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5月6日,中国外交部发言人林剑在例行记者会上就新加坡大选结果发表评论,对新加坡总理黄循财领导的人民行动党胜选表示祝贺,并强调中方愿同新一届政府深化合作,推动双边关系再上新台阶。
今年正值中新建交 35 周年,两国关系历经层层递进,已成为亚太地区国家间合作的典范。追溯到新加坡建国总理李光耀先生和邓小平先生的时代,他们二位缔造了更加紧密的新中关系。从 “苏州模式” 到 “数字丝路”,从跨境数据流动试点到东南亚最大储能项目,中新合作正以 “加速度” 奔向未来。
35 年深耕:从建交到 “全方位高质量前瞻性伙伴关系”

自1990年10月3日新加坡与中国建交以来,两国在政治和经济领域交流频繁。新加坡是中国最大的投资来源国之一,而中国是新加坡最大的贸易伙伴,这很能说明我们两国双边关系的深度。
35 年来,双边关系实现三次重要升级,每一步都踩准时代脉搏:
经济合作奠基期(1990 - 2008)
◎ 2008 年:签署《中新自由贸易协定》,这是中国与亚洲国家首个全面自贸协定,当年双边贸易额突破 500 亿美元,较建交初期增长超 20 倍。

◎ 1994 年:苏州工业园区启动,这个被誉为 “中国改革开放试验田” 的项目,用 20 年时间将一片农田变为 GDP 超 3000 亿元的现代化新城,吸引了超 4500 家外资企业入驻,其中新加坡企业占比超 30%。
战略升级期(2009 - 2018)
◎ 2015 年:中国主席应新加坡总统邀约访新期间,确立“与时俱进的全方位合作伙伴关系”,同年重庆互联互通项目落地,聚焦金融服务、航空产业等四大领域,短短 3 年就带动川渝地区对新投资增长 150%。

◎ 2008 年:天津生态城启动,打造全球首个国家间合作的生态城市样板,可再生能源使用率达 25%,成为绿色城市建设标杆。
高质量发展期(2019 - 至今)
2023 年:时任新加坡总理李显龙访华期间,将两国提升为“全方位高质量的前瞻性伙伴关系”,重点拓展数字经济、绿色经济等新兴领域合作。
在这14个字当中,“高质量”和“前瞻性”尤为重要,体现出两国希望新中双边关系是面向未来的,并且希望不断提升双边关系的质量。
如今,新加坡已成为中国企业出海东南亚的首选 “跳板”,不少中资企业都在新加坡设立区域总部。
新中双边关系中
有非常牢固的制度化的联系

事实上,在新中双边关系中,有非常牢固的制度化的联系。其中最有力的例证之一便是中新双边合作联合委员会会议。这是一项副总理级别的双边机制,2023年新加坡方面是由黄循财副总理联合主持会议,而中国方面是由丁薛祥副总理联合主持,这个会议复盘两国间的所有合作。
此外,新加坡还在中国成立了八个省级的经贸理事会。这八个省级经贸理事会帮助新加坡加强与中国不同地方之间的合作。省级经贸理事会拓展了新中两国共同的联系网,帮助新加坡企业建立同中国企业的合作。
所以,这包含着双方政府层面、商业层面以及人民层面的(交流与合作)。
中新领导力论坛

这一论坛由新中两国轮流举办,新加坡是由教育部长陈振声主持,2023年的论坛中国则是中央组织部部长李干杰主持。中新领导力论坛应该是中国和外国合办的唯一聚焦领导力议题的论坛。该论坛也为两国高级官员的会见和合作提供了契机。
新中合作重点领域与项目

中新合作正以数字经济、绿色低碳转型、金融互联互通 “三大引擎” ,驱动着中新全方位合作迈向新高度。
数字经济合作:数据流动激活跨境新生态
◎ 2020 年:中新(深圳)智慧城市项目启动,率先实现两国政务数据 “安全岛” 互认,目前已完成 1000 + 家企业跨境数据流动试点,推动贸易效率提升 40%。
◎ 万国数据(GDS):在新加坡建设的数据中心枢纽,存储着中国跨境电商 80% 的东南亚用户数据,支撑起超百亿美元的年交易额。
◎ 新加坡企业参与中国 “东数西算” 工程,其先进算法与西部算力资源结合,使人工智能模型训练成本降低。
绿色低碳转型:清洁能源点燃可持续未来
◎ 能源合作:
2024 年:中国电建承建的新加坡裕廊岛储能项目签约,该项目规模达 1GWh,相当于为 50 万户新加坡家庭提供 2 小时应急电力,是东南亚目前最大的储能项目。
新加坡吉宝与中资企业合作开发的区域光伏项目,在印尼爪哇岛建成后每年可减少碳排放 200 万吨,相当于种植 1 亿棵树。
◎ 新能源汽车:
2023 年,比亚迪在新加坡设立东南亚总部,其纯电动巴士已占据新加坡市场份额的 70%;蔚来汽车与新加坡科研机构合作研发的固态电池技术取得突破,续航里程提升至 1000 公里,预计 2026 年实现量产。
金融互联互通:资本桥梁架起合作新高度
中新 “债券通” 持续扩容,2024 年交易额突破 3 万亿元,较开通初期增长 5 倍,成为亚洲重要的跨境债券交易通道。
新加坡交易所与上海证券交易所:合作推出的 ESG 指数产品,吸引全球超 500 家机构投资者,管理资产规模达 2000 亿美元。
中国国际问题研究院亚太研究所所长表示:"新加坡是东盟国家中与中国合作层次最深、领域最广的伙伴之一。黄循财政府延续了务实作风,在区域经济一体化、RCEP落实等方面,中新仍有巨大合作空间。"
35 年的风雨兼程,中新关系已从建交时的破冰之旅,发展为全方位高质量的前瞻性伙伴

合作的 “中国速度” 与 “新加坡智慧” 将碰撞出怎样的火花?值得世界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