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仲量联行在9月底发布的报告显示,新加坡甲级办公楼的空置率连续两个季度上升,今年第三季度达到了8.3%。这一变化主要归因于IOI中央林荫道办公楼(IOI Central Boulevard Towers)的完工,若不考虑新增加的供应,中央商业区的空置率与今年第一季度的5.3%持平,这表明市场需求基本保持稳定。

图源:FACEBOOK
仲量联行的报告揭示了在经济逆风和新增供应的双重打击下,新加坡办公楼的空置率已经攀升至10个季度以来的最高点,这对中央商业区的办公楼租金产生了显著压力。然而,未来政府若停止出售土地或不再推出新的重建项目,新加坡的办公楼市场可能会面临供不应求的窘境。
中小企业推动办公楼需求 趋势持续稳定
在办公楼需求的推动力方面,中小企业扮演了关键角色。仲量联行东南亚研究与咨询部主管蔡炎亮指出,需求主要由金融服务业、专业服务业和新兴科技行业中的中小型企业驱动,这一趋势在过去12个月内保持稳定。

图源:FACEBOOK
蔡炎亮表示,当前市场状况下,预测未来的需求颇具挑战性,他进一步分析,基于2014年至2023年的市场吸收数据,如果未来没有新的土地出售或发展项目,到2027年至2029年,新加坡全岛各级办公楼的供应量可能会降至5%至6%的结构性水平,届时将出现供应紧张的情况。
政府的决策也对办公楼市场产生了影响。政府决定不颁发裕廊湖区的地段,并将其纳入后备名单,这进一步压抑了新办公楼的前景,如果这种趋势持续,中期内办公楼供应将不足。
企业面临的运营成本压力正在增加
租金方面,由于空置率上升,租户对租金上调的抵抗力增强。仲量联行的研究显示,中央商业区甲级办公楼的有效总租金在第三季度维持在每平方英尺11.50元。与第一季度的1.4%相比,第二季度的租金环比增长明显放缓,仅为0.7%。

图源:FACEBOOK
仲量联行办公楼租赁与咨询部主管唐业指出,由于运营成本上升,企业在租赁决策上变得更加谨慎,许多租户在租约到期后选择减少租赁面积,这降低了办公楼的需求。尽管经济前景充满挑战,一些租户仍在利用当前的市场环境,升级到更优质的办公空间,为未来重新设计办公需求。
唐业预计,未来几个季度,中央商业区的整体办公楼空置率将保持高位,因为租户搬入新办公楼需要时间。此外,由于邵氏大厦(Shaw Tower)的完工日期从明年推迟到后年,主要办公楼的实际可用库存有限,供应紧张的情况将进一步加剧。
随着全球经济在低利率环境下逐渐改善,加上企业适应了新的工作模式和增长策略,办公楼租金可能要到2025年才会迎来更强劲的复苏。在此之前,新加坡办公楼市场将需要谨慎应对供需变化,以及不断变化的经济环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