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从新柔长堤到新柔地铁
穿越百年的往事与未来
内容&文案 HELEN | 编辑&版式 ERIC 发布于新加坡
处在新加坡和马来西亚柔佛州之间,新柔长堤横跨柔佛海峡。它不仅是一条连接两国人民的公路和铁路通道,也是新马之间商贸和水源通流的重要链接。
新柔长堤,只有1056米,却是如今世界上最繁忙的过境点之一。
新柔长堤在未建成之前,新加坡和柔佛两地人民就有紧密的贸易与社会交流。但那时两地的货物和人员交通主要靠船只与渡轮。当年舢板、独木舟、平底船、驳船等各类船只在柔佛海峡随处可见。新加坡民众如果要去往对岸柔佛州,需先在兀兰火车站下车,火车车厢得“乘坐”专属的渡轮,到对岸继续行程。来自马国其他州的货物也由火车运送到新山,再乘船渡过柔佛海峡,运到本地加工和出口。

新柔长堤始建于1919年,当时新加坡和马来西亚尚未独立。 它的建设是马来联邦、柔佛王室以及英国殖民者共同投资的结果。1924年6月,横跨柔佛海峡的新柔长堤正式竣工,耗资1700万海峡殖民地元。长堤建造工程动用了2000多名工人,包括当地人和欧洲人,花了近五年的时间建成。建造长堤使用了近160万立方码的花岗岩。这些花岗岩采自乌敏岛和武吉知马山的采石场。
长堤的建成让新加坡和马来亚之间的货车运送迅速兴起,两地间的渡轮和摆渡服务也就此终止。建成后,长堤由殖民地政府统一管理。在那个时代,新柔两地的民众可以自由往来,无需护照,长堤被视为国内基础设施。

图:时任海峡殖民地总督基里玛爵士(前排白衣者)
为长堤启用剪彩
长堤在1924年6月28日正式启用。海峡殖民地总督基里玛爵士 (Sir Laurence Guillemard) 和柔佛苏丹依布拉欣 (Sultan Imbrahim) 出席了开幕仪式。柔佛苏丹把一把用金打造的刀递给基里玛爵士剪彩,基里玛爵士则回赠了一只金铅笔给柔佛苏丹。

Singapore causeway blown up
1941年12月7日,日军偷袭珍珠港,并展开对东南亚的侵略。日军进攻马来亚半岛,迅速南下,在两个月内占领了马来半岛。英军为了拖延日军攻占新加坡,决定炸毁唯一从马来亚半岛通往新加坡的陆路通道。
1942年2月8日,第一批日军乘坐小艇登陆新加坡西北部。日本军队在缺口上建造一座梁桥,修复了长堤,隔天把坦克车驶入新加坡。
一直以来,两地通勤的人民都不须出示任何通关证件。1957年马来亚独立。1965年8月9日,新加坡脱离马来西亚。
新马两地正式分为两国,新柔长堤成为两国之间的过境点。双方也开始设立关卡,新加坡从1967年6月起实施护照管制,而马来西亚也在三个月后实施护照管制。长堤经过数次扩建,两国的关卡也进行了改建和提升。

每日有30万人次使用新柔长堤,成为世界上最繁忙的过境点之一,却突然在疫情来袭时按下暂停键,进入长达两年的沉寂,这是近百年历史里最安静的时期。

2022年4月1日重新开放,让已接种疫苗的旅客跨境。思乡已久的马来西亚人在午夜12时从长堤的中间点步入马来西亚国域,顿时雀跃欢呼声四起,成为历史性的一刻。
新加坡移民与关卡局估计到了2050年,每天使用新柔长堤的人次将达到40万。
为了让旅客较快捷的通关、减缓长堤上的阻塞,当局2024年3月起实行新措施, 在兀兰和大士关卡摩托车与汽车通关可以扫QR码,无须出示护照,并将逐渐扩大到公共交通乘客。
柔佛人口超过400万,其中七成是45岁以下。长期以来,柔佛都是新加坡直接的发展腹地,也是本地很多中小企业跨出国门最先选择的发展地点。
虽然有人戏称那是新加坡的后花园,但其实这种关系是彼此互利互惠的最佳典范。

2020年7月30日,新马两国时任总理李显龙和穆希丁见证签约仪式,两国签署了有长堤上历史性的协议——新柔地铁系统(RTS)。新柔地铁全长4公里(马国2.7公里,新加坡1.3公里)。
新方负责建造的高架轨道总长730米,将衔接至通往兀兰北站的隧道,其中530米横跨柔佛海峡兴建。目前新加坡地段已完成约三分之二的建造工程,马国范围的工程截至去年底也完成约65%。
在土木工程完工后,由SMRT企业和马来西亚国家基础建设公司(Prasarana)合资成立的新柔地铁运营公司RTS Operations,将接手安装地铁系统。预计2026年12月底通车。
届时,乘客可从新加坡汤申—东海岸地铁线的兀兰北站,搭乘新柔地铁到柔佛新山的武吉查卡站。

