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6.6度新高!新加坡驚現3起茲卡病例,骨痛熱傳染或迎來高峰

2023年05月15日   •   4104次閱讀

前天一早,新加坡就開啟了全面檢查,國家環境衛生局攜帶裝備出動,所有潮濕的地方都查了個遍。

不僅是水渠,就連附近的住家花園都沒有放過,一旦發現不對就噴灑滅蚊油!

工作人員實拍圖

事情還要的起因,還要從周五新加坡國家環境局(NEA)在社交平台發布一則消息說起。

新加坡出現3起茲卡感染病例 發生了什麼?

就在周五,新加坡國家環境局發布通知,本地確認了3起茲卡感染病例。

據報道稱,在實龍崗的高文( Kovan )發現的3名茲卡病毒感染患者,患者並非孕婦,其中兩人居家養病,一人入院治療。

圖源:NEA官方帳號

同時,通告中還提醒在高文附近的居民,監測自己的健康狀況,尤其是孕婦和三名患者的家庭成員。若是出現茲卡病毒感染的狀況,要立即就醫。

除此之外,衛生部還指出:醫生近期要提高警惕,若就醫病人的臨床症狀與茲卡病症相似,就為他們做茲卡病毒檢測。其中,在高文居住或是在高文工作的就醫患者,更是重點觀察對象。

圖源:谷歌地圖

自從2016年新加坡爆發茲卡,本地一直都很重視該病毒。

茲卡是由伊蚊傳播的,而新加坡位於赤道附近,天氣本身就比較熱,再加上綠化做得好,蚊蟲的數量就比較多。

無論是在野外還是在市區內,都免不了被蚊子叮上一口,實在是不好防範。所以國家環境衛生局才會這麼緊張。

圖源:wikipedia

周五剛發現患者,就帶著人馬立即衝到高文,里里外外都檢查了一遍。

果不其然,工作人員在排水溝里發現了疑似伊蚊幼蟲的小蟲子,水體還散發陣陣惡臭。

在所有發現疑似伊蚊幼蟲的位置,工作人員都噴灑了滅蚊油,並且還帶回來回去檢查,確認這是否是伊蚊幼蟲。

工作人員實拍圖

雖然茲卡是傳染性病毒,但是在新加坡卻很少見,算是一個「小機率」事件,上一次在本地聽到茲卡還是在2022年9月。

當時,新加坡出現一起境外輸入型病例,在當時並未形成茲卡病病例集中區。這也是新加坡有史以來首宗茲卡病毒入境病例。

即便茲卡在近幾年出現的少,但本地居民還是特別怕它,尤其是孕婦,更是視其為猛獸。

示意圖 圖源:Shutterstock

茲卡病毒有何來頭?

人人聞之變色

咱們普通人倒不用太過擔心,茲卡病毒不會對咱們造成太大的影響。

下面,就好好講講卡茲病毒~

比起出現頻率不高的茲卡,另一種不停在新加坡刷存在感的病毒才是「猖狂」——骨痛熱症。 新加坡388個骨痛熱症活躍區 或將出現新傳染高峰期 骨痛熱一直都是新加坡政府比較頭疼的傳染病,它也是通過伊蚊傳播的,而且還經常「光顧」本地。 據新加坡環境局的數據,截至2023年5月12,本地今年的骨痛熱患者累計為2969人,傳播最廣的仍然是第三型骨痛熱症病毒。

圖源:NEA

雖然這個數據看起來似乎並不可怕,跟2022年和2020年相比,這個數字似乎也沒啥大不了的。

2022年,本地骨痛熱病例超32000起;2020年,本地骨痛熱病例超35000起。

圖源:NEA

但是,根據往期的經驗,5月至10月是骨痛熱的高峰期,大家不能疏於防範。

5月8日,永續發展與環境部兼交通部高級政務次長馬炎慶就曾指出這個問題。

他在新加坡國際骨痛熱症工作坊致辭時表示:本地人對骨痛熱症的免疫力低,再加上本地氣候有利於蚊子滋生,我們面臨著骨痛熱症爆發的情況。

另外,新加坡國家環境局的文告顯示,本地今年有388個骨痛熱症活躍區

目前的狀態 圖源:NEA

在5月8日時,骨痛熱症活躍區減少至22個,其中至少10起病例的黑區有6個。

但是到截至現在,骨痛熱症活躍區又增加至33個,其中至少10起病例的黑區有5個。

圖源:NEA

警惕!高齡人士感染或可致死亡

骨痛熱病毒有很強的傳染性,還有起症快的特點,且沒有特效藥,還會致人死亡。

一般情況下,人在被攜帶病毒的蚊蟲叮咬後,很快就會出現症狀,通常是發熱、起皮疹還會全身疼痛,不致死但是會疼到骨子裡。

圖片源:公共衛生與預防醫學

不過,上了年紀的老人在感染骨痛熱症後還是很危險的。而且有致死的風險。

據官方數據,2022年有19人因骨痛熱症死亡,2020年有32人因骨痛熱症死亡。其中基本都是60-80歲的老人。

並且,目前為止還沒有特效的抗病毒的治療藥物,主要採取及對症治療措施。其治療原則是早發現、早診斷、早治療。同時做到早防蚊,早隔離。

熱爆了!新加坡出現36.6℃高溫 創下今年氣溫新高

最近一段時間,新加坡被茲卡和骨痛熱輪流光顧,高溫算是一個關鍵性質原因。

示意圖 圖源:見水印

這兩種的病毒都是由伊蚊傳播的,而高溫對他們的繁殖提供了有利的環境。

就在上周,新加坡氣象專家還曾指出:今年下半年會出現厄爾尼諾現象,引發高溫和乾燥的天氣,本地氣溫可能在今年和明年創新高。

周五,蔡厝港(Choa Chu Kang)就探測到了36.2℃,直接創下本地今年的最高溫。

前天下午2點多,海軍部(Admiralty)測出36.6℃,立馬破了周五的記錄。

照這個勢頭,也不知道明天會不會接著破記錄......

