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請新加坡PR時切莫胡來!
今年一男子聽信「買豪宅能提高獲批機會」,於是托本地人買半獨立式洋房,最終被罰5萬新。
另一位想通過買房獲批的網友,花194萬新付60%稅買本地商品房,結果P用沒有,過度傷心的他準備賣房走人!

半獨立式洋房。圖源:谷歌地圖
新加坡PR申請的重要條件公開
不要再拿自己試錯了
在新加坡國會上,部長公開了選新移民主要的重要條件:
①考量申請者與新加坡社會的融合度;
②考量申請者的經濟貢獻、學歷和年齡。

但這個範圍很廣,很多人表示「公開了,又沒完全公開」。大家依舊摸不著頭腦,不斷被拒!
以下是網友交流時透露的,自己申請PR時的情況和結果:
①海外碩士,PEP,來新11個月,6個月被拒!
②來新20年的PR家庭,給孩子申請PR,被拒!
③中學文憑,SP身份,來新1.5年,被拒!
④985畢業,來新6年,提交申請一年還在等!
⑤35歲化工環保業EP,全家申請,被拒3次!
⑥27歲建築業男,BCA,來新10年,被拒3次!
⑦NUS本科,EP身份,來新11年,被拒6次!

示意圖
以上7位,有一人被拒後,重新申請等待11個月才獲批!你猜是誰?可在評論區給出你的答案。
大家看上述的這些例子,可能很難觀察出來誰通過的機率更大一些。這裡面其實是有門道的。
在申請新加坡PR的時候踩這些坑 被拒機率直接飆升 其實,很多人的真實條件跟申請的條件可能「並不一致」,最終導致自己被拒!
以下5點更是重災區!好好看看,你在申請新加坡PR時是不是也犯了一樣的錯!
01 看不懂英文材料,瞎填/漏填
新加坡全英文的官方資料,確實難倒部分英語不好的申請人,再加上需要填的資料也多,一不小心填錯這次就over了~

圖源:ICA
02 抱著積累經驗的想法申請第一次
還有人不看重第一次申請,覺得以後有的是機會。但多次被拒,只會導致審核越來越嚴!除非突然有很強大優勢/改變,不然只能接受一次次被拒的命運了......
03 申請PR時不積極
準備申請PR卻不積極,想著啥時候申請都可以的人快醒醒!本地申請PR人數每年都在大批量增加!越拖競爭壓力越大,申請也就越難!

示意圖
04 瞎參考,搞假材料試圖提高獲批機率
有些時候,千萬不要瞎參考上岸人的經驗,若是你為了獲批,弄假材料跟人家「同一條件」,後果可是很嚴重!
05 找不到個人優勢,痛失競爭力
還有些申請人以為是自己條件不夠好所以被拒,但其實就是沒有挖掘到自己的優勢。
這時候,真的需要一個專業人士幫你做「謀士」,雖然改變不了客觀因素,但能幫你包裝一下,主觀上提高競爭力。

想申請PR時,千萬不要自己瞎琢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