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加坡和中國即將開啟一場具有歷史意義的交流之旅,預計明年初將實施的30天互免簽證協議,標誌著兩國關係進入了新的里程碑。
這一突破性的協議是在新中雙邊合作聯合委員會(JCBC)第19次會議上達成的,為兩國人員的互訪提供了更便捷的通行證。
截至目前,持有新加坡普通護照的人在訪問中國時可享受15天的免簽政策,覆蓋了商務、旅遊、探親和過境等多個領域。
相反,持有中國護照的人則需提前辦理簽證才能踏入新加坡。這一差異將在明年迎來變革,為更加開放、便利的人員交流創造了條件。

隨著新加坡與中國宣布將在明年初實施30天互免簽證安排,這一消息迅速產生了顯著影響,為新加坡的旅遊業注入了一劑強心針。
有旅遊平台表示,立即湧入的熱潮使得機票搜索量激增90%。預計旅行社將迎來中國遊客需求的大幅增長,為新加坡與東南亞國家在旅遊市場上的競爭提供有力支持。
據報道,Trip.com新加坡區總經理透露,在免簽協議宣布的一小時內,本地優惠配套的搜索量就增加了80%。機票和酒店的搜索量分別增加了90%和50%。僅在今年1月到10月,就有113萬人次的中國遊客踏足新加坡,使中國成為新加坡迎來入境遊客第二多的國家。而目前,中國入境遊客的平均預訂量已經達到疫情前水平的60%。
隨著疫情逐漸過去,中國遊客的出遊次數顯著增加。南洋理工大學商學院教授指出,對於2023年中國出境旅遊的研究顯示,中國遊客表現出一種「堅韌的渴望」,更傾向於進行報復性旅遊。
免簽證協議的實施將省去繁瑣的簽證申請過程,因此可以預見,雖然可能需要一些時間,但最終旅客數量將達到或超過疫情前的水平。

這一重要的合作協議為新加坡打開了大門,迎接更多中國遊客,加強了兩國在旅遊領域的緊密聯繫。新加坡有望成為中國遊客在東南亞探險的理想目的地之一。
這也將推動新加坡旅遊業的發展,促使各類旅遊服務提供商制定更具吸引力的優惠配套,以滿足不斷增長的中國遊客需求。
東南亞國家近期先後宣布對中國旅客實施入境免簽證措施,不知是否讓旅遊大國泰國感受到壓力,宣布正考慮延長對華免簽措施,而且可能將30天逗留期限,大幅延長到90天。
東南亞國家近期頻頻祭出免簽措施來吸引中國旅客,在經典的「新馬泰」路線中,泰國早在9月就開始對中國實施免簽證入境的措施,直到2024年2月29日為止,免簽的停留時間為不超過30天。
隨後,馬來西亞也宣布從12月1日起,對中國公民等實施停留不超過30天可免簽入境的限時便利措施,直至2024年11月30日24時
不知是否因為看見鄰國紛紛祭出免簽措施而開始著急,《泰國頭條新聞》引述當地旅遊部門的消息,將建議延長泰國對華臨時免簽政策,並將免簽停留的時間,從30天大幅度延長到90天,傾全力搶中國旅客。
據統計,泰國國家旅遊局透露,預計全年將有超過2700萬外國遊客到訪泰國,創收達1.2萬億泰銖,略低於泰旅局設定的預期目標,即原計劃吸引2500萬到2800萬外國遊客,創收1.6萬億泰銖。

由於全球性經濟問題,加上航班數仍未恢復正常,原本預期中國遊客數量能夠回升至400萬到404萬人次,實際僅為340萬350萬人次,與2019年疫情前的1100餘萬人次相比相去甚遠。
新中兩國最快在明年3月底增加兩地的直飛航班。新加坡從現在到明年2月,將同中方探討如何儘快將班次恢復到冠病疫情前或更高的水平。
要恢復航班連接性的第一步,是同中國交通部和民航局進行討論。一年有兩個審批調整航班趟次的時間點,一個是所謂的北方冬季,另一個是北方夏季。目前正處於北方冬季,北方夏季則是從3月31日到10月,而審批程序通常在2月左右完成。
目前新加坡已經收到了中國的一些航空公司的申請,要增加在農曆新年的時候的航班的次數。
兩國計劃在明年初落實30天互免簽證安排。目前的航班需求爆滿,即使有互免簽證安排,還是需要有班機才能讓訪客出行。因此目前最重要的是有更多往來本地和不同中國城市的直飛航班。
新中兩地目前的直飛航班趟次,已恢復到疫情前75%的水平。

30天互免簽證安排的消息,不僅讓在中國有家人的公眾感到鼓舞,也可能激起年輕人赴華旅遊的興趣。受訪旅遊專家認為,雖然這一新安排將促進兩國旅遊業發展,但是預計中國遊客不會大量湧入。
本地居民表示,疫情期間到中國大連和海南探親並不容易。除了冠病檢測外,還有一系列文件需要不同部門公證。
雖然這一消息令一些公眾感到振奮,但對於那些與中國沒有聯繫的人來說,新的安排並沒有激起他們前往中國的興趣。
對在中國經商和有家人的人來說是好事,但質疑這是否會導致本地旅遊業過度依賴中國遊客。
旅遊費用或阻礙中國旅客訪新。受訪專家都認為,互免簽證將促進兩國旅遊業的發展。但一名專家指出,赴新的中國遊客可能不會大幅飆升,因為與泰國和馬來西亞等其他東南亞國家相比,新加坡仍然是一個昂貴的旅遊目的地。
中國出境游市場回升的速度緩慢,因其是最後一個取消疫情旅遊限制的國家,當地人轉而選擇的境內游則蓬勃發展。
中國經濟還處在恢復期,這意味著當地人的可支配收入可能減少,因此對旅遊會猶豫不決。
與泰國、馬來西亞和日本相比,機票、住宿和匯率等旅行成本使新加坡成為一個相當昂貴的旅遊目的地。

而國人到中國旅遊的情況可能恰恰相反,公眾對中國的興趣只會與日俱增。「疫情後,人們會去度長假。他們想去更多有異國情調的目的地。
機票價格會隨著需求增加而降低,兩國之間的機票價格也會變得更實惠,進而增加客流量。預計中國遊客會來新加坡出差,並可能以新加坡為跳板,前往本地區和其他地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