可能需要一些时间,但最终旅客数量将达到或超过疫情前的水平。

这一重要的合作协议为新加坡打开了大门,迎接更多中国游客,加强了两国在旅游领域的紧密联系。新加坡有望成为中国游客在东南亚探险的理想目的地之一。
这也将推动新加坡旅游业的发展,促使各类旅游服务提供商制定更具吸引力的优惠配套,以满足不断增长的中国游客需求。
东南亚国家近期先后宣布对中国旅客实施入境免签证措施,不知是否让旅游大国泰国感受到压力,宣布正考虑延长对华免签措施,而且可能将30天逗留期限,大幅延长到90天。
东南亚国家近期频频祭出免签措施来吸引中国旅客,在经典的“新马泰”路线中,泰国早在9月就开始对中国实施免签证入境的措施,直到2024年2月29日为止,免签的停留时间为不超过30天。
随后,马来西亚也宣布从12月1日起,对中国公民等实施停留不超过30天可免签入境的限时便利措施,直至2024年11月30日24时
不知是否因为看见邻国纷纷祭出免签措施而开始着急,《泰国头条新闻》引述当地旅游部门的消息,将建议延长泰国对华临时免签政策,并将免签停留的时间,从30天大幅度延长到90天,倾全力抢中国旅客。
据统计,泰国国家旅游局透露,预计全年将有超过2700万外国游客到访泰国,创收达1.2万亿泰铢,略低于泰旅局设定的预期目标,即原计划吸引2500万到2800万外国游客,创收1.6万亿泰铢。

由于全球性经济问题,加上航班数仍未恢复正常,原本预期中国游客数量能够回升至400万到404万人次,实际仅为340万350万人次,与2019年疫情前的1100余万人次相比相去甚远。
新中两国最快在明年3月底增加两地的直飞航班。新加坡从现在到明年2月,将同中方探讨如何尽快将班次恢复到冠病疫情前或更高的水平。
要恢复航班连接性的第一步,是同中国交通部和民航局进行讨论。一年有两个审批调整航班趟次的时间点,一个是所谓的北方冬季,另一个是北方夏季。目前正处于北方冬季,北方夏季则是从3月31日到10月,而审批程序通常在2月左右完成。
目前新加坡已经收到了中国的一些航空公司的申请,要增加在农历新年的时候的航班的次数。
两国计划在明年初落实30天互免签证安排。目前的航班需求爆满,即使有互免签证安排,还是需要有班机才能让访客出行。因此目前最重要的是有更多往来本地和不同中国城市的直飞航班。
新中两地目前的直飞航班趟次,已恢复到疫情前75%的水平。

30天互免签证安排的消息,不仅让在中国有家人的公众感到鼓舞,也可能激起年轻人赴华旅游的兴趣。受访旅游专家认为,虽然这一新安排将促进两国旅游业发展,但是预计中国游客不会大量涌入。
本地居民表示,疫情期间到中国大连和海南探亲并不容易。除了冠病检测外,还有一系列文件需要不同部门公证。
虽然这一消息令一些公众感到振奋,但对于那些与中国没有联系的人来说,新的安排并没有激起他们前往中国的兴趣。
对在中国经商和有家人的人来说是好事,但质疑这是否会导致本地旅游业过度依赖中国游客。
旅游费用或阻碍中国旅客访新。受访专家都认为,互免签证将促进两国旅游业的发展。但一名专家指出,赴新的中国游客可能不会大幅飙升,因为与泰国和马来西亚等其他东南亚国家相比,新加坡仍然是一个昂贵的旅游目的地。
中国出境游市场回升的速度缓慢,因其是最后一个取消疫情旅游限制的国家,当地人转而选择的境内游则蓬勃发展。
中国经济还处在恢复期,这意味着当地人的可支配收入可能减少,因此对旅游会犹豫不决。
与泰国、马来西亚和日本相比,机票、住宿和汇率等旅行成本使新加坡成为一个相当昂贵的旅游目的地。

而国人到中国旅游的情况可能恰恰相反,公众对中国的兴趣只会与日俱增。“疫情后,人们会去度长假。他们想去更多有异国情调的目的地。
机票价格会随着需求增加而降低,两国之间的机票价格也会变得更实惠,进而增加客流量。预计中国游客会来新加坡出差,并可能以新加坡为跳板,前往本地区和其他地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