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加坡生活丨在新加坡生病了该怎么办

2018年11月13日   •   22万次阅读

新加坡虽然被称为医疗中心,医疗体系和水平都受世界公认,但首次在新加坡就医的人往往一头雾水,摸不清头脑。

大家对新加坡也有各种各样的疑惑:

“在新加坡怎么挂号?”

“听说新加坡医药费很贵,是真的吗?”

“......”

今天保和移民就为大家详细解读新加坡的医疗体系,给大家科普一下在新加坡怎么看病、去哪看病!

新加坡

新加坡的医疗体系与国内不同。

国内好多人看个小感冒都要去三甲医院挂专家号,但在新加坡为了能更有效的利用有限的医疗资源,新加坡实行的是分级转诊制度。

即:小病去诊所,大病去医院。

新加坡一般看病流程

诊所

首先我们要知道的是,新加坡的诊所是一个类似国内医院门诊部的存在。

因此如果觉得身体不舒服,首先应该去附近社区的诊所就医。

新加坡的诊所有两种,一种是综合诊所(Polyclinics),另一种是家庭医生式诊所(General Practitioners Clinics)。

Polyclinics由政府经营,部分医药费受政府津贴,新加坡公民和pr看病比较优惠,所以通常Polyclinics的人会比较多,因此等待的时间也比较长。

详细地址和营业时间可以去这个网站查询:

https://polyclinic.singhealth.com.sg/。

GP Clinics则是私人运营的,通常人比较少,等待时间比较短。有些GP Clinic也有科系之分,比如说妇科诊所,牙科诊所等。

详细地址和营业时间可以去这个网站查询:

https://www.singhealth.com.sg/PatientCare/GP/Pages/Home.aspx。

几乎每一个社区都有Polyclinic,每一个组屋楼下都有GP Clinics。Polyclinic和私人诊所,都需要预约排队。私人诊所也可以Walk-in,但是Polyclinic人很多,排期有时甚至在一星期后,自然价格也相对便宜。

对于没有政府补助的外国人,两者之间费用相差不多。普通的感冒咳嗽,医药费一般都在30-50新之间。

这种“手术在大院,康复在社区”的观念在新加坡是很深入人心的,医疗资源配置整合优化,基本是不会看到医院像国内一样人满为患,号贩子猖獗的现象。

如果诊所的医生觉得你的病症比较严重,或者诊所的设施不足以治疗你的病症,诊所的医生就会写一份转诊信,帮你预约医院的专科医生。

情况危急的话,也会直接叫救护车把你送过去。

政府医院

新加坡政府医院和旗下医疗机构分布图

政府医院的专科是需要提预约,直接walk-in是行不通的。如果没有诊所医生的转诊信,不仅要原价,还必须提前几天预约,因为公立医院的医生日程很满,不接受病患直接上门求诊,想要约到心仪的医生一定要提前去拿预约信,当然挂号费也很贵!

如果病情严重,比如高烧不退等,可以直接去医院24H急症部。

等待时间视病情而定,工作人员会安排比较危急的病人先就诊,有时候可能需要等待长达3个小时左右。

在急诊部病情得到解决的话,可以直接回家休息了。

但是如果情况复杂或者需要手术的话,病人就会被安排接受专科医生的诊疗,再进行必要的手术和住院。

遇到突发状况也可以选择叫救护车,新加坡救护车的电话是995(救救我)。如果情况紧急,一般不会收取呼叫救护车的费用(同样适用与外国人)。

救护车会把病人送到最近的一家政府医院的急诊部就医。

新加坡的救护车

需要注意的是,新加坡的医院都是先看病再收钱的,一般是离开医院的时候才会收到账单。

而且医生的主要收入来源是问诊费,所以也不用担心医生为了利益估计开贵的药给你。

公民、PR、外国游客的医疗费用差别挺大的,毕竟完备的医疗保障只对公民和PR开放。

新加坡公立医院手术费

新加坡公立医院住院费

私立医院

各大私立医院地址、网站以及联系电话

新加坡的私立医院以优秀的服务和设施闻名,当然收费也比较高(相较于受政府津贴的政府医院)。

常见手术收费对比

一般情况下,私立医院的人比较少,因此等待时间会相对来说短一些,但是要看某个指定的医生还是要提前预约。

需要注意的是,某些治疗或者检查项目在政府医院需要排队,等待时间比较长,可能长达数十天到数月。

如果比较着急的话,可以选择去私立医院就医,当然也需要考虑到费用方面。

但是作为新加坡公民和PR,可以享受新加坡高额的医疗保健和津贴,完全没有就医难的压力。

医疗保健

新加坡的保险体系非常完善,如果在有保险的情况下,一般的住院以及治疗费用都能得到报销。

1.保健储蓄计划。

该计划是强制性中央公积金制度的组成部分,1984年由政府设立,覆蓋所有在职人员,雇主、雇员双方按照工资的一定比例(6%——8%)供款,建立保健储蓄基金,用于支付投保人及其家庭成员的住院及部分门诊费用。保健储蓄计划的款项,可用以支付公营或私营医院的收费,目前规定的限额是:住院费每日400新元,手术费则设有固定限额,从150新元至5000新元不等。

