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文看懂:若旅客无法退税 在海外购物还划算吗?

示意图。(图:iStock)
如果你在海外购物时无法退税,你知道你可能会被双重课税吗?如果无法退税,在海外购物是否还划算?
新传媒英文新闻网CNA向本地学者了解旅客免税政策的好处,以及旅客为何仍然愿意在无法退税的国家血拼。
什么是旅客退税?
在旅客退税计划下,旅客只要消费满指定金额,就可获得退税。
在本地,旅客只要在参与计划的商店消费超过100元,就可以索取消费税退款。
日本、韩国、澳大利亚、法国等地也有旅客退税计划;在消费税率高达10%的日本,旅客只要在指定商店消费满5000日圆(约51.57新元)就可退税。
新加坡管理大学会计学院教授岑义隆指出,提供旅客退税的国家认为,这么做有助推动旅游业和旅客消费,也会让商店、百货公司和酒店业更具盈利能力。
新跃社科大学商学院的Lau Kong Cheen副教授也认同,提供旅客退税可以提高消费,促进旅游收益。
“在某个程度上,这会降低在没有退税的国家购物的吸引力。不过,这还是得看购物意向以及在那些国家可购得的商品。”
欧洲只有英国不提供旅客退税
根据国际退税服务商环球蓝联(Global Blue)在2021年进行的一项调查,60%的英国消费者表示,他们更可能在可以退税的商店消费。
英国政府是在2020年底为了提高政府收入而废除免税购物,前首相特拉斯内阁的财政部长克沃滕(Kwasi Kwarteng)去年9月宣布恢复针对旅客的免税购物政策,但现任首相苏纳克上任之后再次废除这项政策。
根据英国的国际零售协会(The Association of International Retail),英国如今是唯一一个不向海外游客提供购物免税的欧洲国家。
新加坡国立大学商学院会计系副教授傅寿明指出,从税务部门的角度来看,主要的成本在于安排员工在机场处理旅客退税的行政成本。
“如果这个计划能够吸引更多旅客,促进经济增长,那这笔钱可能就用得其所。”
为何旅客无法退税仍愿消费?
除了英国,美国多数州属也不为旅客提供退税,但是仍有许多因素吸引旅客在当地消费。
Lau Kong Cheen副教授就指出,一些商品只能在某些国家买到,例如特殊口味的KitKat巧克力就只有在日本买得到,旅客经常都会愿意为自己或是亲友购买纪念品。
他也指出,有利的汇率会让海外的一些商品变得相对便宜。
根据日本经济新闻(Nikkei)报道,自日本在去年10月开放让自由行旅客入境后,一些商店截至上个月的免税销售额超越了疫情前同期的水平,而日圆疲弱就推动了海外旅客的高额消费。
高岛屋(Takashimaya)和另外四家高档百货公司去年11月的免税销售额也已经回弹到2019年11月的50%至90%。
Lau Kong Cheen副教授指出,即使无法退税,只要旅客认为商品物超所值,就仍然会购买。
岑义隆教授则指出,英镑在2021年至2022年之间贬值13%左右,所以即使在消费税高达20%的英国无法退税,有利的消费税仍可能吸引旅客消费。
但是,如果法国、意大利、德国等地不为旅客提供退税,想到这些国家购买名牌商品的旅客未必会被有利的汇率吸引。
回国时得再缴消费税
在海外购物需要留意的另外一点就是,你在回国时仍得缴交消费税。
傅寿明副教授指出,在海外可以获得的消费税退款将减轻回国后可能面对的双重课税。
Lau Kong Cheen副教授解释,旅客回国时必须缴交消费税的原因之一,相信是为了防止他们在海外大量扫购,回国后转售赚取利润。
一个国家是否为旅客提供退税,终究要看这个国家在损失消费税收的同时,能从旅游消费方面获益多少。他指出,对于新加坡、日本和韩国这些仰赖购物旅游促进当地零售业的国家而言,这样的政策是合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