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幣兌人民幣匯率,自今年開始就一直很堅挺。
昨天,匯率更是來到了1:5.47,繼續創造著十幾年來的新高!

都知道,之前很長一段時間,包括一些中國買家在內的世界各國人民都來新加坡買房了,帶高了房價,讓本地人「哀嘆不已」。
這讓新加坡政府坐不住了,又開始了一輪針對外國人買房的大動作!前天,新加坡律政部和土地管理部發布一項聯合聲明表示:
從昨天(7月20日)開始,所有外國人購買目前被規劃為「商業及住宅」用途地段的房產,都必須獲得新加坡政府的批准!

文告截圖
三個月前,新加坡政府才宣布推出最新一輪房屋降溫措施,提高了外國人購買本地房產時需要繳付的額外買家印花稅ABSD比率。
現在,新加坡政府似乎在進行進一步修正,彌補上之前房產降溫措施中沒有注意到的一些「漏洞」。

圖源:半島電視台
新加坡針對外國人購房再出手
最新一輪管控措施立即生效
律政部和新加坡土地管理局,在星期三晚上宣布這項消息時解釋道,最新公布的政策,是住宅房地產法修訂之後實施的措施。
商住兩用的私人發展項目將被歸納為住宅項目,就意味著外籍人士必須先獲得有關當局的批准,才能購買這類房產。
當局不避諱地表示,制定這項政策的最主要的目的,就是為了保護新加坡人的住宅用地。

圖源:Keppel Land
目前,在新加坡被歸為「商業及住宅」房地產可能包括購物中心、酒店,以及辦公與住宅房地產。
其中的一些例子,就包括了很多人會去的牛車水大廈(Chinatown Complex)和友乃德廣場(UE Square)。

牛車水大廈底層為小販中心,上面則是居民住宅,圖源:見水印
而這類之前被規劃為「商業及住宅」用途的發展地段,如今將被視為住宅房地產,並受到住宅房地產法的管制。(也就是外國人想購買要提升申請政府批准)
與此同時,「商業及住宅」地段已從土地用途地段名單中撤除,這類地段原本指定為非住宅房地產。

UE Square,圖源:Robertson Quay
當然,對於那些目前已經擁有這類地產項目的外國人,政府暫時網開一面,並沒有「一刀切」。
現在已經擁有這類房產的外國人(個人和實體)如果原樣不動,政府規定無需尋求批准,但如果他們希望對此保留或進行重新開發,則一定要獲得當局的許可。
除此之外,如果外國籍購買者滿足以下條件,也可以豁免尋求批准:
1)這些打算購買或收購權益的外國人,在2023年7月20日之前已獲得賣方授予選購權書(Option-to-Purchase, 簡稱OTP)
2)OTP於8月9日或之前行使,並且OTP在7月20日或之後並沒有改變

圖源:Tickikids
政府修訂法令堵上外國人在新加坡買房的又一個缺口,似乎和民意也有一定關係。
在這個消息被官宣後,不少網民就紛紛在系相關新聞下留言表達贊同,認為政府早就該這麼做了!


「遲到總比不到好。雖然這已經遲到很多年了」
也有人抖機靈,提出了一個看起來「一舉兩得」的方案,不過可行性嘛......

說起來,雖然新加坡一直都歡迎移民的加入,但新加坡也同時對移民有著不透明的「高要求」。
在很多外國人看來,新加坡似乎是有那麼一些勸退的,最近幾年尤甚。
「新加坡真的很勸退外國人!」
買房買車移民政策都不友好?
近段時間,網上似乎出現一種「唱衰」新加坡的聲音。
甚至有媒體撰文,表示很多外國人在來到新加坡後,或多或少都後悔了!

新加坡似乎對於一些人來說不再是香餑餑了。這可能還是和新加坡官方這段時間,一直提高對外國人的「准入門檻」有關。
1)多次修訂政策,外國人不好買房
這兩年,新加坡政府兩度推出重磅房屋降溫措施。每次都是深夜官宣,完全不給人反應的時間。
今年4月26日臨近深夜的23點50分,新加坡政府宣布調高額外買家印花稅(Additional Buyer『s Stamp Duty,簡稱ABSD)!新政從4月27日0時0分開始實施。

圖源:新加坡國家發展部
針對外國購房者,無論他們買的是第幾套房子,所繳交的ABSD稅,都要從原有的30%直接翻倍到60%!
外國人要想在新加坡買個價值100萬新幣的單位,就得至少先交60萬新幣的稅......相當誇張了。

圖源:新加坡國家發展部
去年9月29日深夜,新加坡建屋局、新加坡國家發展部以及新加坡金管局聯合發布了文告,官宣了又一波樓市降溫措施!

新的樓市降溫措施,分為以下三個重點:
1)房貸的中期利率下限調高0.5%,優惠貸款利率維持2.6%不變
2)貸款與估值比率(LTV)從原有的85%降低到80%
3)私宅業主在賣掉私宅後,得經過15個月的等待期才可購買轉售組屋

圖源:IPS Journal
這一次房屋房屋降溫措施,徹底斷絕了私宅業主在出手房子後,幾乎無縫銜接大屋換小屋的可能。
可以說,兩次措施是針對不同方向給予了外國人在新加坡買房一套組合拳,利好新加坡本地居民。
其造成的結果是,7月17日新加坡市區重建局發布的最新預估數據顯示,新加坡今年6月僅賣出278個新私宅單位,和5月的數據相比暴跌大約73%!
另外,一直居高不下的房價也出現了一些鬆動。新加坡今年第二季度私宅價格環比下跌0.4%。近三年來,新加坡房價第一次出現下跌現象!

圖源:CNA
2)買車成本太高、「不值」
很多人都說,想在新加坡買車,得先扔一輛寶馬5系的錢進去再說。
新加坡的擁車證COE,自從政府幾年前定下「汽車數量零增長」的目標後就一路狂飆。
最新一期的價格,最便宜的中小型車車組,擁車證也要近10萬新幣!大型車組和公開車組的擁車證更是要近12萬新幣!

圖源:motorist.sg
再加上不便宜的油費、停車費、汽車保險費、ERP過路費......買車是很多人在新加坡想都不敢想的一項消費。
3)投資移民政策收緊
過去幾年,全球很多熱錢湧入新加坡,造成的結果很顯著:
新加坡的物價被持續不斷地推高(當然還有其他原因),和紐約一道並列成為「全球生活成本最高城市」。

圖源:smartwealth
因此,在今年3月,新加坡經濟發展局宣布了一個消息:
從3月15日起,通過全球投資者計劃GIP申請並最終移民新加坡的人,必須必須投資至少1000萬新幣(包括繳足資本)成立新的商業實體,或投資在已營運中的業務!
與此同時,投資者的首五年永久居留期滿後,要是想更新再入境准證,公司就必須聘請至少30名員工!其中至少一半必須是新加坡公民,10名也必須是新員工......

要知道,在現有的政策下,參與GIP的投資額只要250萬新幣。
至於更新再入境准證,申請人的公司就只要聘請至少10名新員工,一半是新加坡公民,並有200萬新幣業務總開支(TBE)就好。

至於那些通過方案二投資新加坡的申請人,則必須在GIP精選的基金投資2500萬新幣,投資額是現有規定的10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