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37岁移民新加坡,到底图个啥?”

2024年08月18日   •   3万次阅读

30+移民新加坡,到底图个啥?

就在前天,一位小红薯的用户发布了一篇《中年移民后难以言说的痛》。

在帖子里,她讲述自己移民的心路历程:

三年前她曾经犹豫过是否要放弃深圳的生活移居新加坡,但由于丈夫的而坚持,她选择了行动上的支持。幸运的是,他们三年内拿到了PR,但就在拿到PR的一个月后,婆婆却过世了。

子欲养而亲不待,是中年人的痛。而更让人惆怅的是,回国奔丧的时候却突然意识到,因为少时离家求学,中年又移民异国,和亲戚并不熟络,也没有什么亲近的朋友,家乡已变成了异乡。

这则帖子戳中了太多人对于移民新加坡的不为人知的心酸。

重新开始的事业、养家糊口的压力、逐渐变得陌生的故土、不能承欢膝下的痛、不同的语言和文化、建立的交友圈……比起年轻时就通过留学移居新加坡的人们,中年移民者们面临的,是更无法言说的取舍。

今天是一场掏心窝子的坦白局——中年移民新加坡,真正留下来的人,到底图个啥?

椰子随机对30位在新加坡移居超过10年的椰友进行了采访,以下几个选项中,哪几个选项是促使你留在新加坡的原因。

令人惊讶的是,排名第一的选择竟然是:孩子!大部分家庭选择留在新加坡还是为了孩子的教育和发展。

一切为了孩子,我才留在新加坡

接受采访的小A是35岁的时候来到新加坡的,如今已经在新加坡9个年头。

老公调到新加坡分部任职,为了不一家分离,小A选择了辞去北京的工作一起移居来新加坡。

“中年移民最痛的感受就是,再也没有父母和朋友的帮衬了,一切都要靠自己!”

刚来新加坡的时候,大儿子刚2岁,因为不知道新加坡其实刚出生2个月的娃就能送进托儿所,母子就两个每天在家大眼瞪小眼了一个多月才开始找机构。

“刚来那会儿真的很想回国,孩子每天习惯由爷爷奶奶照顾,经常在我面前莫名其妙大哭大闹,辞去工作没有朋友举目无亲,一度真的要崩溃了。”

就在真的准备自己带着孩子回国的时候,小A老公排队的托儿所突然空出来一个名额。

“再晚两周我就真的熬不住了!”自从把孩子送进托儿所,她突然开始慢慢意识到了新加坡在教育方面真正的优秀。

每天早晨7点就可以把孩子送进托儿所,晚上7点托儿所才关门,老师们直接帮忙解决了孩子的早、中饭,小A有了很多的空闲时间,她选择了自己做宠物方面的跨境电商,慢慢的事业也有了起色。

新加坡是真的很安全,不同于国内父母带孩子时的寸步不离,小A可以带着笔记本电脑坐在楼下,一边工作一边一只眼睛瞄着孩子玩耍。

当真的脱离了父母的帮衬,才意识到原来现代人可以一边忙事业,一边照顾孩子。或许也是因为和孩子单独相处的时间更多了,大儿子变得越来越乖巧黏人礼貌。

“说不想家是不可能的,九年里我和老公回国的日子掰着指头都能数过来。”

开始因为没拿到身份老公想在事业上多表现,外国人在新加坡的成本真的很高,一想到孩子每个月的幼儿园费用就高达1300新币,就舍不得带孩子回国。

后来是时间对不上,特别是儿子上小学之后,春节只有2天假期,就基本放弃了合家欢度春节的计划。加上来新加坡久了,孩子已经适应了热带夏天的气候,就只能在5-6月小学春夏季放假的时候回国看望老人。

小A在2020年拿到了PR,立刻在孩子的学校附近买了公寓,并在三年后入籍成了新加坡人。

“有了身份之后,突然感觉太轻松了,这就是我理想中的生活!”

明年她的孩子即将面临小六离校考试,每周补习一次华语、科学和两次数学,每月的补习费用大约在1300新币左右。

她觉得自己在妈妈们的当中算是中等卷度,比上,当然有每天把孩子那安排得超满,所有补习班轮番上的超卷虎妈。但比下,还有不少都快到小六了,孩子仍然一次补习班都没上过,天天在外撒欢的放养家庭。

“丰俭由人”是她的形容,华人自是卷的,这是刻在卷王民族中的基因,但是其实放平心态望眼整个新加坡的孩子们,还有不少马来人的孩子、印度裔的孩子,完全是随缘式学习,心态就会放平很多。

