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加坡在 8 月 21 日至 27 日这一周出现了新的寨卡病毒病例,以及 666 例登革热病例。
根据卫生部 (MOH) 8 月 31 日发布的每周传染病简报,这是自 2020 年 3 月以来这里的首例寨卡病毒病例。
寨卡病毒是一种由受感染的伊蚊叮咬传播的病毒感染。这种昆虫也是登革热和基孔肯雅病毒的携带者。
寨卡病毒病例发生在今年登革热感染激增之际。自今年年初以来,已记录 25,591 例登革热病例,而 2021 年全年报告的病例为 5,258 例。
2016 年,卫生部证实了寨卡病毒感染在新加坡的局部社区传播。那一年,世界卫生组织(WHO)宣布寨卡病毒爆发为突发公共卫生事件。
症状包括发烧、皮疹发痒、全身酸痛、头痛、眼睛发红,偶尔还会出现恶心和呕吐。
这些通常在蚊子叮咬后的 3 到 12 天内发展,并且通常持续 4 到 7 天。
国家环境局在其网站上表示,截至周五,新加坡没有活跃的寨卡病毒集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