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国失控!“共存”45天后紧急叫停!新加坡现24例奥密克戎,张文宏预测明年恢复正常生活

2021年12月18日   •   8万次阅读

事实证明,跟病毒共存,想和做是一回事,做不做得成又是另外一回事

以韩国为例。

本来他们也是坚持清零政策。但后来眼馋新加坡,欧美的共存画面,忍不住蠢蠢欲动,产生了一种自己也行的错觉。

结果启动共存模式一个月,日增病例就打破他们国家大流行出现以来的最高记录。

一直拖到这两天,被逼无奈下紧急刹车,不共存了。

然而恶劣影响已经造成,难以力挽狂澜。

高疫苗接种率(超过80%)的韩国没法控制住新冠

收紧新加坡游客入境韩国政策

其总统道歉,暂不共存了!

就在刚刚,韩国收紧了对新加坡游客、美国塞班岛游客的入境政策

下个星期一(20日)起,新加坡、美国塞班岛游客入境韩国,须提交出发前48小时以内的PCR检测阴性证明。

原本的规定是72小时。

此外,还要在入境7天内接受检测,其中第三天跟第五天的检测要自费。

来源:8视界

操作这么突然,韩国是紧张了。

他们官宣跟病毒共存的首日(11月1日),当天日增1686例。

截止前天,单日曝新增7622例。

一个多月的时间内,日增病例人数翻了至少4.5倍。

并且成为过去一周内,亚洲国家病例确诊、死亡激增速度最快的那一个。

这样大面积、大规模感染的下场,就是重症患者人数飚增,并且超出韩国当局者的控制范围。

就在前天,韩国总统宣布叫停实施了一个多月(约45天)的“病毒共存”政策,同时出面向全国人民道歉。

他表达了这么个意思:

原本打算“分阶段恢复日常”,但在这个过程中,我们没控制住重症患者的增速,病床容量没有准备充分。

所以我们将在加强防疫措施期间,对上述不当进行切实调整,最大程度控制疫情。

另外,防疫措施再次收紧或会打击小工商业者和个体户,我们也将尽快确定、落实损失补偿等支援方案。”

这段话,新加坡表示不陌生。我们也经历过“疫情稳定期措施”,给本地医疗系统、疫情控制争取时间。

不过很明显,韩国这抄作业是抄的相当不及格。

他们跟病毒共存,措施解封属于大迈步,比如:

首尔社交聚会人数增到10人,其他地区12人

餐馆咖啡馆没有营业时间限制,允许4个没打疫苗的人堂食

除公共运输跟大型活动外,允许打完1针疫苗的人不戴口罩

措施都躺了,于是韩国人也放飞了。

韩国解封措施开放前夜,街上已经开始了狂欢。什么社交安全措施,那都是浮云。

年轻人们都被憋得太久。导致一松绑,疯狂开启社交模式——

当地某28岁上班族吐槽,朋友邀约都变成了这种画风:“疫苗打完了?聚餐必须到!”

“很多有的没的酒局都多了起来,8天内5天都出去喝酒。”

“接着喝,接着聚,不出门还不好意思。同事就跟你说,说不定过几天确诊病例又爆了措施还得收紧,所以活在当下赶紧来吧。”

最后这小哥掐指一算,光11月聚会喝酒就10多场。

跟病毒共存的这一个多月里,韩国街边大排档夜夜笙歌。

然后当初聚餐最猛的那波人,现在成了这波确诊的人。

韩国近期翻倍暴增的病例,以年轻人以及老年人为主。

为什么老年人也中招呢?

猜测其中不乏有无法拒绝出门聚会的年轻人,将病毒携带回家的可能。

所以最糟糕的情况发生了,确诊病例井喷,韩国医疗兜不住了。

韩国医疗超荷,患者没能入院

病情在家恶化死去

韩国的医疗资源紧张到像在悬崖走钢丝。

如今当地检测现场人山人海,逢检必排队,每次都得干耗几个小时。等的人累,连轴转的医护更累。

花几个小时去排队做核酸还不算什么。

来源:scmp

那些确诊了无处求医的人最惨。

韩国医院如今上演“一床难求”的局面。

首尔等多地ICU使用率超90%,截止到上周六,竟然仅剩34张病床可供新冠重症患者使用。

而当天首尔等著住院救命的,还有1739人。

病床跟不上需求,有的病人就因为没有医院收容,最后在家里死去。官方统计,明面上报告的至少29个属于这种情况。

韩国并不是没有行动,只是见效甚微。

他们在周六以前就宣布增加134张ICU病床,可是重症人数超乎他们预料。

增加病床的速度跟数量远远赶不上群众病重的速度及数量。

来源:海峡时报

为了弥补这个差距,他们还挪用非新冠患者的使用病床,直接剥夺非新冠患者的治疗机会。

但是于事无补,到最后,韩国还是无奈表示没法腾出更多病床,医疗资源已经饱和。

这引起了一线医护人员的愤怒。

当地医师协会以及多个医疗机构联合声明中痛诉:

本该在医院治疗的新冠患者,如今在家。(据统计至少2.6万人)

本该在ICU中治疗的重症患者,如今在普通病床。

最糟糕的情况发生

更多患者在等待医院病床中死去

更悲惨的是,声明中提到:

因为医疗资源不够用,即便能住进医院,那些低生存率的患者会被要求签署“放弃急救同意书”

如果患者本身还有其他疾病,则需签署同意并且承担在因新冠在院隔离中,可能无法继续治疗的后果。

普通的新冠患者要住院需等300个小时,也就是12天半左右。

12天半对于免疫力强的人来说,可能都完成了感染到康复一个周期。但是对免疫力差的,足以从轻症发展到重症。

医生们说,进ICU的都是拖到不能再拖的。幸运的,重症还能在医院治疗。不幸的,只能在家病情恶化死去。

所以,在一幕幕人间惨剧发生后,韩国官方紧急宣布,暂不共存了:

20日起全面停学

餐厅咖啡馆等场所晚上9点就要结束营业

没打疫苗只能1人堂食等

因他们实在是共存不起,伤的全是人命。

可见共存这条路不是谁都能走的,作业不是谁都能抄的。

回头一看,在新加坡的人多幸运。

但这份幸运能保持多久?

