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几天感觉比实际温度更热? 专家来解惑

示意图。(图:iStock)
我国本月份天气炎热,你这几天是否感觉外头比天气预报显示的实际温度更热?受访专家指出,实际温度和体感温度的差异其实是因为湿度(humidity)等因素的影响。
国家环境局本周指出,这两个星期大多数下午时分的最高气温可能达到摄氏34度,有时甚至会上升到35度左右。气象资料显示,过去三天的最高气温已经到了34度。
《8视界新闻网》就发现,尽管近日下午时分的实际温度(reported temperature)介于30到32度之间,气象应用程序AccuWeather显示的体感温度(apparent temperature,也称feels like或RealFeel)却高达40度,差别甚大。

示意图。(图:Gaya Chandramohan)
南洋理工大学新加坡地球与观测研究所高级研究员德鲁巴约蒂(Dhrubajyoti Samanta)指出,体感温度与人们在户外所感受到的温度更为相关,但这并不代表体感温度比实际温度更准确。
国立教育学院人文与社会学科教育学部助理教授王靖宇说,气象署所公布的实际温度是使用标准温度计测量地面以上2米处的空气温度所得之,直接反映了周围环境的空气热状态。
体感温度则受空气湿度、气压、风速、辐射等因素影响。王靖宇举例说明,在某个炎热潮湿的一天,实际温度可能只有30度,但由于空气太过潮湿,汗水无法蒸发,让身体降温,因此体感温度可能高达38度。
“你的皮肤被一层汗液覆蓋,汗液将热度困在体内,才会使到你的体内温度高于空气温度。”
不过,德鲁巴约蒂强调,不同的空气温度、湿度和风速可以提高或降低冷热感,因此体感温度不一定总是高于实际温度。
例如,在刮大风和寒冷的天气之下,热度会以更快的速度从身体排出,人们在外头感觉到的体感温度就会比实际温度来得更冷。

示意图。(图:Gaya Chandramohan)
气温预计7月开始转凉
受访专家指出,5月和6月是我国平均气温最高的月份,预计最快会从7月份才开始转凉。
德鲁巴约蒂补充说,根据美国国家海洋和大气管理局(NOAA)预测,从5月开始,热带太平洋地区很可能出现厄尔尼诺现象,导致太平洋中东部温度高于平均水平。
通过大气相关连接,包括新加坡在内的东南亚地区也会在厄尔尼诺期间,经历更炎热和更干燥的气候条件。
因此,他估计,受即将到来的厄尔尼诺现象和全球持续变暖的趋势影响,我国的炎热天气可能还会持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