樟宜机场引领亚太地区的航空复苏。截至7月第一周,樟宜机场每周乘客量已恢复至2019年疫情前约55%的水平,航空公司每周的航班也恢复到疫前的超过一半。
新加坡交通部长易华仁8月2日在国会回答议员蔡庆威(盛港集选区)和黄伟中(裕廊集选区)有关樟宜机场复苏进展的口头询问时,透露上述数据。

(档案照)
易华仁也提到,截至7月,樟宜机场与108个城市有航班连接,连接点是疫前超过65%的水平。
机场复苏步伐 引领亚太地区
易华仁指出,世界各地的复苏不一致,一些更早重开边境的航空枢纽,如那些位于欧洲、北美和中东的,复苏步伐较快。
其中,中东迪拜、多哈和伊斯坦布尔航空枢纽的国际乘客量在今年6月前已恢复至疫前超过90%的水平,它们截至6月所衔接的国际城市也恢复至疫前的至少九成。
樟宜机场的复苏步伐虽暂不敌以上市场,但在亚太地区内,仍处引领位置。
易华仁说,截至6月,樟宜机场国际乘客量和城市连接超越区内主要的航空枢纽,包括仁川、香港和曼谷。航空旅游需求依旧强劲,樟宜机场的复苏也将持续,并会在东北亚主要市场包括日本、中国大陆和香港等全面重开边境后加速。
新加坡上半年迎来约150万入境旅客人次,比去年同期增加近12倍。新加坡旅游局预计,今年到访新加坡旅客可达400万至600万人次。
为确保樟宜机场能应付需求,尤其即将来临的年底的旅游高峰期,樟宜机场集团早前宣布第四搭客大厦将在9月13日重新投入运作,第二搭客大厦南侧的离境厅也会在10月启用。到时,机场每年可应付多达7000万人次,即机场疫前约八成的营运能力。
不过易华仁坦言,要做到这点并不容易,因航空业在疫情期间流失了约三分之一的员工。除了招募新员工,业者面对的挑战包括确保新进员工做好准备,胜任工作。
根据交通部7月数据,新加坡航空业人力已恢复至疫前八成水平。
易华仁说,综合整个航空社群和相关伙伴的努力,新加坡会恢复能力,欢迎更多乘客和航空公司重返新加坡,并再次成为全球和区域首屈一指的航空枢纽。
文:联合早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