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币兑人民币汇率,自今年开始就一直很坚挺。
昨天,汇率更是来到了1:5.47,继续创造著十几年来的新高!

都知道,之前很长一段时间,包括一些中国买家在内的世界各国人民都来新加坡买房了,带高了房价,让本地人“哀叹不已”。
这让新加坡政府坐不住了,又开始了一轮针对外国人买房的大动作!前天,新加坡律政部和土地管理部发布一项联合声明表示:
从昨天(7月20日)开始,所有外国人购买目前被规划为“商业及住宅”用途地段的房产,都必须获得新加坡政府的批准!

文告截图
三个月前,新加坡政府才宣布推出最新一轮房屋降温措施,提高了外国人购买本地房产时需要缴付的额外买家印花税ABSD比率。
现在,新加坡政府似乎在进行进一步修正,弥补上之前房产降温措施中没有注意到的一些“漏洞”。

图源:半岛电视台
新加坡针对外国人购房再出手
最新一轮管控措施立即生效
律政部和新加坡土地管理局,在星期三晚上宣布这项消息时解释道,最新公布的政策,是住宅房地产法修订之后实施的措施。
商住两用的私人发展项目将被归纳为住宅项目,就意味着外籍人士必须先获得有关当局的批准,才能购买这类房产。
当局不避讳地表示,制定这项政策的最主要的目的,就是为了保护新加坡人的住宅用地。

图源:Keppel Land
目前,在新加坡被归为“商业及住宅”房地产可能包括购物中心、酒店,以及办公与住宅房地产。
其中的一些例子,就包括了很多人会去的牛车水大厦(Chinatown Complex)和友乃德广场(UE Square)。

牛车水大厦底层为小贩中心,上面则是居民住宅,图源:见水印
而这类之前被规划为“商业及住宅”用途的发展地段,如今将被视为住宅房地产,并受到住宅房地产法的管制。(也就是外国人想购买要提升申请政府批准)
与此同时,“商业及住宅”地段已从土地用途地段名单中撤除,这类地段原本指定为非住宅房地产。

UE Square,图源:Robertson Quay
当然,对于那些目前已经拥有这类地产项目的外国人,政府暂时网开一面,并没有“一刀切”。
现在已经拥有这类房产的外国人(个人和实体)如果原样不动,政府规定无需寻求批准,但如果他们希望对此保留或进行重新开发,则一定要获得当局的许可。
除此之外,如果外国籍购买者满足以下条件,也可以豁免寻求批准:
1)这些打算购买或收购权益的外国人,在2023年7月20日之前已获得卖方授予选购权书(Option-to-Purchase, 简称OTP)
2)OTP于8月9日或之前行使,并且OTP在7月20日或之后并没有改变

图源:Tickikids
政府修订法令堵上外国人在新加坡买房的又一个缺口,似乎和民意也有一定关系。
在这个消息被官宣后,不少网民就纷纷在系相关新闻下留言表达赞同,认为政府早就该这么做了!


“迟到总比不到好。虽然这已经迟到很多年了”
也有人抖机灵,提出了一个看起来“一举两得”的方案,不过可行性嘛......

说起来,虽然新加坡一直都欢迎移民的加入,但新加坡也同时对移民有着不透明的“高要求”。
在很多外国人看来,新加坡似乎是有那么一些劝退的,最近几年尤甚。
“新加坡真的很劝退外国人!”
买房买车移民政策都不友好?
近段时间,网上似乎出现一种“唱衰”新加坡的声音。
甚至有媒体撰文,表示很多外国人在来到新加坡后,或多或少都后悔了!

新加坡似乎对于一些人来说不再是香饽饽了。这可能还是和新加坡官方这段时间,一直提高对外国人的“准入门槛”有关。
1)多次修订政策,外国人不好买房
这两年,新加坡政府两度推出重磅房屋降温措施。每次都是深夜官宣,完全不给人反应的时间。
今年4月26日临近深夜的23点50分,新加坡政府宣布调高额外买家印花税(Additional Buyer‘s Stamp Duty,简称ABSD)!新政从4月27日0时0分开始实施。

图源:新加坡国家发展部
针对外国购房者,无论他们买的是第几套房子,所缴交的ABSD税,都要从原有的30%直接翻倍到60%!
外国人要想在新加坡买个价值100万新币的单位,就得至少先交60万新币的税......相当夸张了。

图源:新加坡国家发展部
去年9月29日深夜,新加坡建屋局、新加坡国家发展部以及新加坡金管局联合发布了文告,官宣了又一波楼市降温措施!

新的楼市降温措施,分为以下三个重点:
1)房贷的中期利率下限调高0.5%,优惠贷款利率维持2.6%不变
2)贷款与估值比率(LTV)从原有的85%降低到80%
3)私宅业主在卖掉私宅后,得经过15个月的等待期才可购买转售组屋

图源:IPS Journal
这一次房屋房屋降温措施,彻底断绝了私宅业主在出手房子后,几乎无缝衔接大屋换小屋的可能。
可以说,两次措施是针对不同方向给予了外国人在新加坡买房一套组合拳,利好新加坡本地居民。
其造成的结果是,7月17日新加坡市区重建局发布的最新预估数据显示,新加坡今年6月仅卖出278个新私宅单位,和5月的数据相比暴跌大约73%!
另外,一直居高不下的房价也出现了一些松动。新加坡今年第二季度私宅价格环比下跌0.4%。近三年来,新加坡房价第一次出现下跌现象!

图源:CNA
2)买车成本太高、“不值”
很多人都说,想在新加坡买车,得先扔一辆宝马5系的钱进去再说。
新加坡的拥车证COE,自从政府几年前定下“汽车数量零增长”的目标后就一路狂飙。
最新一期的价格,最便宜的中小型车车组,拥车证也要近10万新币!大型车组和公开车组的拥车证更是要近12万新币!

图源:motorist.sg
再加上不便宜的油费、停车费、汽车保险费、ERP过路费......买车是很多人在新加坡想都不敢想的一项消费。
3)投资移民政策收紧
过去几年,全球很多热钱涌入新加坡,造成的结果很显著:
新加坡的物价被持续不断地推高(当然还有其他原因),和纽约一道并列成为“全球生活成本最高城市”。

图源:smartwealth
因此,在今年3月,新加坡经济发展局宣布了一个消息:
从3月15日起,通过全球投资者计划GIP申请并最终移民新加坡的人,必须必须投资至少1000万新币(包括缴足资本)成立新的商业实体,或投资在已营运中的业务!
与此同时,投资者的首五年永久居留期满后,要是想更新再入境准证,公司就必须聘请至少30名员工!其中至少一半必须是新加坡公民,10名也必须是新员工......

要知道,在现有的政策下,参与GIP的投资额只要250万新币。
至于更新再入境准证,申请人的公司就只要聘请至少10名新员工,一半是新加坡公民,并有200万新币业务总开支(TBE)就好。

至于那些通过方案二投资新加坡的申请人,则必须在GIP精选的基金投资2500万新币,投资额是现有规定的10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