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新加坡而言,1965年被踢出马来西亚联邦,是这个小国最为惨重的历史时刻。

1965年,当马来西亚联邦国会通过驱逐新加坡的决议后,新加坡领导人李光耀泪洒当场
在这个世界上,试图独立成主权国家的地区数不胜数,但是被迫独立建国的地区却少之又少,新加坡就是后者的代表,事实上,过去的新加坡,曾经是马来西亚的一部分,它的建国不仅没有外力干扰,甚至是不情不愿的被迫而为,是由于马来西亚主动驱逐了它。新加坡这个国家很小,是一个典型的“城市国家”,意思就是整个国家就是一个城市的大小。

新加坡地缘位置
新加坡的国土面积仅为719.1平方公里,人口约为550万,这个体量放在中国也就是个地级市大小,然而新加坡却以富庶扬名世界,其人均GDP高达6万美元,是中国的5.4倍。作为一个小国,同时却又是东南亚最富裕的国家,新加坡拥有足以影响整个东盟的话语权。

新加坡的地标性建筑鱼尾狮雕塑
这个小到你一天就能逛遍的国家,却也是世界上最富裕的国家之一,曾经与中国台湾、中国香港、韩国位列“亚洲四小龙”的行列,经济增长率一度高达20%。新加坡的经济奇迹和两样东西分不开干系,一样是扼守马六甲海峡的地缘位置,一样是以华人为主体的社会结构。新加坡是世界上除中国外,唯一一个以华裔人口作为主体民族的海外国家。

新加坡总理李显龙,新加坡国父李光耀之子,祖籍中国广东梅州大埔县,客家人
新加坡人口的75%约为华裔或具有华裔血统的居民,正是华人的勤劳与智慧,锻造了这个繁荣的海上之邦,然而也正是因为华人占比过大,使得新加坡命运多舛。事实上,新加坡被马来西亚驱逐的主要原因就是因为新加坡是华人社会,这势必会影响到马来西亚的人口结构。

孙燕姿,新加坡籍中国台湾歌手,祖籍中国广东潮州市
新加坡的独立,没有烽火延绵的战争,也没有据理力争的外交,是马来西亚主动放弃了它。新加坡这个国家的历史只和三个国家有关,一个是中国,新加坡是由华人开埠的城市;一个是英国,新加坡曾经是英属殖民地;一个是马来西亚,新加坡的未来需要依靠它。

马来西亚、文莱、新加坡行政区划,马来西亚是联邦制国家,各州保持极大的自治权
新加坡的地理位置成全了它,也困住了它。位于全世界最繁忙的水道马六甲海峡,新加坡沟通著几乎大半个中国的外贸流通,可是与此同时,新加坡又被夹在马来西亚和印度尼西亚两个东南亚大国之间,其以华人为主体的社会面临着巨大的压力。

新加坡女兵
新加坡虽然位于南洋,却和中国有颇深的渊源。三国时期的吴国将新加坡称为“蒲罗中”。1330年,南昌人汪大渊从泉州港抵达新加坡,将新加坡命名为“龙头城”。

汪大渊,南昌人,元代著名航海家。著有《岛夷志略》一书,历经南洋多国,现在认为其是最早发现新加坡的华人
明清两朝称新加坡为“淡马锡”,在郑和下西洋的时候,就已经有大量来自浙江、福建和广东的民众跟着郑和船队抵达并定居新加坡。

近代以来,由于西方列强入侵和清政府腐朽统治,导致土地兼并严重,大量农民破产,于是闽粤两省有百万之众移民东南亚,史称“下南洋”。

清朝时下南洋的劳工
新加坡基本是一座由华人开埠的城市,它地处东西方交汇的马六甲海峡,依托商贸而迅速发达。新加坡是一座文化多元的城市,同时受到印度文明、伊斯兰文明、佛教文化和中华文化的影响,这一点从它的国旗就能看出,新月象征信仰伊斯兰教的马来人,五颗星星代表广大的华人,红白两色象征团结与纯洁。

新加坡国旗
公元8世纪开始,经由阿拉伯商人,伊斯兰教传入东南亚,在马来西亚和印尼地区广泛传播,和佛教、印度教形成三足鼎立的局面。1402年,由信仰伊斯兰教的马来人建立的马六甲苏丹国崛起,定都马六甲,新加坡被纳入其治下。