兀兰北站和武吉查卡站都采用“一地两检”概念,乘客出发时可一次过办理出发地出境和目的地入境手续,下车后无须再通关。
新柔地铁的建成对两国与两地的经济发展有放大效果,也能满足巨大需求。本地工商界领袖对此的反应是认为会“带来彻底的改变”。对两国人民来说,无论是在就业机会或工商业机会方面,都有互补互惠的巨大潜能等待释放。

城市土地运用兼交通规划专家吴木炎
虽然RTS路程不远,但城市土地运用兼交通规划专家吴木炎说,“它直接连贯了两岸的集运系统,能把新山的公共交通系统与新加坡公共交通系统连贯一体。”
他指捷运一般上的人数容量较少,其路途也较短,多数处于市中心;至于集运系统的容量比较大,而RTS是属于一个融合集运跟捷运的系统。
“捷运作为转换用途(rapid transit),意即从新加坡的公共交通,只要转搭RTS,就能直接连接柔佛的公共交通系统。”
“同样的,在柔佛,你能很容易地进行转驳,再到新加坡的(公共交通)系统。这意味着你可透过RTS,马上就能转驳到整个新加坡的捷运(MRT)。”
吴木炎补充,事实上新加坡与新山的相关系统完全不同,当中缺乏一个很好的转驳,如今RTS能在这两个完全不同的系统中,扮演有效的转驳操作。
“RTS确实能有效地把马新两国的公共交通系统衔接起来;在转驳方面也能发挥更有效作用。”他指经济是建立在人流的平台上,有人流动就能增加相关效率,RTS也能省时,促进两个国家的经济,达到成本效益,并可直接提高与经济相关元素的效率。

大马华人旅游业公会总会长包一雄说,RTS的开通对旅游业来说是好消息,这系统将成为两国之间更便利的交通工具。
“比起新加坡,很多游客选择在大马消费,这除了因为本地消费较低廉,我国的旅游景点也比较多。”
“一些其他国家的旅客,基于币值的缘故,可能会选在新山住酒店,然后过去新加坡玩一天就回来大马。一旦他们选择在这里住酒店,就会使用本地交通、消费等,这肯定会带动本地旅游业。”
他指新山以往有很多商店的生意,都是依靠新加坡游客:“这一切靠的也是交通,若交通不方便,要如何发展旅游业?”
另外,柔佛是经济增长最为强劲的地区之一,与新加坡之间的贸易和出口,进一步说明了两地紧密的经济联系。
外来直接投资是另一个体现柔佛与新加坡密切合作的领域。柔佛凭借其战略位置、具竞争力的成本和友好的商业环境,成为了新加坡投资者的首选目的地。
新加坡的投资为柔佛的经济增长做出了重大贡献,尤其是在制造业、房地产和服务业等领域。
此外,柔佛是新加坡的重要商品出口地区,电子和农业等产品均在出口清单中。实际上,新加坡最新的FDI数据以及对柔佛的总出口额,在全球同侪中位居榜首。
新加坡是马来西亚人寻求就业的热门目的地,尤其是柔佛居民。新加坡各行各业对技术和半技术工人的需求很高,为马国人民提供了具吸引力的就业机会。
柔佛-新加坡经济特区(JS-SEZ;简称柔新经济特区)是马新两国之间的合作项目,旨在加强双边的经济合作及增长。

有经济学家认为柔新经济特区可以成为两国强大推动力,并成为马国经济增长支柱的三大亮点。
① 回流生产与友岸外包活动
跨国公司正逐步将供应链从中国转移,并寻求可替代的生产基地。
新加坡金融、物流和先进制造业优势,以及柔佛具竞争力的劳动力、丰富的土地和更便宜的能源资源,使得柔佛-新加坡经济特区合作发展计划,有望为两地创造庞大经济价值。
新加坡与全球资本的广泛联系,亦将进一步增强这一合作的优势。双边快速且韧性的合作,使得跨国公司能够在新加坡和柔佛建立互联的供应链。
跨国公司可以在新加坡设立区域总部和先进制造厂,通过经济特区计划在柔佛设立成本较低的分支机构和支线制造设施。
② 数据中心发展蓬勃
柔佛州正逐渐成为马来西亚的主要数据中心,新加坡的数字经济计划,将需要相当大的计算能力和数据中心支撑。柔佛与新加坡的地理位置接近,为数据中心与企业之间的数据传输提供了显著的优势,尤其是在减少传输延迟方面。
柔佛的主要数据中心,分别是士年纳(Sedenak)科技园、努沙再也(Nusajaya)科技园,和杨忠礼绿色数据中心园区。
③ 新柔捷运系统
新马政府均认为,新柔捷运系统使得两国流通性的增强和交通拥堵的缓解,预计将提升柔佛作为商业和休闲中心的吸引力,使柔佛成为对企业和投资者更具吸引力的目的地,刺激房地产、零售和服务等各个行业的发展。
鉴于柔佛与新加坡之间的通勤预计将得到改善,柔佛房地产市场(尤其是附近的项目)的需求将会增长。

中通汇创始人 张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