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节期间大家都去旅行了吗?
有没有什么旅途中的故事
和大家分享一下?
欢迎大家给辣妈投稿呢~
今天我们邀请了一位朋友
和大家分享一下
“去世界的尽头旅行
是一种什么样的感觉?”
文:孙放
文章来源于公众号:放眼星球
作者介绍:孙放,新加坡管理大学MBA毕业,现从事外汇交易,心理咨询在读。热爱社会科学、旅行及健身,并喜欢与人分享。
首先祝朋友们新春快乐,身体健康,万事如意!今天跟大家聊聊南极行程在船上的每一天都做些什么。

从Ocean Nova号出发登上冲锋艇 对于游轮来说,当放下冲锋艇接载游客外出进行游览时,需要下锚停泊在海面上。因此,每一趟完整的南极行程,游轮需要合理安排好航行的时间、下锚的时间、地点以及制定航线。对航线进行规划时,核心考量要素是天气情况,风力决定了海面的平静程度和体感温度,也是决定了今日是否具备出海条件。可以说每个人的南极体验都是不尽相同的。
一次完整的出海,从放下第一艘冲锋艇开始,到最后一艘冲锋艇被接回游轮为止,通常需要三到四个小时,这意味着一天最多可以安排两趟出海。
船上的每一天都会伴着晨间播报醒来,在一段欢快的歌声之后,便是今日天气、航线安排的通知。每天傍晚时分会有今日总结以及第二日的行程预告。在这之间的时间是自助型式的早餐和午餐、出海活动,以及讲座或其他活动。晚餐通常于七点半开始,是三道菜的正餐加上沙拉的自助。

这是本次行程的航线图
此次行程从弗雷基地(Frei Station)出发,向南航行穿过南极圈后,再返回到科考站,一共停泊了九个地点。
Frei Station:
62˚12’S, 58˚57’ W
弗雷基地由智利政府所有,建有一条1300米长的飞机跑道,是附近多国基地的重要交通工具。

Frei Station,我们从图中岸边乘坐冲锋艇
Foyn Harbour:
64˚33’S, 62˚01’ W
我们停靠的第一站,是 1915 年沉没的捕鲸船Guvernøren的残骸所在地。由于船上发生了严重火灾,船长被迫选择搁浅船只,以使船员逃生保命。如今这艘沉船已成为南极游客的“打卡”风景地,也为不少野生动物提供了庇护所。航行第二日上午,Ocean Nova号在此处锚泊,使我开启了皮划艇运动的初体验。

小陈乘坐冲锋艇巡游
Useful Island:
64˚43’ S, 62˚52’ W
由英国科考队于二十世纪五十年代命名。此处的山顶十分容易攀登并且多数由岩石构成,非常适合建立测量站,因此得名“有用的岛”。

白眉企鹅,由探险队员Yuki拍摄
此处有白眉企鹅(Gentoo penguins)和纹颊企鹅(Chinstrap penguins )各自集群筑巢,并且经常有韦德尔氏海豹(Weddell seals)、海鸥(Gulls)、白鞘嘴鸥(Snowy sheathbills)和贼鸥(Skuas)等野生动物出没。航行第二日下午,我们在附近划皮划艇后登陆该岛。

纹颊企鹅,由探险队员Yuki拍摄
Lemaire Channel:
65˚04’ S, 63˚57’ W
是一条11千米长的海峡通道,最狭窄处不足800米。海峡两岸分别是南极洲大陆和南极半岛(Antarctic Peninsula)。

从船首甲板拍摄的海峡景色
两岸的山峰高耸入云,一些山峰的海拔甚至超过了六百米,是一处绝美的观景地点。Ocean Nova号于航行第二日晚11点向南穿过海峡。

聚集在甲板拍摄景色的朋友们
Fish Islands:
66˚01’ S, 65˚24’ W
是一组群岛,每个单独的岛屿都以一种鱼类命名。岛屿之上栖息著约四千只阿德利企鹅(Adelie penguins),也有一个Antarctic shag(未找到对应中文,属于鹈形目鸬鹚科)群落在此栖息。我们于航行第三日上午在此划皮划艇。随后全船游客登上对岸的南极洲大陆,拍摄了一张非常有纪念意义的集体照。

南极大陆上的大合影


阿德利企鹅、Antarctic shag
由探险队员Yuki拍摄
航行第三日下午没有出海活动,探险队安排了关于企鹅和极地工作犬的讲座。下午5点53分,Ocean Nova号正式跨越南极圈,大家在甲板接受“海神”的冰冷海水洗礼。

老孙受洗
Holdfast Point:
66˚48’ S, 66˚36’ W
位于南极半岛。这里是阿德利企鹅、南极鸬鹚(Antarctic cormorants)和南极贼鸥(South Polar Skuas)的家园。航行第三日晚9点,我们乘坐冲锋艇在此处的冰山之间巡游。

冲锋艇巡游
航行第四日上午,Ocean Nova号停泊在德塔耶岛(Detaille Island)附近。游客们搭乘冲锋艇登陆了这个建有旧日英国基地的小岛。代号为“W”的英国基地建于1956年,在维持了两年多的时间后,于1959年彻底荒废。运营期间,已故英国女王伊丽莎白二世的丈夫——菲利普亲王曾到访该基地。

绝美冰川带
1958年冬天,由于海面大面积冰冻,导致补给船无法抵达W基地,基地成员被迫放弃并撤离基地。1965年底时,此基地曾短暂地恢复使用了六个月。直到1997年,曾经的基地成员们重新回到这里探寻。他们惊讶地发现,虽然外面的世界早已沧海桑田,但基地内部基本保持原样,昔日的旧物件们还整齐地摆放在以往他们生活过的地方。他们决定出资重新修缮外部结构,并对游客开放展览。






所有人离开德岛回到母船后,Ocean Nova号一路向北航行,离开了南极圈。由于天气原因,下午没有出海的计划。探险队员们安排了三场讲座,分别是关于“塔巴林行动”——英国在二战期间对南极的秘密远征,“过去和现在南极科考站的生活是怎样的”,以及一场摄影基础课。

发出神圣光芒的雪山 航行第五日上午,我们在布斯岛的夏科港(Port Charcot)下锚停泊。120年前的法国探险队曾在此登陆,并建造了临时基地用作庇护所。

夏科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