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疫措施放宽后 更多人学习维修家电用品

越来越多人学习维修家电用品,可响应环保又能应对物价上升压力。受访社会企业指出,防疫措施放宽后报名人数增加了一倍,最常见的维修家电产品是风扇、电饭锅和热水壶。
景万岸居民柯诗梅带着坏掉的小炖锅和热水壶到淡滨尼天地参加家电维修活动。这是她第二次参加这个活动。
柯诗梅说,很开心能参加,她上次维修电饭锅,还有搅果汁机,现在还在用,无需再购买。“因为我也很不赞成东西一坏就丢,有一些很小的事情我们可以自己修的,我觉得那些年轻人就是觉得哎呀不用紧啦,这么便宜再买一个,这个不是钱的问题。”
由社会企业可持续性生活实验室发起的社区计划“维修咖啡店”,在每个月的最后一个星期天举办活动。除了教导维修家电的基本知识,也有缝纫活动。让参与者学习缝补衣服、环保袋和窗帘等。
志工黄曼玲说:“他们说喔原来这样子就可以回用了,他们很恍然一悟的那种感觉,他不知道原来这样子几针就可能把他几乎扔掉的东西重用,省了一笔钱。”
主办单位说国人的环保意识有所提升,加上物价上涨推动更多人报名参加,接下来将在更多社区设立据点。
维修咖啡店计划负责人林仁智说:“差不多有双倍,今天比如说有40多个人会来,带来修理的东西就有差不多60多到70样。对环保跟这种生态保护,我觉得新加坡人越来有这个知识。”
可持续性生活实验室今年4月也推出维修甘榜计划,让居民互相帮助维修家电以展现甘榜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