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疫措施放寬後 更多人學習維修家電用品

越來越多人學習維修家電用品,可響應環保又能應對物價上升壓力。受訪社會企業指出,防疫措施放寬後報名人數增加了一倍,最常見的維修家電產品是風扇、電飯鍋和熱水壺。
景萬岸居民柯詩梅帶著壞掉的小燉鍋和熱水壺到淡濱尼天地參加家電維修活動。這是她第二次參加這個活動。
柯詩梅說,很開心能參加,她上次維修電飯鍋,還有攪果汁機,現在還在用,無需再購買。「因為我也很不贊成東西一壞就丟,有一些很小的事情我們可以自己修的,我覺得那些年輕人就是覺得哎呀不用緊啦,這麼便宜再買一個,這個不是錢的問題。」
由社會企業可持續性生活實驗室發起的社區計劃「維修咖啡店」,在每個月的最後一個星期天舉辦活動。除了教導維修家電的基本知識,也有縫紉活動。讓參與者學習縫補衣服、環保袋和窗簾等。
志工黃曼玲說:「他們說喔原來這樣子就可以回用了,他們很恍然一悟的那種感覺,他不知道原來這樣子幾針就可能把他幾乎扔掉的東西重用,省了一筆錢。」
主辦單位說國人的環保意識有所提升,加上物價上漲推動更多人報名參加,接下來將在更多社區設立據點。
維修咖啡店計劃負責人林仁智說:「差不多有雙倍,今天比如說有40多個人會來,帶來修理的東西就有差不多60多到70樣。對環保跟這種生態保護,我覺得新加坡人越來有這個知識。」
可持續性生活實驗室今年4月也推出維修甘榜計劃,讓居民互相幫助維修家電以展現甘榜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