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请新加坡PR时切莫胡来!
今年一男子听信“买豪宅能提高获批机会”,于是托本地人买半独立式洋房,最终被罚5万新。
另一位想通过买房获批的网友,花194万新付60%税买本地商品房,结果P用没有,过度伤心的他准备卖房走人!

半独立式洋房。图源:谷歌地图
新加坡PR申请的重要条件公开
不要再拿自己试错了
在新加坡国会上,部长公开了选新移民主要的重要条件:
①考量申请者与新加坡社会的融合度;
②考量申请者的经济贡献、学历和年龄。

但这个范围很广,很多人表示“公开了,又没完全公开”。大家依旧摸不着头脑,不断被拒!
以下是网友交流时透露的,自己申请PR时的情况和结果:
①海外硕士,PEP,来新11个月,6个月被拒!
②来新20年的PR家庭,给孩子申请PR,被拒!
③中学文凭,SP身份,来新1.5年,被拒!
④985毕业,来新6年,提交申请一年还在等!
⑤35岁化工环保业EP,全家申请,被拒3次!
⑥27岁建筑业男,BCA,来新10年,被拒3次!
⑦NUS本科,EP身份,来新11年,被拒6次!

示意图
以上7位,有一人被拒后,重新申请等待11个月才获批!你猜是谁?可在评论区给出你的答案。
大家看上述的这些例子,可能很难观察出来谁通过的概率更大一些。这里面其实是有门道的。
在申请新加坡PR的时候踩这些坑 被拒概率直接飙升 其实,很多人的真实条件跟申请的条件可能“并不一致”,最终导致自己被拒!
以下5点更是重灾区!好好看看,你在申请新加坡PR时是不是也犯了一样的错!
01 看不懂英文材料,瞎填/漏填
新加坡全英文的官方资料,确实难倒部分英语不好的申请人,再加上需要填的资料也多,一不小心填错这次就over了~

图源:ICA
02 抱着积累经验的想法申请第一次
还有人不看重第一次申请,觉得以后有的是机会。但多次被拒,只会导致审核越来越严!除非突然有很强大优势/改变,不然只能接受一次次被拒的命运了......
03 申请PR时不积极
准备申请PR却不积极,想着啥时候申请都可以的人快醒醒!本地申请PR人数每年都在大批量增加!越拖竞争压力越大,申请也就越难!

示意图
04 瞎参考,搞假材料试图提高获批概率
有些时候,千万不要瞎参考上岸人的经验,若是你为了获批,弄假材料跟人家“同一条件”,后果可是很严重!
05 找不到个人优势,痛失竞争力
还有些申请人以为是自己条件不够好所以被拒,但其实就是没有挖掘到自己的优势。
这时候,真的需要一个专业人士帮你做“谋士”,虽然改变不了客观因素,但能帮你包装一下,主观上提高竞争力。

想申请PR时,千万不要自己瞎琢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