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濟學家:新預算案謹慎平衡當前需求與財政穩定

新加坡中央商業區。(圖:法新社/ROSLAN RAHMAN)
政府七年來首次預估新財年有望取得小幅盈餘,受訪的經濟學家雖然感到意外,但認為新預算案謹慎平衡了當前需求與財政穩定。
新加坡社科大學金融學項目高級講師石加美博士表示,過去幾年,新加坡面臨全球經濟波動、貿易不確定性、冠病疫情等多重經濟挑戰和不確定性,而政府預料新財年將出現8億元盈餘,標誌著國家財政前景的積極改變。
「出現盈餘有幾個關鍵因素。一是通過資本化重要基礎設施,增加了非現金資產,將這些基礎設施的價值計入資產負債表,而非通過現金支出反映,從而提升資產價值,維持了穩健的財政狀態。二是在實現盈餘的過程中,還需扣除相關的利息費用和貸款支出,確保財務狀況的準確反映。」
石博士認為,新預算案增強社會福利,對家庭和企業提供了針對性支持。不過,面對全球經濟增速放緩、貿易保護主義等外部挑戰,石博士認為,政府需要採取靈活的財政和貨幣政策。
「政府同時需要加強對貿易多元化,減少對單一市場的依賴,通過這些措施可以在全球經濟不確定性中尋求穩定和增長,確保財政預算的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