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再次承諾,「合力追蹤」設計的初衷並不是為了讓政府機構追蹤使用者,因此便攜器內沒有設定GPS定位功能,也不會收集相關數據。

圖源:彭博社
他進一步解釋,雖然合力追蹤手機APP自帶GPS定位功能,但開發團隊在編碼時,已經事先在應用程式內消除這項定位功能,不會收集使用者的行蹤,只能收集哪些人曾經與確診病例有過密切接觸。
此外,維文醫生也透露,相關數據也以加密形式保存在用戶手機或便攜器里,並且會在25天後自動刪除。
律政部長兼內政部長尚穆根也表示,新加坡警方「只有在發生嚴重罪案時」,才有可能索取「合力追蹤」的數據。
最終,在多位部長的合力滅火下,新加坡民眾才認同了這個說法。「合力追蹤」的普及率今後才達到了90%以上。(仍有不到10%的人不願意用.....)

圖源:洛杉磯時報
有了這次的經歷,當這個系統徹底被掃入歷史時,新加坡政府也做出了公開表態,說數據已經全部被刪除了!
可以說,經此一事,新加坡人用事實向政府清楚表示了他們對於受到監控並不是一味接受,他們也是有「紅線」的......

來源:早報
新加坡人對於被監控這種事,大體上支持的態度其實並不奇怪。
有了海量的攝像頭,有了被串聯在一起的政府系統內分享的資料,對罪犯的威懾程度越高,新加坡的罪案數量確實大大降低了,警方的破案效率更更高了。
一家台媒曾報道,接受其採訪的新加坡一名新創公司創辦人透露:你在新加坡如果犯罪,一定被抓,我們所有資料幾乎都和官方機構串聯在一起,提供資料很快。
迄今為止,新加坡都是全球最安全的國家之一(或許沒有之一)。為了能安居樂業,損失一點個人的隱私,又有什麼關係呢?這或許是不少人心中的想法。

圖源:Yahoo
但無可迴避的事實是,隨著科技越來越進步,攝像技術提升、畫面更清晰。科技越來越廉價,也讓實況視像監控的時代悄然到來。
所以,平日可千萬別做多了虧心事,不然那今後上街還得默念一下:「人在做,不止天在看,電眼也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