2.健保双全计划。

该计划也被称为大病保险计划,1990年7月设立,目的是帮助公积金存户支付顽疾或重病所带来的住院费和医药费。每人每年缴纳的保费从12新元至249新元不等,看病时可用保健储蓄支付,最高受保年龄是75岁。健保双全计划属于社会保险性质,采用自愿参加原则,按照付钱和共付比例制,对投保者住院及部分门诊费用给予偿付。目前,已有超过50%的新加坡人加入了这一计划。

3.保健基金计划。

作为保健储蓄计划的补充,该计划是1993年由政府设立的保健信托基金。根据财政收入和国家经济状况,政府每年拨1亿——2亿新元,并随预算盈余而逐渐增加到20亿新元,目的主要是资助保健储蓄仍不足以支付医疗费的贫困国民,使这一部分人群也能看得起病。每间公营医院均设有《医院保健基金委员会》,成员由政府委任,负责审核申请及拨款。基金自1993年成立以来,向基金申请补助的人99%获得财政资助。

此外,还有乐龄健保计划。这是一项老年严重残疾保险计划,目的是提供终生保障。按照这项计划,身体残疾、生活无法自理的老年投保者,每月可以得到300新元的生活费。

新加坡的保险行业制度严明,直接受新加坡金融管理局的监管,对保险经纪的职业素养要求也很高,通过保险报销和政府保健计划,病人实际承担的费用很少或者基本不需要承担(前提是新加坡公民或PR),这样就可以没有后顾之忧的及时接受治疗和选择较好的治疗环境。

555

这对新加坡夫妻在中国玩了近一个月,离境时被海关质问,竟这样说!
2025年05月02日   •   16万次阅读
2025新加坡准证政策大变革,全面调整要点全解析
2025年04月29日   •   15万次阅读
旅游签连续入境新加坡10次,一年待了300多天,陪读爸爸被ICA请去“小黑屋”
2025年05月02日   •   6万次阅读
外国势力干预新加坡大选!网友:原来是它!
2025年04月29日   •   5万次阅读
新加坡地铁再现蹭饭女团,专盯安哥出手,30秒变370新元
2025年05月03日   •   4万次阅读
新加坡史上最纠结选战:66岁副总理临危受命,为何反成选民"烫手山芋"?
2025年05月01日   •   3万次阅读
在新加坡,政府能查出你把票投给谁了?然后秋后算账?
2025年05月01日   •   3万次阅读
我在新加坡陪娃读书,突然收到小三信息:“他太累了,放过他吧。”
2025年04月29日   •   2万次阅读
国人纷纷声援副总理颜金勇:他“不是陌生人”
2025年05月03日   •   1万次阅读
新加坡全球抢人!将大批引进这类新移民!职位空缺近8万人
2025年04月29日   •   1万次阅读
入境新加坡可以带香肠吗?
2025年05月02日   •   1万次阅读
留英博士到卡车司机,他从上海开电车狂飙3000公里惊现新加坡街头!
2025年05月03日   •   1万次阅读
人在新加坡过世后财产会这样被分配?!
2025年05月02日   •   9747次阅读
25 岁的滚烫人生:从NTU校园夜宵摊到千万麻辣帝国的逆袭密码
2025年05月02日   •   9747次阅读
乘坐飞往新加坡航班行李丢失?官方解决方案来了
2025年04月29日   •   9234次阅读
遍布全岛!新加坡徒步50个绝美秘境路线曝光:雨林、海岸、湿地...
2025年04月29日   •   9063次阅读
每月生活费13000新币!新加坡火到发烫,中产们,这你受得了么?
2025年05月05日   •   7182次阅读
还记得28岁的你做了些什么吗? 那时的你会怎么用1万3500新元
2025年05月01日   •   4959次阅读
“抛弃”选区没信义? 移情别恋实属无奈 从一而终那是运气
2025年04月30日   •   4275次阅读
新加坡这个自然公园要这么玩!知道12件事玩得才爽
2025年05月03日   •   4104次阅读
她在新加坡转行幼教后工资破$5000,科技教育悄悄改变谁?
2025年04月30日   •   3762次阅读
黄循财:外国人、游客、高收入群体其实在补贴新加坡的低收入家庭
2025年04月30日   •   3420次阅读
新币攻破5.6关口!大选倒计时,抢占政策+汇率“黄金交叉点”
2025年04月29日   •   3420次阅读
新加坡保险:住院/重疾/指数寿险如何守护你的未来
2025年04月29日   •   3078次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