圖源:drivelah

在這種大環境下,我們能做的就是積極預防,政府也為此做了很多努力。

為了防止骨疼熱症的傳播,政府對各大場所加大監管力度,建築業也是大力監管的對象。

示意圖 圖源:sgstarting

暴露在陽光中的建築場地溫度更高,若是有潮濕的環境,那就更是蚊蟲滋生的溫床了。

所以,一些衛生環境不合格的建築公司就被政府下發了停工通知(SWO)。

在這期間,建築承包商需採取行動,直到通過衛生檢查才能重新開動。

據NEA發布的消息,就有兩家建築公司被下達了SWO。

圖源:NEA

除此之外,還有很出名伊蚊絕育試驗計劃(Project Wolbachia),就是釋放感染了Wolbachia病毒的雄性伊蚊,雌性伊蚊與這些蚊子交配後產下的卵是不可孵化的,從而達到抑制伊蚊種群的增長。

已經有13個市鎮在該計劃中獲益,惠及100萬居民,政府也計劃在未來幾年內,將這個計劃在更多市鎮實施,幫助到更多居民。

為減少蚊蟲滋生,我們也要行動起來,大家可以參考以下幾個操作。

1.及時清理房前屋後的缸、罐、啤酒瓶、竹筒、陶瓷器皿等積水容器。

2.家庭用的水缸或水箱加蓋,以防蚊子進入。

3.防止垃圾堆積,將垃圾放入密閉塑料袋並放入密閉容器中。

4.家養水生植物應每隔3~5天換水洗瓶、清洗根須,並注意容器的清洗,容器底部不要留有積水。

5.在室外採用超低容量噴霧法或熱煙霧劑法

6.室內噴灑驅蚊液 快快動起來吧~

16歲兒沉迷「特殊按摩」花光積蓄 父母怒揭按摩院誘未成年
2025年04月27日   •   7萬次閱讀
新加坡16歲「嫖娼」不違法?!揭秘本地色情行業真實收入
2025年05月01日   •   7萬次閱讀
牛車水食肆紛爭升級!女店長與店員當街互毆,雙雙送醫一人被調查
2025年04月29日   •   5萬次閱讀
【GE2025】 「我們拿雞翅,但送你整隻雞!」 行動黨候選人言論引關注
2025年05月01日   •   4萬次閱讀
老字號潮州肉脞麵攤主欲退休 擬以60萬新元售秘方  
2025年04月27日   •   4萬次閱讀
凌晨玩「寶可夢」捉精靈 老婦遇匪5手機被搶
2025年04月28日   •   4萬次閱讀
新加坡38歲女子在惹蘭勿剎一帶,遭兩名陌生男子襲擊綁起後搶劫
2025年04月29日   •   3萬次閱讀
新加坡知名馬拉松賽事驚現悲劇,一名45歲男子比賽中暈倒,搶救無效身亡
2025年04月28日   •   3萬次閱讀
鄰居洗地10次半夜敲佛 七旬翁受不了要賣房
2025年04月27日   •   3萬次閱讀
捲土重來! 「蹭飯女團」討錢 專挑阿叔下手
2025年05月01日   •   3萬次閱讀
好兇!女司機搶泊車位 搶贏了還囂張這麼做
2025年05月02日   •   3萬次閱讀
三周後的生命重逢!里峇峇利路火災獲救孩童家長淚謝救命客工
2025年04月30日   •   3萬次閱讀
【GE2025】工人黨群眾大會人山人海 行動黨阿裕尼候選人:我們不怕
2025年04月28日   •   3萬次閱讀
因澡堂偷拍醜聞!新加坡前外交官抗疫獎章被正式褫奪
2025年04月30日   •   2萬次閱讀
反對黨:婚外情!洗錢!貪污!買不起房!新加坡要淪為乞丐國度!
2025年05月02日   •   2萬次閱讀
月台喝水險挨罰 留學生:一口差點喝掉500新幣!
2025年04月30日   •   2萬次閱讀
14 歲少年犯罪 「狂飆」!持槍搶劫、下藥盜竊、無證逆行,終入青年改造所
2025年04月30日   •   2萬次閱讀
東方比利返新投票 甩肉21公斤展新貌
2025年04月28日   •   2萬次閱讀
【GE2025】行動黨華人新人秀淡米爾語 尚穆根贊:連印度人都震驚
2025年04月27日   •   2萬次閱讀
鄰居難忍異味報警 七旬輪椅叔被發現暴斃家中成腐屍
2025年05月02日   •   2萬次閱讀
疑上下扶梯碰撞 男子送餐員互毆
2025年04月28日   •   2萬次閱讀
老字號包子有蟑螂 食客投訴噁心
2025年05月02日   •   2萬次閱讀
【GE2025】李顯龍:外國人煽動種族宗教情緒 觸犯新加坡兩大禁忌
2025年04月29日   •   2萬次閱讀
【GE2025】滕沛源因美貌受不當關注 工人黨吁尊重女性
2025年05月02日   •   2萬次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