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5月6日,中國外交部發言人林劍在例行記者會上就新加坡大選結果發表評論,對新加坡總理黃循財領導的人民行動黨勝選表示祝賀,並強調中方願同新一屆政府深化合作,推動雙邊關係再上新台階。
今年正值中新建交 35 周年,兩國關係歷經層層遞進,已成為亞太地區國家間合作的典範。追溯到新加坡建國總理李光耀先生和鄧小平先生的時代,他們二位締造了更加緊密的新中關係。從 「蘇州模式」 到 「數字絲路」,從跨境數據流動試點到東南亞最大儲能項目,中新合作正以 「加速度」 奔向未來。
35 年深耕:從建交到 「全方位高質量前瞻性夥伴關係」

自1990年10月3日新加坡與中國建交以來,兩國在政治和經濟領域交流頻繁。新加坡是中國最大的投資來源國之一,而中國是新加坡最大的貿易夥伴,這很能說明我們兩國雙邊關係的深度。
35 年來,雙邊關係實現三次重要升級,每一步都踩準時代脈搏:
經濟合作奠基期(1990 - 2008)
◎ 2008 年:簽署《中新自由貿易協定》,這是中國與亞洲國家首個全面自貿協定,當年雙邊貿易額突破 500 億美元,較建交初期增長超 20 倍。

◎ 1994 年:蘇州工業園區啟動,這個被譽為 「中國改革開放試驗田」 的項目,用 20 年時間將一片農田變為 GDP 超 3000 億元的現代化新城,吸引了超 4500 家外資企業入駐,其中新加坡企業占比超 30%。
戰略升級期(2009 - 2018)
◎ 2015 年:中國主席應新加坡總統邀約訪新期間,確立「與時俱進的全方位合作夥伴關係」,同年重慶互聯互通項目落地,聚焦金融服務、航空產業等四大領域,短短 3 年就帶動川渝地區對新投資增長 150%。

◎ 2008 年:天津生態城啟動,打造全球首個國家間合作的生態城市樣板,可再生能源使用率達 25%,成為綠色城市建設標杆。
高質量發展期(2019 - 至今)
2023 年:時任新加坡總理李顯龍訪華期間,將兩國提升為「全方位高質量的前瞻性夥伴關係」,重點拓展數字經濟、綠色經濟等新興領域合作。
在這14個字當中,「高質量」和「前瞻性」尤為重要,體現出兩國希望新中雙邊關係是面向未來的,並且希望不斷提升雙邊關係的質量。
如今,新加坡已成為中國企業出海東南亞的首選 「跳板」,不少中資企業都在新加坡設立區域總部。
新中雙邊關係中
有非常牢固的制度化的聯繫

事實上,在新中雙邊關係中,有非常牢固的制度化的聯繫。其中最有力的例證之一便是中新雙邊合作聯合委員會會議。這是一項副總理級別的雙邊機制,2023年新加坡方面是由黃循財副總理聯合主持會議,而中國方面是由丁薛祥副總理聯合主持,這個會議復盤兩國間的所有合作。
此外,新加坡還在中國成立了八個省級的經貿理事會。這八個省級經貿理事會幫助新加坡加強與中國不同地方之間的合作。省級經貿理事會拓展了新中兩國共同的聯繫網,幫助新加坡企業建立同中國企業的合作。
所以,這包含著雙方政府層面、商業層面以及人民層面的(交流與合作)。
中新領導力論壇

這一論壇由新中兩國輪流舉辦,新加坡是由教育部長陳振聲主持,2023年的論壇中國則是中央組織部部長李干傑主持。中新領導力論壇應該是中國和外國合辦的唯一聚焦領導力議題的論壇。該論壇也為兩國高級官員的會見和合作提供了契機。
新中合作重點領域與項目

中新合作正以數字經濟、綠色低碳轉型、金融互聯互通 「三大引擎」 ,驅動著中新全方位合作邁向新高度。
數字經濟合作:數據流動激活跨境新生態
◎ 2020 年:中新(深圳)智慧城市項目啟動,率先實現兩國政務數據 「安全島」 互認,目前已完成 1000 + 家企業跨境數據流動試點,推動貿易效率提升 40%。
◎ 萬國數據(GDS):在新加坡建設的數據中心樞紐,存儲著中國跨境電商 80% 的東南亞用戶數據,支撐起超百億美元的年交易額。
◎ 新加坡企業參與中國 「東數西算」 工程,其先進算法與西部算力資源結合,使人工智慧模型訓練成本降低。
綠色低碳轉型:清潔能源點燃可持續未來
◎ 能源合作:
2024 年:中國電建承建的新加坡裕廊島儲能項目簽約,該項目規模達 1GWh,相當於為 50 萬戶新加坡家庭提供 2 小時應急電力,是東南亞目前最大的儲能項目。
新加坡吉寶與中資企業合作開發的區域光伏項目,在印尼爪哇島建成後每年可減少碳排放 200 萬噸,相當於種植 1 億棵樹。
◎ 新能源汽車:
2023 年,比亞迪在新加坡設立東南亞總部,其純電動巴士已占據新加坡市場份額的 70%;蔚來汽車與新加坡科研機構合作研發的固態電池技術取得突破,續航里程提升至 1000 公里,預計 2026 年實現量產。
金融互聯互通:資本橋樑架起合作新高度
中新 「債券通」 持續擴容,2024 年交易額突破 3 萬億元,較開通初期增長 5 倍,成為亞洲重要的跨境債券交易通道。
新加坡交易所與上海證券交易所:合作推出的 ESG 指數產品,吸引全球超 500 家機構投資者,管理資產規模達 2000 億美元。
中國國際問題研究院亞太研究所所長表示:"新加坡是東協國家中與中國合作層次最深、領域最廣的夥伴之一。黃循財政府延續了務實作風,在區域經濟一體化、RCEP落實等方面,中新仍有巨大合作空間。"
35 年的風雨兼程,中新關係已從建交時的破冰之旅,發展為全方位高質量的前瞻性夥伴

合作的 「中國速度」 與 「新加坡智慧」 將碰撞出怎樣的火花?值得世界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