更何况,孩子实在成绩不好时候想一想:至少是双语教育啊,很多考不上本地大学的孩子会选择出国读书,对他们来说和西方教育接轨的新加坡教育体系,让他们在申请海外大学的时候没有任何障碍。

再退一万步讲,就算孩子不是读书的这块料,只要有了新加坡身份,本地法律要求公司在放开职位前,首先考虑新加坡人,教育是为了就业,在这一点上孩子已经赢在了起跑线上。

新加坡人的身份,让她感觉自己的生活有了很多的底气。

如今小A的第二个宝宝也已经两岁了,双职工在没有老一辈帮助下,独自抚养两个孩子几乎是天方夜谭,但因为在新加坡可以雇佣女佣,双职工多娃家庭也能过得很自在。

“算下来一个月只要花费900新币,4800人民币不到的价格,就能请到一个全能住家的家政,非常划算!”

小A的日常便是:每天早晨女佣都会提前做好一家人的早饭,大儿子吃饭后父亲送他去上学,小A则去公司上班,小儿子留给女佣全天照顾,她会通过监控来知晓孩子和女佣在家的情况。晚上回家后,夫妻两人还能陪两个儿子在楼下玩一会儿,再上楼吃女佣准备的晚餐。

小A说:“已经无法再想象如果回国生活会是什么样。”一定会不得不请双方的老人来照看孩子,那生活就会平添很多的摩擦。孩子也将成为1000万高考生中的一名,顿时感觉竞争的压力山大!

经常想父母但也很无奈。双方老人似乎都默认了,只要孙辈过的幸福其他并不重要。

“对父母的愧疚当然是有的,但是看着孩子已经适应了这个国家并扎了根,又觉得人生的取舍是值得的。”

来新加坡,就别想着暴富了!

让人惊讶的是,本以为很多受访者会认为在新加坡生活质量降级,却仍然有不少人留在新加坡是为了“生活质量”。

只是此生活质量非彼生活质量:

“在新加坡就别想着暴富了,机会当然是中国更多,但我还是选择来到新加坡。”

小B在37岁的时候来到新加坡。

当时他结束了原公司高管的职位选择创业后失败。小B不想再回原行业向熟人们反复阐述自己创业失败的经历,于是干脆应聘了新加坡的公司选择移民这条路。

如今他来新加坡已经五年,已过四十岁的他居然也拿到了PR,虽然暂时没有入籍的打算,但他认为自己还能继续在新加坡干很长一段时间。

“比起新加坡的薪水,国内的薪水条件其实更好。”但算上税……就让人非常犹豫了。小B在新加坡的年薪为20万新币,折合106万人民币,每年的个人所得税税率在19%。

如果在中国,他能找到150万人民币年薪的工作,由于国内的生活成本较低,他也曾一度动心过,可是算了算这个档位得缴出去65万的税收,顿时就觉得没那么香了。

其实这两个职位相比较而言,新加坡的生活水平一定是降级的:

在中国一台25万人民币的特斯拉Model Y,在新加坡却要卖到62.9万人民币,还不包括全世界最贵的小牌牌——新加坡拥车证,8万新币折合42.4万人民币的牌照也只能用10年。

住也是很大的开支,“这几年房租上涨太快,从刚开始2000新币/月就能租下一整套三个卧室的的HDB,如今要3500新币/月才能租下来,平白多了接近8000的成本。”

一度想要走,但无奈太喜欢新加坡chill的生活方式了。 在国内基本每天都要干到9点才能下班回家,这也是37岁的小B选择新加坡的原因:“越来越觉得自己是真的干不动了……所以当时才想着自己出来当老板,却没想到,创业更卷!国内创业很讲客户关系,参加了几顿酒局之后直接开始怀疑人生。”

“在中国创业那一年,老婆总怀疑我有外遇,为什么干不完的活,连周六周日都要去公司?为什么回家身上总带着酒气?”

但来到新加坡之后,踏踏实实选了老本行做技术研发,基本六点左右就可以完成工作,周六周日也可以好好陪家人。

“国内有些老同事经常笑我是降级选择,房子不如以前的大,车子不如以前的壕,连工资也不够看。但只有自己才知道,为什么会选择留在新加坡。”

小B和他的老婆都很喜欢新加坡chill的生活方式,由于夫妻两个是丁克,在国内的时候太多人好奇他们为什么不要孩子,给他们带来了很大的困扰。但在新加坡,人际关系有一种微妙的度,熟悉的人之间会很友好,但却不会触犯对方的隐私。

人际交往更加单纯了、职场勾心斗角少了。“每次老同事发来微信问候,我就假装没收到不回,不给他们显摆的机会!日子是自己的,不是拿出去和人比较的。”

