厉害了,我的峇峇娘惹,出了这么多人才

2018年08月26日   •   4万次阅读

曾锦文19岁时,相士替他算命,说他只能活到25岁。他考量一番,决定南归槟榔屿。(结果他活到了近70岁!)

1872年1月,他回到槟榔屿,在墨经梳律师楼(Aitken & Rodyk )担任账房。由于工作表现卓越,两个月后,调往新加坡总行担任书记,兼管账务。

十八年后,1890年4月4日,清朝北洋水师提督丁汝昌统带镇远、定远、致远、济远、经远和来远等铁甲舰组成的北洋远洋舰队首次正式访问新加坡。在新加坡期间,“舰长以下各军官,皆为曾氏门生,由舰长率领……身佩长剑,全副武装,簇拥至墨经梳律师楼,拜见老师曾锦文,行三跪九叩首礼”。

1894年3月,甲午战争的前夕,北洋舰队第二次正式访问新加坡,丁汝昌率定远、靖远、来远和经远军舰宣慰华侨,包括琅威理、林泰曾、刘步蟾、邓世昌、方伯谦、林永升、萨镇冰等将领。

3月12日,曾锦文在平安阁招待各舰管驾,为弟子们设宴洗尘。曾锦文年龄与林泰曾(生于1851年)、刘步蟾(生于1852年)等同或接近,在船政学堂任教时间不长,仅为副教习身份,应当谈不上对诸人有多深厚的师恩。

尽管如此,近二十年后,曾锦文仅是南洋一白身布衣,林泰曾诸人已升至正、从二品的总兵、副将高位,仍对他礼敬有加,从此可推测曾锦文任教之时在学生与洋教习之间所扮演的沟通和辅助角色是如何的举足轻重。

曾锦文常在工作之余以BatuGantong (中文翻译为“峇抵彦东”,系按闽南音翻译)为笔名,开始进行中国小说和民间故事的峇峇马来文翻译。

1889年,新加坡商人陈明徳翻译了《凤娇李旦》的前三卷,之后迁往日本。陈谦福劝请曾锦文接手翻译卷四到卷八。曾锦文接下任务,在谢子佑和陈谦福得协助下,于1892年完成后五卷,自己出版,交由叻报出版社印刷;之后又重新翻译了前三卷;这是曾锦文的第一部作品。

曾锦文《三国》内页。

后来刊行的作品有《五美缘》六卷、《三国》三十卷、《宋江》十九卷、《猴齐天》九卷,总数达72卷。其中,《三国》长达30卷4622页,是曾锦文的成名作。

曾锦文翻译作品极为认真,通常自己三校之后才付梓。其作品有几点特色。首先,采用的是节译或意译的方式,但是,在形式上却延续了说话文学体制中“篇首”和“欲知后事如何,且听下回分解”的模式;篇首是曾锦文自己的创作,并非原著之翻译。

其次,曾锦文经常在译作的各卷正文之前加上马来文/英文或汉英词汇对照表,如《三国》第十五卷有汉英词汇表,《宋江》第六、十三、十四卷皆有马来文/英文词汇对照表。

再次,他的译作喜欢用插图,每卷150页左右的译作往往有二三十页是插图,包括人物图像、情节插图,甚至有曾锦文和插图画师林璧光本身的画像。

曾锦文小说中的林璧光自画像。林璧光是插图画师。

最后,其作品也经常附有读者来函。这些读者来函马来文、英文、中文都有,来自新加坡、马来亚、印度尼西亚、中国等地,其中包括番禹籍贯新晋进士卢维庆 1893年10月的来函。

曾锦文还会加上自己对原着人物和情节的评注,向读者解释、介绍一些与作品有关的文化内涵和细节,也把古代年号在译作中改为时人熟悉的公元纪年。他的译作中也经常会出现英文谚语和俗语,可见英文对他影响之深。

下篇预告:“布衣南渡”系列(5):猪八戒在新加坡是神仙?!

活动预告

“中国民间文艺与新加坡华族文化塑造”

——文化讲座暨新书发布会

9月1日(周六)2:30pm

中国文化中心(217 Queen Street, S 188548)

主宾:文化、社区及青年部高级政务部长沈颖

新加坡华人祖辈以劳工和渔民为主,他们所能引起共鸣的民间文艺是民间文化的重要载体。中国戏曲、南音、山歌、民间故事不但在新加坡传播,也产生了在地糅合,形成“新加坡流派”,并通过新加坡向东南亚和西方传播,甚至向原乡反刍。

独立50多年来,新加坡的国家认同已经建立起来,但是,国族的文化身份仍须重新构筑,在保存从祖籍地继承而来的原生文化的同时,发扬及推动本地衍生文化,民间文艺恰好可以发生作用。

