厲害了,我的峇峇娘惹,出了這麼多人才

2018年08月26日   •   4萬次閱讀

曾錦文19歲時,相士替他算命,說他只能活到25歲。他考量一番,決定南歸檳榔嶼。(結果他活到了近70歲!)

1872年1月,他回到檳榔嶼,在墨經梳律師樓(Aitken & Rodyk )擔任帳房。由於工作表現卓越,兩個月後,調往新加坡總行擔任書記,兼管帳務。

十八年後,1890年4月4日,清朝北洋水師提督丁汝昌統帶鎮遠、定遠、致遠、濟遠、經遠和來遠等鐵甲艦組成的北洋遠洋艦隊首次正式訪問新加坡。在新加坡期間,「艦長以下各軍官,皆為曾氏門生,由艦長率領……身佩長劍,全副武裝,簇擁至墨經梳律師樓,拜見老師曾錦文,行三跪九叩首禮」。

1894年3月,甲午戰爭的前夕,北洋艦隊第二次正式訪問新加坡,丁汝昌率定遠、靖遠、來遠和經遠軍艦宣慰華僑,包括琅威理、林泰曾、劉步蟾、鄧世昌、方伯謙、林永升、薩鎮冰等將領。

3月12日,曾錦文在平安閣招待各艦管駕,為弟子們設宴洗塵。曾錦文年齡與林泰曾(生於1851年)、劉步蟾(生於1852年)等同或接近,在船政學堂任教時間不長,僅為副教習身份,應當談不上對諸人有多深厚的師恩。

儘管如此,近二十年後,曾錦文僅是南洋一白身布衣,林泰曾諸人已升至正、從二品的總兵、副將高位,仍對他禮敬有加,從此可推測曾錦文任教之時在學生與洋教習之間所扮演的溝通和輔助角色是如何的舉足輕重。

曾錦文常在工作之餘以BatuGantong (中文翻譯為「峇抵彥東」,系按閩南音翻譯)為筆名,開始進行中國小說和民間故事的峇峇馬來文翻譯。

1889年,新加坡商人陳明徳翻譯了《鳳嬌李旦》的前三卷,之後遷往日本。陳謙福勸請曾錦文接手翻譯卷四到卷八。曾錦文接下任務,在謝子佑和陳謙福得協助下,於1892年完成後五卷,自己出版,交由叻報出版社印刷;之後又重新翻譯了前三卷;這是曾錦文的第一部作品。

曾錦文《三國》內頁。

後來刊行的作品有《五美緣》六卷、《三國》三十卷、《宋江》十九卷、《猴齊天》九卷,總數達72卷。其中,《三國》長達30卷4622頁,是曾錦文的成名作。

曾錦文翻譯作品極為認真,通常自己三校之後才付梓。其作品有幾點特色。首先,採用的是節譯或意譯的方式,但是,在形式上卻延續了說話文學體制中「篇首」和「欲知後事如何,且聽下回分解」的模式;篇首是曾錦文自己的創作,並非原著之翻譯。

其次,曾錦文經常在譯作的各卷正文之前加上馬來文/英文或漢英詞彙對照表,如《三國》第十五卷有漢英詞彙表,《宋江》第六、十三、十四卷皆有馬來文/英文詞彙對照表。

再次,他的譯作喜歡用插圖,每卷150頁左右的譯作往往有二三十頁是插圖,包括人物圖像、情節插圖,甚至有曾錦文和插圖畫師林璧光本身的畫像。

曾錦文小說中的林璧光自畫像。林璧光是插圖畫師。

最後,其作品也經常附有讀者來函。這些讀者來函馬來文、英文、中文都有,來自新加坡、馬來亞、印度尼西亞、中國等地,其中包括番禹籍貫新晉進士盧維慶 1893年10月的來函。

曾錦文還會加上自己對原著人物和情節的評註,向讀者解釋、介紹一些與作品有關的文化內涵和細節,也把古代年號在譯作中改為時人熟悉的公元紀年。他的譯作中也經常會出現英文諺語和俗語,可見英文對他影響之深。

下篇預告:「布衣南渡」系列(5):豬八戒在新加坡是神仙?!

活動預告

「中國民間文藝與新加坡華族文化塑造」

——文化講座暨新書發布會

9月1日(周六)2:30pm

中國文化中心(217 Queen Street, S 188548)

主賓:文化、社區及青年部高級政務部長沈穎

新加坡華人祖輩以勞工和漁民為主,他們所能引起共鳴的民間文藝是民間文化的重要載體。中國戲曲、南音、山歌、民間故事不但在新加坡傳播,也產生了在地糅合,形成「新加坡流派」,並通過新加坡向東南亞和西方傳播,甚至向原鄉反芻。

獨立50多年來,新加坡的國家認同已經建立起來,但是,國族的文化身份仍須重新構築,在保存從祖籍地繼承而來的原生文化的同時,發揚及推動本地衍生文化,民間文藝恰好可以發生作用。