当时的新加坡已经是一座“华埠”,主要的人口就是华人,大多数是在此经商的华侨与定居的华人水手,他们对马来人向来不满。1511年,西方人的桅杆第一次出现在新加坡的海面,葡萄牙殖民者向新加坡华人许诺,将保护他们的利益,于是新加坡的华人联合马六甲的华人向葡萄牙人贩卖情报,葡萄牙人打下了马六甲,灭亡了马六甲苏丹国。

马六甲围城战
葡萄牙人在当时不止拿下了新加坡、马六甲,还向明朝政府租借了澳门,大体上仍然保持了和平的态势。进入19世纪,一切却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越来越多的欧洲殖民者靠着坚船利炮打了进来,荷兰、法国、西班牙和英国紧随其后。1819年,英国殖民者从印度抵达新加坡,并驱逐了葡萄牙人和荷兰人。

新加坡的莱佛士爵士雕塑,他是第一个抵达新加坡的英国人
1824年,新加坡被英国东印度公司吞并,成为英国殖民地,归属英属印度管辖,这被新加坡人认为是“新加坡近代历史的开始”。新加坡被当成了向中国出口茶叶、橡胶和鸦片的贸易中转站和货物码头,当时英国向中国贸易的商业站点链条就是印度-新加坡-香港-广州。

东南亚殖民地
1867年,英国人继续殖民马来亚,占领了槟城、马六甲之后,将它们与新加坡合三为一,升格为了海峡殖民地,即英属马来亚。随着英国人渐渐扩大在东南亚的势力,新加坡被升格为英属马来亚的首府。

随着国际贸易日渐兴盛,新加坡迎来了历史的大发展,短短几年内,贸易总额增值了8倍,吸引了超过100多万的移民到来。新加坡在19世纪成为了东南亚最为繁荣的地区。1870年,新加坡的橡胶出口一度占据全世界的50%。除此之外,英国人还为新加坡奠定了政治制度、经贸与法律体系,连新加坡国父李光耀都无不感慨地说:“幸好是英国人占领了新加坡。”

李光耀,新加坡国父,新加坡第一任总理,广东梅州大埔县客家人后代,曾留学英国剑桥法律系
英国首相丘吉尔称新加坡为“东方的直布罗陀”,足见其重要性。

日益富足的新加坡和华侨华人分不开干系,在新加坡诞生了大量爱国华侨名宿,比如橡胶大王陈嘉庚。抗战时期,新加坡华人不遗余力地支持中国抗战,新加坡华人总商会捐款达4亿美元,南侨机工更是回到祖国直接参战。这引起了日寇的仇恨。1942年,日本入侵马来亚,并占领新加坡,新加坡的2万英军向日军投降,新加坡沦陷。

1942年,新加坡英国守军投降
随后,日军在新加坡发动了震惊世界的“新加坡大屠杀”,3万华侨华人死于非命。陈嘉庚对此愤恨不已,并几度伤心落泪。

陈嘉庚,祖籍福建厦门集美,橡胶大王,马来西亚和新加坡的华人首富以及华侨领袖,周总理称之为“华侨之光”
1945年日本投降之后,新加坡人开始意识到英国人并不能给予新加坡永远的保护,他们需要另谋出路。1946年,英属马来亚殖民政府解散了海峡殖民地,并给予了新加坡更大的自治权。1957年,新加坡自治邦成立,颁布宪法。1959年,李光耀当选新加坡第一任自治政府总理。新加坡虽然法理上仍归属于英国海外领土,但是已和实质独立无异。

1959年,李光耀在新加坡就职总理。李光耀是新加坡第一任总理,在他的领导下,新加坡迈入了现代的社会
李光耀是新加坡华人的第二代,他的父亲下南洋之后却因为没有赚到钱而抛妻弃子回到中国,李光耀是由母亲抚养长大的。他从小接受英式教育,却深刻认识到新加坡要想走向强国之路,就必须独立自主,而不能依靠任何人,他虽然感恩英国,但不相信英国;虽然怀念中国,却不心向中国,他明白“自己不是华人、不是英国人、不是马来人,而是新加坡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