《布衣南渡——中国民间文艺在新加坡的传播与变迁》一书,38万字,作者许振义,南京大学出版社2018年7月出版。

本次讲座以此书内容为讨论主线,由许振义主讲,同时请来蔡碧霞(传统艺术中心创办人)、王碧玉(湘灵音乐社副社长)、张振兴(南洋客属总会文娱副主任、丰顺会馆副会长)分别从戏曲、南音、客家山歌三个角度,探讨中国民间文艺在新加坡的创新和传播,从中窥探海外华人社会的形成与发展。

讲座报名:在浏览器打开连结 https://www.wenjuan.com/s/2I3eemg/ 报名,或加微信xjpyaa咨询

《布衣南渡》总导言:

从鸦片战争到抗日战争,中国东南沿海地区大量华人下南洋,形成移民潮。在历史上,永嘉之祸导致晋室南迁,名门世族大户以及官宦士绅随即南下,称为“衣冠南渡”。十九世纪末中国人下南洋,主体是劳工、农民、渔民,则可称为“布衣南渡”。

在新加坡华人祖辈中,风行的是以中国民间文艺为载体的俗文化。对他们来说,更能引起共鸣的是民间文艺,例如地方戏曲、民间歌谣(如:南音、山歌)、民间故事等。这些大众喜闻乐见的文艺形式,在新加坡一直发挥着各种社会作用,直至今日。“新加坡眼”推出“布衣南渡”系列,以飨读者。

点击

https://www.fomomkt.com/store/v2/merchant/xinjiapoyan/1485346938 (或阅读原文)可以购买

— END —

上一页
2/2
16岁儿沉迷“特殊按摩”花光积蓄 父母怒揭按摩院诱未成年
2025年04月27日   •   7万次阅读
新加坡16岁“嫖娼”不违法?!揭秘本地色情行业真实收入
2025年05月01日   •   7万次阅读
牛车水食肆纷争升级!女店长与店员当街互殴,双双送医一人被调查
2025年04月29日   •   5万次阅读
【GE2025】 “我们拿鸡翅,但送你整只鸡!” 行动党候选人言论引关注
2025年05月01日   •   4万次阅读
老字号潮州肉脞面摊主欲退休 拟以60万新元售秘方  
2025年04月27日   •   4万次阅读
凌晨玩“宝可梦”捉精灵 老妇遇匪5手机被抢
2025年04月28日   •   4万次阅读
新加坡38岁女子在惹兰勿刹一带,遭两名陌生男子袭击绑起后抢劫
2025年04月29日   •   3万次阅读
新加坡知名马拉松赛事惊现悲剧,一名45岁男子比赛中晕倒,抢救无效身亡
2025年04月28日   •   3万次阅读
邻居洗地10次半夜敲佛 七旬翁受不了要卖房
2025年04月27日   •   3万次阅读
卷土重来! “蹭饭女团”讨钱 专挑阿叔下手
2025年05月01日   •   3万次阅读
好凶!女司机抢泊车位 抢赢了还嚣张这么做
2025年05月02日   •   3万次阅读
三周后的生命重逢!里峇峇利路火灾获救孩童家长泪谢救命客工
2025年04月30日   •   3万次阅读
【GE2025】工人党群众大会人山人海 行动党阿裕尼候选人:我们不怕
2025年04月28日   •   3万次阅读
因澡堂偷拍丑闻!新加坡前外交官抗疫奖章被正式褫夺
2025年04月30日   •   2万次阅读
反对党:婚外情!洗钱!贪污!买不起房!新加坡要沦为乞丐国度!
2025年05月02日   •   2万次阅读
月台喝水险挨罚 留学生:一口差点喝掉500新币!
2025年04月30日   •   2万次阅读
14 岁少年犯罪 “狂飙”!持枪抢劫、下药盗窃、无证逆行,终入青年改造所
2025年04月30日   •   2万次阅读
东方比利返新投票 甩肉21公斤展新貌
2025年04月28日   •   2万次阅读
【GE2025】行动党华人新人秀淡米尔语 尚穆根赞:连印度人都震惊
2025年04月27日   •   2万次阅读
邻居难忍异味报警 七旬轮椅叔被发现暴毙家中成腐尸
2025年05月02日   •   2万次阅读
疑上下扶梯碰撞 男子送餐员互殴
2025年04月28日   •   2万次阅读
老字号包子有蟑螂 食客投诉恶心
2025年05月02日   •   2万次阅读
【GE2025】李显龙:外国人煽动种族宗教情绪 触犯新加坡两大禁忌
2025年04月29日   •   2万次阅读
【GE2025】滕沛源因美貌受不当关注 工人党吁尊重女性
2025年05月02日   •   2万次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