《布衣南渡——中國民間文藝在新加坡的傳播與變遷》一書,38萬字,作者許振義,南京大學出版社2018年7月出版。

本次講座以此書內容為討論主線,由許振義主講,同時請來蔡碧霞(傳統藝術中心創辦人)、王碧玉(湘靈音樂社副社長)、張振興(南洋客屬總會文娛副主任、豐順會館副會長)分別從戲曲、南音、客家山歌三個角度,探討中國民間文藝在新加坡的創新和傳播,從中窺探海外華人社會的形成與發展。

講座報名:在瀏覽器打開連結 https://www.wenjuan.com/s/2I3eemg/ 報名,或加微信xjpyaa諮詢

《布衣南渡》總導言:

從鴉片戰爭到抗日戰爭,中國東南沿海地區大量華人下南洋,形成移民潮。在歷史上,永嘉之禍導致晉室南遷,名門世族大戶以及官宦士紳隨即南下,稱為「衣冠南渡」。十九世紀末中國人下南洋,主體是勞工、農民、漁民,則可稱為「布衣南渡」。

在新加坡華人祖輩中,風行的是以中國民間文藝為載體的俗文化。對他們來說,更能引起共鳴的是民間文藝,例如地方戲曲、民間歌謠(如:南音、山歌)、民間故事等。這些大眾喜聞樂見的文藝形式,在新加坡一直發揮著各種社會作用,直至今日。「新加坡眼」推出「布衣南渡」系列,以饗讀者。

點擊

https://www.fomomkt.com/store/v2/merchant/xinjiapoyan/1485346938 (或閱讀原文)可以購買

— END —

上一頁
2/2
16歲兒沉迷「特殊按摩」花光積蓄 父母怒揭按摩院誘未成年
2025年04月27日   •   7萬次閱讀
新加坡16歲「嫖娼」不違法?!揭秘本地色情行業真實收入
2025年05月01日   •   7萬次閱讀
牛車水食肆紛爭升級!女店長與店員當街互毆,雙雙送醫一人被調查
2025年04月29日   •   5萬次閱讀
【GE2025】 「我們拿雞翅,但送你整隻雞!」 行動黨候選人言論引關注
2025年05月01日   •   5萬次閱讀
新加坡12家銀行定存利率匯總!存這裡最划算!中國用戶能開這些銀行帳戶
2025年05月03日   •   5萬次閱讀
老字號潮州肉脞麵攤主欲退休 擬以60萬新元售秘方  
2025年04月27日   •   4萬次閱讀
凌晨玩「寶可夢」捉精靈 老婦遇匪5手機被搶
2025年04月28日   •   4萬次閱讀
新加坡38歲女子在惹蘭勿剎一帶,遭兩名陌生男子襲擊綁起後搶劫
2025年04月29日   •   3萬次閱讀
鄰居洗地10次半夜敲佛 七旬翁受不了要賣房
2025年04月27日   •   3萬次閱讀
新加坡知名馬拉松賽事驚現悲劇,一名45歲男子比賽中暈倒,搶救無效身亡
2025年04月28日   •   3萬次閱讀
捲土重來! 「蹭飯女團」討錢 專挑阿叔下手
2025年05月01日   •   3萬次閱讀
好兇!女司機搶泊車位 搶贏了還囂張這麼做
2025年05月02日   •   3萬次閱讀
三周後的生命重逢!里峇峇利路火災獲救孩童家長淚謝救命客工
2025年04月30日   •   3萬次閱讀
【GE2025】工人黨群眾大會人山人海 行動黨阿裕尼候選人:我們不怕
2025年04月28日   •   3萬次閱讀
因澡堂偷拍醜聞!新加坡前外交官抗疫獎章被正式褫奪
2025年04月30日   •   2萬次閱讀
反對黨:婚外情!洗錢!貪污!買不起房!新加坡要淪為乞丐國度!
2025年05月02日   •   2萬次閱讀
月台喝水險挨罰 留學生:一口差點喝掉500新幣!
2025年04月30日   •   2萬次閱讀
14 歲少年犯罪 「狂飆」!持槍搶劫、下藥盜竊、無證逆行,終入青年改造所
2025年04月30日   •   2萬次閱讀
【GE2025】行動黨華人新人秀淡米爾語 尚穆根贊:連印度人都震驚
2025年04月27日   •   2萬次閱讀
東方比利返新投票 甩肉21公斤展新貌
2025年04月28日   •   2萬次閱讀
鄰居難忍異味報警 七旬輪椅叔被發現暴斃家中成腐屍
2025年05月02日   •   2萬次閱讀
老字號包子有蟑螂 食客投訴噁心
2025年05月02日   •   2萬次閱讀
疑上下扶梯碰撞 男子送餐員互毆
2025年04月28日   •   2萬次閱讀
【GE2025】李顯龍:外國人煽動種族宗教情緒 觸犯新加坡兩大禁忌
2025年04月29日   •   2萬次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