获奖:2012WAF景观年度大奖/2016ASLA通用设计类荣誉奖
碧山公园属于公园景观修复和城市河道复兴项目。新加坡降雨量丰富,但由于土地面积匮乏,用来收集和储存雨水的土地非常有限,随着城市的快速发展,不得不面临一系列的干旱、洪涝和水污染问题,因此新加坡水利局建造了包括碧山公园旁加冷河渠道在内的多条沟渠和排水沟以减轻水旱灾害。而硬质的混凝土水渠随之产生了一系列的生态问题。
此次改造设计师将原来长达2.7公里的混凝土沟渠改造成一条长3公里的天然河流,利用土壤生物工程技术(植被、天然材料和土木工程技术的组合)来巩固河岸和防止土壤被侵蚀。通过这些技术的应用,为动植物提供了良好的栖息地,生物多样性增加了 30%,改造后的河流驳岸与草地形成一体,当暴雨来临紧挨公园的陆地可兼做输送通道,将水排到下游。改造后的水体也成为雨水收集系统的一部分,用作饮用水来源。同时还能为社区提供充满活力的滨水休闲空间。这是一个集功能、生态等多层次的整体修复设计,意图在满足功能需求和可持续发展中寻求平衡。
//左右滑动观看//

自然洁净过程示意图
南洋理工大学学习中心 | (NTU) The Hive
/基于可持续生态理念的校园建筑设计/
建筑:Thomas Heatherwick
与传统的教育建筑不同,这组建筑通过走廊连接起像盒子一样的教室,校方要求的更适合现代化学习方式的设计。设计呈现为一个交织著社交和学习功能空间的建筑,创造出一种动态的环境,有助于非正式的以及偶然的学生与教授间的交流与互动。十二个塔楼,逐渐向底部收拢,非常明确有序的环绕在中部巨大的中庭空间,提供了五十六个没有拐角以及前后之分的教室,灵活的体量形式使得教授可以更容易接近学生,并促进个体之间更紧密的合作。




海军部老年社区 | Kampung Admiralty
/适老型绿色社区设计 /
建筑:WOHA
Kampung Admiralty综合社区大楼是集社区、医疗、老人社区、小型公寓、社区公园为一体的综合建筑。其中最引人注意的就是其社区公园,社区公园采用梯田布局最终形成垂直绿化景观,为104套公寓提供休闲的去处。它还利植物控制室内温度,并形成一套屏障隔绝火车铁轨带来的噪音。
//左右滑动观看//
新加坡滨海堤坝 | Marina Barrage
/洪涝适应性滨海堤坝景观设计/
景观:Tierra Design
新加坡滨海堤坝是影响新加坡淡水数十年安全的伟大工程,将水资源收集于滨海内湾,和保证滨海内湾免受洪涝的保障(调节海水水位和滨海内湾的水位)。大坝建筑的屋顶是可上人的大草坪,无数新加坡人会在周末或其它闲暇之时,到这里来野餐,放风筝和做运动等。
除此之外,这个集防洪,净化水和娱乐与一身的建筑,还曾因为它出色的设计而在2009年获得“华盛顿AAEE年度午宴颁奖最高荣誉”,并且还斩获其他大小奖项不计其数。
//左右滑动观看//
05
总结与启示
绿色城市空间的发展向人们展示了可持续再生的自然系统,创造了与原始生态结构相似的城市生态系统,并且达到了很好的生物多样性。亚洲许多其他城市开始学习新加坡景观的做法,并使得它们的城市景观以更自然的方式被设计展示出来。而在借鉴时需要面对和解决问题是如何让气候条件不同的城市在应用同样的原则,通过评估和量化生物多样性、能源、水等方面的益处, 最终建立可持续发展的城市环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