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過去的十年里,新加坡一直是中產階級眼中的理想移民地。然而,到了2025年,現實正在悄悄變化。房價飆漲、生活成本上升、富豪扎堆、新幣匯率走高……一系列現象正在推高新加坡的移民門檻。
本文將帶你看清:
✅ 中產移民為何正在被邊緣化?
✅ 新加坡真正想留下的,是哪三類人?
✅ 一家三口在新加坡的真實生活成本到底有多高?
如果你正在考慮移民新加坡,那麼這將是一篇不容錯過的「現實清單」。
過去5年,新加坡贏麻木了。
安全、教育好、稅低、說中文。超級富豪們趨之若鶩,也來了不少有移民夢的普通人。
但到了2025年,必須正視一個新現實,中產移民新加坡,或正在變得越來越困難,甚至不再適合。
為什麼中產的移民之路在新加坡越走越窄?又是誰,在悄然取代中產成為新加坡最歡迎的移民對象?
新加坡火到發燙,中產承受不起
中產的尷尬境地,首先來源於新加坡近年來「全球焦點城市」的地位上升所帶來的生活成本飆升。
1. 富豪大舉湧入,全面抬高門檻
根據新加坡金管局數據,近三年新加坡吸引了超過700個家族辦公室落戶,來自全球的富豪大量遷入。截至2023年底,新加坡一共有約1500個家族辦公室。
2022年新加坡資產管理規模(AUM)達到4.9萬億新元,其中凈流入資金共4350億新元。
2024年4月,新加坡官方外匯儲備達到5003億新元,同比增長20%。

富人搬家,不只是買豪宅,物價也變貴了。看看擁車證的價格,就知道買車需求有多大。他們願意為子女就讀國際學校支付每年3-5萬新幣學費,買下一套500萬新幣起跳的洋房,僱傭司機與私廚……這種生活方式,已經不是中產能夠參與。
2. 新幣兌人民幣歷史高點,兌換成本變高
2025年第一季度,新幣兌人民幣匯率一度突破5.55,創歷史紀錄。對於多數以人民幣為家庭收入來源的中產來說,這意味著:
- 每年換匯成本大增;
- 同樣一筆資產換來更少的新幣;
- 孩子的學費、家庭消費、醫療支出,「變貴」了至少15%以上。

當然,如果你是來賺新幣的,那就可以忽略這個匯率問題。
3. 房價越來越貴,百萬組屋突破1000套,連「剛需房」都在漲
根據2024年的數據,新加坡共有1,035套組屋(公共住房)以100萬新幣或以上的價格在轉售市場成交。這一數字創下了歷史新高,是2023年(470套)的兩倍。

過去你或許希望落地新加坡,先買一套組屋安家。但現在,這已成為奢望。即使能買得起,也面臨額外印花稅、身份問題、BTO排期長、貸款限制多等現實難題。
4. 擁車成本全球第一,傭車證超10萬新幣
這是椰子本椰最想離開新加坡的理由。目前普通車型的COE價格已超過10萬新幣,摺合人民幣超過50萬元,這還不包括車價、保險、稅費。對中產家庭來說,擁車幾乎成了「不敢想」的事。

5. 全面通脹:醫療、教育、服務業,全線上漲
特別是醫療與教育兩項,作為中產家庭重點支出領域,漲幅尤為明顯:
- 私立兒科一次診金約120-180新幣;
- 本地國際學校每年學費達30,000-45,000新幣;
- 外賣配送費從疫情前的2新幣漲到5-7新幣。

你能活下去,但很難「活得好」。
新加坡到底歡迎誰?
在生活成本大幅上升的同時,中產階層在新加坡的移民路徑也在迅速收窄。而新加坡越來越明確地向外界傳達一個信號:我們仍歡迎移民,但只歡迎「合適的人」。
1. 戰略性人才:解決國家痛點的人
如AI、綠色能源、生物醫藥、物流航運等領域的核心技術人才,具備結構性稀缺性,是國家重點爭取的對象。

他們直接支撐新加坡的未來產業升級,是國家層面重點「搶人」的群體。
2. 高資本貢獻者:錢放得對的人
歡迎的是設立家族辦公室、投資本地初創、在新加坡建立運營團隊的資本者,而非簡單買房消費的「遊資」。

資本要帶動本地就業、稅收和服務業發展,才真正被視為「結構內資本」,享有更友好的身份政策。
3. 年輕高潛力人群:未來可塑性強的人
年輕、有專業能力、願意紮根本地發展的人,即使暫時收入不高,政府也願意「下注」其未來。這類人更容易融入新加坡社會結構,是移民局審批時重點考量的「未來價值」。

過去一些人通過設公司、自雇EP、再申請PR的方式「曲線移民」。但如今,這條路正變得越來越窄。EP審批趨嚴,自雇者的PR續簽變慢,甚至縮短時間。
自由職業者、小微創業者,如果沒有顯著的市場效益或貢獻,目前已很難獲得長期身份保障。
眾所周知,新加坡移民像開盲盒,玄學,沒有任何參考的標準。也就是說,可以批你,也可以拒你,不給任何理由。
這一點對於那些在新加坡常年辛苦熬身份的人來說,或許不太公平。如今新加坡火成這樣,所以難度就可想而知了。
一家三口在新加坡每個月花多少錢?
明白了「誰受歡迎」之後,中產讀者最關心的問題仍然是:如果我真的來了新加坡,現實生活是什麼樣?支出能否承擔?生活質量是否匹配?

以下是一個典型中產家庭(夫妻 + 一個孩子)在新加坡的每月實際支出估算(2025年):

注意看, 還沒有買車。教育、住房和女傭是最主要的三項支出。如果還計劃買車或送孩子讀國際學校,整體成本將進一步上升。
如果你是一個中年人,英語不太好,想靠「做點小生意、帶著孩子讀書」的方式移民新加坡——可能真的不是時候了。
新加坡正變得越來越像「精英的俱樂部」:富豪、高薪人才、國際專業人士是座上賓,而傳統中產,正在逐漸被擠出移民名單。
不是新加坡變了,是它越來越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