英病例大增或“养蛊”

衍生“奥+德”新型超级病毒

跟韩国相比,躺平躺得最有恃无恐的就是英国了。

不过在近期,他们也操作不断。 对内实施了B计划,收紧部分防疫措施。但是对外放宽边境,对部分奥密克戎盛行的国家取消禁航命令。

理由是:奥密克戎已经变成英国主流毒株,再禁那些国家也没意思了。

所以相当于是疫情管不住了,抱着期望看经济还能不能拉一把。

从这个操作来看,英国貌似是想故技重施,当初德尔塔流行怎么撑过来的,现在就继续照搬原计划。

可是当地部分专家对此不太看好。

比如莫德纳首席医疗官伯顿,在英国下议院科学和技术委员会上就公开预警:

罕见情况下,或许会出现本地一个病例,同时感染德尔塔和奥密克戎毒株,在该病例细胞内交换DNA,从而造出新型超级变种毒株。

他的这个推测是从南非来的。研究发现这种“养蛊”一样情况,最有可能发生在免疫力低下的患者体内。

所以他担心,英国或许会养出更危险的超级变种。

毕竟,当地德尔塔的感染基数很大,而奥密克戎现在风头压过德尔塔,占伦敦新增病例的60%。

英国疫情用焦头烂额形容都不过分。

前天他们新增8万8376例,仅次于美国的14万,是现在全球疫情第二大黑区。

英国国民保健署略略不安:“正在为应对跟去年同期一样大,或更大的住院潮做准备”。

来源:the independent

估计有人会好奇,为什么都这样了英国还不进一步采取行动?

理由呢,还出在追加剂上。正如应对德尔塔那样,当初英国加急推进第二针接种,就是为了对抗新一波疫情浪潮。

现在他们加急推进第三针接种,为对抗奥密克戎。

只是,这样做不亚于也是赌。赌是奥密克戎快,还是追加剂打的快。

利物浦大学社会政策专家黑格就认为,如果不采取额外防疫措施,那么英国官方很有可能输掉这场竞赛。

所以就跟韩国的处境差不多,但比韩国好:

1/2
下一页
"在新加坡中了1000万新元,钱要怎么花?"
2025年04月28日   •   17万次阅读
这对新加坡夫妻在中国玩了近一个月,离境时被海关质问,竟这样说!
2025年05月02日   •   16万次阅读
2025新加坡准证政策大变革,全面调整要点全解析
2025年04月29日   •   15万次阅读
旅游签连续入境新加坡10次,一年待了300多天,陪读爸爸被ICA请去“小黑屋”
2025年05月02日   •   6万次阅读
外国势力干预新加坡大选!网友:原来是它!
2025年04月29日   •   5万次阅读
新加坡地铁再现蹭饭女团,专盯安哥出手,30秒变370新元
2025年05月03日   •   4万次阅读
新加坡史上最纠结选战:66岁副总理临危受命,为何反成选民"烫手山芋"?
2025年05月01日   •   3万次阅读
在新加坡,政府能查出你把票投给谁了?然后秋后算账?
2025年05月01日   •   3万次阅读
我在新加坡陪娃读书,突然收到小三信息:“他太累了,放过他吧。”
2025年04月29日   •   2万次阅读
国人纷纷声援副总理颜金勇:他“不是陌生人”
2025年05月03日   •   1万次阅读
新加坡全球抢人!将大批引进这类新移民!职位空缺近8万人
2025年04月29日   •   1万次阅读
入境新加坡可以带香肠吗?
2025年05月02日   •   1万次阅读
留英博士到卡车司机,他从上海开电车狂飙3000公里惊现新加坡街头!
2025年05月03日   •   1万次阅读
25 岁的滚烫人生:从NTU校园夜宵摊到千万麻辣帝国的逆袭密码
2025年05月02日   •   9918次阅读
人在新加坡过世后财产会这样被分配?!
2025年05月02日   •   9747次阅读
乘坐飞往新加坡航班行李丢失?官方解决方案来了
2025年04月29日   •   9234次阅读
遍布全岛!新加坡徒步50个绝美秘境路线曝光:雨林、海岸、湿地...
2025年04月29日   •   8550次阅读
还记得28岁的你做了些什么吗? 那时的你会怎么用1万3500新元
2025年05月01日   •   5130次阅读
是被风吹还是恶作剧? 行动党宣传册和工人党海报如此“接地气”
2025年04月28日   •   4446次阅读
“抛弃”选区没信义? 移情别恋实属无奈 从一而终那是运气
2025年04月30日   •   4275次阅读
新加坡这个自然公园要这么玩!知道12件事玩得才爽
2025年05月03日   •   4104次阅读
她在新加坡转行幼教后工资破$5000,科技教育悄悄改变谁?
2025年04月30日   •   3762次阅读
新币攻破5.6关口!大选倒计时,抢占政策+汇率“黄金交叉点”
2025年04月29日   •   3420次阅读
黄循财:外国人、游客、高收入群体其实在补贴新加坡的低收入家庭
2025年04月30日   •   3420次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