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天一早,新加坡就开启了全面检查,国家环境卫生局携带装备出动,所有潮湿的地方都查了个遍。
不仅是水渠,就连附近的住家花园都没有放过,一旦发现不对就喷洒灭蚊油!

工作人员实拍图
事情还要的起因,还要从周五新加坡国家环境局(NEA)在社交平台发布一则消息说起。
新加坡出现3起兹卡感染病例 发生了什么?
就在周五,新加坡国家环境局发布通知,本地确认了3起兹卡感染病例。
据报道称,在实龙岗的高文( Kovan )发现的3名兹卡病毒感染患者,患者并非孕妇,其中两人居家养病,一人入院治疗。

图源:NEA官方账号
同时,通告中还提醒在高文附近的居民,监测自己的健康状况,尤其是孕妇和三名患者的家庭成员。若是出现兹卡病毒感染的状况,要立即就医。
除此之外,卫生部还指出:医生近期要提高警惕,若就医病人的临床症状与兹卡病症相似,就为他们做兹卡病毒检测。其中,在高文居住或是在高文工作的就医患者,更是重点观察对象。

图源:谷歌地图
自从2016年新加坡爆发兹卡,本地一直都很重视该病毒。
兹卡是由伊蚊传播的,而新加坡位于赤道附近,天气本身就比较热,再加上绿化做得好,蚊虫的数量就比较多。
无论是在野外还是在市区内,都免不了被蚊子叮上一口,实在是不好防范。所以国家环境卫生局才会这么紧张。

图源:wikipedia
周五刚发现患者,就带着人马立即冲到高文,里里外外都检查了一遍。
果不其然,工作人员在排水沟里发现了疑似伊蚊幼虫的小虫子,水体还散发阵阵恶臭。
在所有发现疑似伊蚊幼虫的位置,工作人员都喷洒了灭蚊油,并且还带回来回去检查,确认这是否是伊蚊幼虫。

工作人员实拍图
虽然兹卡是传染性病毒,但是在新加坡却很少见,算是一个“小概率”事件,上一次在本地听到兹卡还是在2022年9月。
当时,新加坡出现一起境外输入型病例,在当时并未形成兹卡病病例集中区。这也是新加坡有史以来首宗兹卡病毒入境病例。
即便兹卡在近几年出现的少,但本地居民还是特别怕它,尤其是孕妇,更是视其为猛兽。

示意图 图源:Shutterstock
兹卡病毒有何来头?
人人闻之变色
咱们普通人倒不用太过担心,兹卡病毒不会对咱们造成太大的影响。
下面,就好好讲讲卡兹病毒~





比起出现频率不高的兹卡,另一种不停在新加坡刷存在感的病毒才是“猖狂”——骨痛热症。 新加坡388个骨痛热症活跃区 或将出现新传染高峰期 骨痛热一直都是新加坡政府比较头疼的传染病,它也是通过伊蚊传播的,而且还经常“光顾”本地。 据新加坡环境局的数据,截至2023年5月12,本地今年的骨痛热患者累计为2969人,传播最广的仍然是第三型骨痛热症病毒。

图源:NEA
虽然这个数据看起来似乎并不可怕,跟2022年和2020年相比,这个数字似乎也没啥大不了的。
2022年,本地骨痛热病例超32000起;2020年,本地骨痛热病例超35000起。

图源:NEA
但是,根据往期的经验,5月至10月是骨痛热的高峰期,大家不能疏于防范。
5月8日,永续发展与环境部兼交通部高级政务次长马炎庆就曾指出这个问题。
他在新加坡国际骨痛热症工作坊致辞时表示:本地人对骨痛热症的免疫力低,再加上本地气候有利于蚊子滋生,我们面临着骨痛热症爆发的情况。
另外,新加坡国家环境局的文告显示,本地今年有388个骨痛热症活跃区。

目前的状态 图源:NEA
在5月8日时,骨痛热症活跃区减少至22个,其中至少10起病例的黑区有6个。
但是到截至现在,骨痛热症活跃区又增加至33个,其中至少10起病例的黑区有5个。

图源:NEA
警惕!高龄人士感染或可致死亡
骨痛热病毒有很强的传染性,还有起症快的特点,且没有特效药,还会致人死亡。
一般情况下,人在被携带病毒的蚊虫叮咬后,很快就会出现症状,通常是发热、起皮疹还会全身疼痛,不致死但是会疼到骨子里。

图片源: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
不过,上了年纪的老人在感染骨痛热症后还是很危险的。而且有致死的风险。
据官方数据,2022年有19人因骨痛热症死亡,2020年有32人因骨痛热症死亡。其中基本都是60-80岁的老人。
并且,目前为止还没有特效的抗病毒的治疗药物,主要采取及对症治疗措施。其治疗原则是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同时做到早防蚊,早隔离。
热爆了!新加坡出现36.6℃高温 创下今年气温新高
最近一段时间,新加坡被兹卡和骨痛热轮流光顾,高温算是一个关键性质原因。

示意图 图源:见水印
这两种的病毒都是由伊蚊传播的,而高温对他们的繁殖提供了有利的环境。
就在上周,新加坡气象专家还曾指出:今年下半年会出现厄尔尼诺现象,引发高温和干燥的天气,本地气温可能在今年和明年创新高。
周五,蔡厝港(Choa Chu Kang)就探测到了36.2℃,直接创下本地今年的最高温。
前天下午2点多,海军部(Admiralty)测出36.6℃,立马破了周五的记录。
照这个势头,也不知道明天会不会接着破记录......

图源:drivelah
在这种大环境下,我们能做的就是积极预防,政府也为此做了很多努力。
为了防止骨疼热症的传播,政府对各大场所加大监管力度,建筑业也是大力监管的对象。

示意图 图源:sgstarting
暴露在阳光中的建筑场地温度更高,若是有潮湿的环境,那就更是蚊虫滋生的温床了。
所以,一些卫生环境不合格的建筑公司就被政府下发了停工通知(SWO)。
在这期间,建筑承包商需采取行动,直到通过卫生检查才能重新开动。
据NEA发布的消息,就有两家建筑公司被下达了SWO。

图源:NEA
除此之外,还有很出名伊蚊绝育试验计划(Project Wolbachia),就是释放感染了Wolbachia病毒的雄性伊蚊,雌性伊蚊与这些蚊子交配后产下的卵是不可孵化的,从而达到抑制伊蚊种群的增长。
已经有13个市镇在该计划中获益,惠及100万居民,政府也计划在未来几年内,将这个计划在更多市镇实施,帮助到更多居民。
为减少蚊虫滋生,我们也要行动起来,大家可以参考以下几个操作。
1.及时清理房前屋后的缸、罐、啤酒瓶、竹筒、陶瓷器皿等积水容器。
2.家庭用的水缸或水箱加盖,以防蚊子进入。
3.防止垃圾堆积,将垃圾放入密闭塑料袋并放入密闭容器中。
4.家养水生植物应每隔3~5天换水洗瓶、清洗根须,并注意容器的清洗,容器底部不要留有积水。
5.在室外采用超低容量喷雾法或热烟雾剂法
6.室内喷洒驱蚊液 快快动起来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