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加坡在 8 月 21 日至 27 日這一周出現了新的寨卡病毒病例,以及 666 例登革熱病例。
根據衛生部 (MOH) 8 月 31 日發布的每周傳染病簡報,這是自 2020 年 3 月以來這裡的首例寨卡病毒病例。
寨卡病毒是一種由受感染的伊蚊叮咬傳播的病毒感染。這種昆蟲也是登革熱和基孔肯雅病毒的攜帶者。
寨卡病毒病例發生在今年登革熱感染激增之際。自今年年初以來,已記錄 25,591 例登革熱病例,而 2021 年全年報告的病例為 5,258 例。
2016 年,衛生部證實了寨卡病毒感染在新加坡的局部社區傳播。那一年,世界衛生組織(WHO)宣布寨卡病毒爆發為突發公共衛生事件。
症狀包括發燒、皮疹發癢、全身酸痛、頭痛、眼睛發紅,偶爾還會出現噁心和嘔吐。
這些通常在蚊子叮咬後的 3 到 12 天內發展,並且通常持續 4 到 7 天。
國家環境局在其網站上表示,截至周五,新加坡沒有活躍的寨卡病毒集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