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再次承诺,“合力追踪”设计的初衷并不是为了让政府机构追踪使用者,因此便携器内没有设定GPS定位功能,也不会收集相关数据。

图源:彭博社
他进一步解释,虽然合力追踪手机APP自带GPS定位功能,但开发团队在编码时,已经事先在应用程序内消除这项定位功能,不会收集使用者的行踪,只能收集哪些人曾经与确诊病例有过密切接触。
此外,维文医生也透露,相关数据也以加密形式保存在用户手机或便携器里,并且会在25天后自动删除。
律政部长兼内政部长尚穆根也表示,新加坡警方“只有在发生严重罪案时”,才有可能索取“合力追踪”的数据。
最终,在多位部长的合力灭火下,新加坡民众才认同了这个说法。“合力追踪”的普及率今后才达到了90%以上。(仍有不到10%的人不愿意用.....)

图源:洛杉矶时报
有了这次的经历,当这个系统彻底被扫入历史时,新加坡政府也做出了公开表态,说数据已经全部被删除了!
可以说,经此一事,新加坡人用事实向政府清楚表示了他们对于受到监控并不是一味接受,他们也是有“红线”的......

来源:早报
新加坡人对于被监控这种事,大体上支持的态度其实并不奇怪。
有了海量的摄像头,有了被串联在一起的政府系统内分享的资料,对罪犯的威慑程度越高,新加坡的罪案数量确实大大降低了,警方的破案效率更更高了。
一家台媒曾报道,接受其采访的新加坡一名新创公司创办人透露:你在新加坡如果犯罪,一定被抓,我们所有资料几乎都和官方机构串联在一起,提供资料很快。
迄今为止,新加坡都是全球最安全的国家之一(或许没有之一)。为了能安居乐业,损失一点个人的隐私,又有什么关系呢?这或许是不少人心中的想法。

图源:Yahoo
但无可回避的事实是,随着科技越来越进步,摄像技术提升、画面更清晰。科技越来越廉价,也让实况视像监控的时代悄然到来。
所以,平日可千万别做多了亏心事,不然那今后上街还得默念一下:“人在做,不止天在看,电眼也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