小B如今的生活就是,每天七点半起床,八点半到公司开始一天的工作,下午六点半左右结束工作,七点半到家,吃了晚饭之后会和妻子一起去隔壁公园散步一小时。

“每个区都有很大的绿地和公园,到了十一点左右还有很多人在跑步,真的是非常chill的城市。”

如果回国的话,很难想象夫妻之间的婚姻生活会变成什么样。人生有时候并不只是为了积蓄中金钱数字的增加,还会考虑家庭的和睦、生活的方式、平和应对老去的心态。

“更何况拿到PR之后很快住房开支就不是什么事儿了。”小B对未来充满了希望:PR通过后三年就可以考虑买二手组屋,一套裕廊东的144平超大组屋只需要80万新币,即424万人民币。这在中国一线城市是难以享受的房价。

安全性才是最重要的

安全性当仁不让成为了第二高票的选项。

小C是一名陪读妈妈,四十岁的她带着十三岁的女儿来新加坡留学。对她来说“安全”是最终选择让孩子在新加坡留学的决定性因素。

“其实我在三十岁的时候也想过要出国看看,但当时犹犹豫豫就没有付诸实际行动。”等她下定决心要移民的时候,自己的年龄已经很难拿到身份。 为了不让自己的孩子也有这样的遗憾,所以小C很坚定地选择了让孩子出国。

小C表示,其实如果单纯说教育,欧美国家也有很多选择,她最终还是选择了带女儿来新加坡,不仅是实质意义上的“安全”,也是心理意义上的“安全”。

实质意义上的安全,自然是新加坡安全的治安环境,“女孩子要操心的事情总是多的。”但在新加坡,就会让人放心很多。哪怕午夜回家也不用担心、钱包和手机用来占位也基本不用担心被偷、车辆大多都会先礼让行人……

1/2
下一页
“从中产到破产,只隔着一个新加坡?”——新移民中产家庭生存实录曝光!
2025年07月01日   •   2万次阅读
在新加坡如果接到+65或者8开头的电话要注意了
2025年06月28日   •   2万次阅读
刚刚,新加坡人又能再领300新币补贴!
2025年07月02日   •   2万次阅读
新加坡人等了十年!5分钟出国,中国制造
2025年07月02日   •   2万次阅读
“新加坡毫无个性,冷漠!旅游后大失所望”
2025年06月29日   •   2万次阅读
83岁蔡澜安葬新加坡!来看看他笔下的海南鸡饭和咖喱鱼头
2025年06月30日   •   1万次阅读
看看七年内,新加坡地铁是否通到你家门口?
2025年06月29日   •   1万次阅读
新加坡电信公司狂推“无国界”数据配套!不用激活e
2025年06月30日   •   1万次阅读
他,毕业于清华、北大、牛津、南洋理工!却在新加坡送外卖!现已回国,加入了美团
2025年06月26日   •   1万次阅读
新柔地铁要来了!中马跨境火车正式进入退役倒计时
2025年06月30日   •   1万次阅读
撕掉"最贵"标签!新加坡的平价生存法则
2025年06月28日   •   1万次阅读
你真的适合在新加坡生活吗?答案可能出乎意料
2025年07月01日   •   9576次阅读
看惯了珍珠坊熟悉的黄绿色外墙 你喜欢它红艳艳的新装吗?
2025年07月01日   •   9576次阅读
新加坡5大数字银行!存款消费更划算~
2025年06月28日   •   9576次阅读
前夫抢人!她从杭州追到新加坡,只为夺回6岁的孩子......
2025年06月29日   •   9405次阅读
新加坡华人正在消失?为啥70%华人选印度人做官,文化舆论成推手
2025年06月30日   •   8208次阅读
新币兑人民币又新高!中国超过日本,成为新加坡人首选出国目的地!
2025年07月02日   •   8037次阅读
全网最全对比!新加坡公民 & PR政府福利差异,一篇看懂值百万
2025年06月26日   •   5985次阅读
李光耀的遗憾:新加坡和马来西亚是如何分开的?
2025年07月01日   •   5472次阅读
新加坡银行转账手续费大科普
2025年06月30日   •   4788次阅读
榜鹅海岸巴士转换站启用,旧站即将翻新,增风扇长椅
2025年07月01日   •   4104次阅读
从清北到牛津再到南洋理工博士,在新加坡送外卖的背后真相
2025年07月02日   •   3762次阅读
蔡澜助理回应遗产分配:少去八卦别人隐私!新加坡财富传承的三重密码
2025年07月01日   •   3762次阅读
蔡澜走了,但他藏在云吞面里“活过”的答案,还在人间冒着热气
2025年06月29日   •   3591次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