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学家:新预算案谨慎平衡当前需求与财政稳定

新加坡中央商业区。(图:法新社/ROSLAN RAHMAN)
政府七年来首次预估新财年有望取得小幅盈余,受访的经济学家虽然感到意外,但认为新预算案谨慎平衡了当前需求与财政稳定。
新加坡社科大学金融学项目高级讲师石加美博士表示,过去几年,新加坡面临全球经济波动、贸易不确定性、冠病疫情等多重经济挑战和不确定性,而政府预料新财年将出现8亿元盈余,标志着国家财政前景的积极改变。
“出现盈余有几个关键因素。一是通过资本化重要基础设施,增加了非现金资产,将这些基础设施的价值计入资产负债表,而非通过现金支出反映,从而提升资产价值,维持了稳健的财政状态。二是在实现盈余的过程中,还需扣除相关的利息费用和贷款支出,确保财务状况的准确反映。”
石博士认为,新预算案增强社会福利,对家庭和企业提供了针对性支持。不过,面对全球经济增速放缓、贸易保护主义等外部挑战,石博士认为,政府需要采取灵活的财政和货币政策。
“政府同时需要加强对贸易多元化,减少对单一市场的依赖,通过这些措施可以在全球经济不确定性中寻求稳定和增长,确保财政预算的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