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加坡的人才融入

2019年10月19日   •   1万次阅读

  作为公共政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新加坡的国际人才政策对当地社会有着深远的影响。一方面,它为新加坡的经济成长提供有效的支持。根据新加坡贸工部的统计,20世纪90年代的10年间,外籍人士对新加坡GDP成长的贡献度为41%,其中37%来自有专业技术的白领阶层。但是,另一方面,过去20余年来外来人口的迅速增长也给新加坡带来了严峻的社会问题和政策挑战。不少当地人认为新移民(包括来自中国大陆的移民)与他们之间存在显著的社会与文化差异,而他们的大批到来,也使整个社会对有限资源(工作、住房、交通、学校、医疗)的竞争更为激烈;同时,他们还质疑新移民对新加坡的效忠度。2009年主流媒体《联合早报》发表了一篇当地人的文章,集中表现了民众的这种不满情绪。文章写道:

  常听到新移民称本国国民为“老移民”,或说我们是“先来这里的人”;新移民对国人这种眼明手快的定义,我这个土生生长的新加坡人,听在耳里,真有百般的不痛快……这就好像一只鸟,辛辛苦苦的筑了一个坚固美观安全舒适的巢。为了扩展,欢迎新鸟同来共同建设。新鸟申请到居留权之后,说旧鸟不过是“先飞来这里的乌”;大家都是鸟,没有多大差别。……不过于情于理,这种近乎喧宾夺主的态度,似乎说不过去吧!……我是土生土长的新加坡人,从来没有移民过。如果有人用老移民称呼我,或说我是“先来的人”,我是会生气的。

  在2010年8月的国庆演讲中,李显龙也坦承,“如果流入的移民太多,或者太快的话,可能带来一些负面影响,譬如影响我们的社会风气、或者给工人带来更大的压力,或者造成拥挤的现象,特别是在公共场所或地铁列车……。移民带来深远的影响,不只关系到经济表现,而且关系到社会的和谐及国民的认同感。因为这个原因,我们筛选移民的标准比外劳要严格得多,移民人数也比外劳人数少得多,从而避免改变我国社会的本质。我们只引进能够融入新加坡社会,又能作出贡献的人。”他还表示政府将在引进新移民的同时,保障新加坡人的利益,重申政府将坚守公民优先的基本原则,并宣布实施进一步区分公民和非公民权益的政策。不过,据《联合早报》报道,在国家发展部长马宝山主持的首场针对该演说的对话会上,约100名出席者当中还是有六成表示不满意总理有关新移民政策的解释。作为移民政策收紧的一个风向标,2009年的永久居民申请的获准率显著下降,只有51%的申请被批准。

  移民问题成为2011年5月议会选举和和8月总统选举的主要课题,对政府移民和外来人才政策的不满是人民行动党仅获得60%选票(独立以来最低)和反对党获得40%民众支持的主要原因。同样地,在总统选举中,前副总理陈庆炎仅以7000多票险胜其竞争对手。此后,政府推出了“新加坡人优先”的政策,提高移民门槛,放慢外国人才引入步伐。不过,由于人口生育率的持续低迷和社会经济朝向知识经济转型的要求,新加坡的国际人才政策和制度并未根本改变。

  为让外国人才能够更好地融入新加坡、留在新加坡,并减少社会的不满情绪,政府对人才政策进行了多次调整,虽然门户依然开放,但门槛却有所提高。而且政府越来越重视新移民的融合。《可持续的人口,朝气蓬勃的新加坡:人口白皮书2013》强调,对于新移民,融入新加坡社会显得尤为重要。大多数新移民与新加坡公民都拥有相似的道德背景,但是仍有少数需要花时间来适应新加坡社会的道德准则,文化以及价值观。其孩子以及后代由于会在新加坡长大并且会享有模式化经历,故将会很好地融入新加坡文化中。为使新移民融入社会,新加坡政府通过各种努力促进新移民适应新加坡的生活方式,帮助他们沉根(sink deep roots),这也增加了新加坡的民族多样性。

  鉴于社会融合的重要性,《可持续的人口、朝气蓬勃的新加坡:人口白皮书2013》书中还提到了促进社会融合的几个途径:其一,利用自然的接触点,例如学校、国家服务部以及社区等,鼓励新移民像其他新加坡公民一样去了解他们的邻居,并积极参加社区活动。其二,利用通用语言能够更好的建立相互理解的纽带,说英语可以使不同种族的新加坡公民之间更有效的交流。因此,对于那些想要学习英文的人,新加坡会为他们提供充足的机会,例如由人民协会(People's Association)以及全国职工总会举办英语课程,以帮助他们学习英语。其三,鼓励新加坡本土居民与新移民之间建立思想上的互相欣赏,互相信任以及真诚的关系。而坚固的社区纽带可以帮助社区居民克服可能出现的危急情况,因此鼓励更多的新加坡公民散播新加坡促进民族融合的希望,帮助建立一个更加和谐的社会。

刚刚,新加坡人又能再领300新币补贴!
2025年07月02日   •   3万次阅读
新加坡人等了十年!5分钟出国,中国制造
2025年07月02日   •   3万次阅读
新币兑人民币又新高!中国超过日本,成为新加坡人首选出国目的地!
2025年07月02日   •   2万次阅读
“从中产到破产,只隔着一个新加坡?”——新移民中产家庭生存实录曝光!
2025年07月01日   •   2万次阅读
在新加坡如果接到+65或者8开头的电话要注意了
2025年06月28日   •   2万次阅读
“新加坡毫无个性,冷漠!旅游后大失所望”
2025年06月29日   •   2万次阅读
83岁蔡澜安葬新加坡!来看看他笔下的海南鸡饭和咖喱鱼头
2025年06月30日   •   2万次阅读
看看七年内,新加坡地铁是否通到你家门口?
2025年06月29日   •   1万次阅读
新加坡电信公司狂推“无国界”数据配套!不用激活e
2025年06月30日   •   1万次阅读
撕掉"最贵"标签!新加坡的平价生存法则
2025年06月28日   •   1万次阅读
新柔地铁要来了!中马跨境火车正式进入退役倒计时
2025年06月30日   •   1万次阅读
你真的适合在新加坡生活吗?答案可能出乎意料
2025年07月01日   •   9576次阅读
新加坡5大数字银行!存款消费更划算~
2025年06月28日   •   9576次阅读
看惯了珍珠坊熟悉的黄绿色外墙 你喜欢它红艳艳的新装吗?
2025年07月01日   •   9576次阅读
前夫抢人!她从杭州追到新加坡,只为夺回6岁的孩子......
2025年06月29日   •   9576次阅读
新加坡华人正在消失?为啥70%华人选印度人做官,文化舆论成推手
2025年06月30日   •   8208次阅读
在新加坡购买彩票指南!手把手教你
2025年07月02日   •   5985次阅读
李光耀的遗憾:新加坡和马来西亚是如何分开的?
2025年07月01日   •   5814次阅读
事关准证、汇款、出入境!7月,这些大事将影响全岛604万人
2025年07月03日   •   5814次阅读
从清北到牛津再到南洋理工博士,在新加坡送外卖的背后真相
2025年07月02日   •   5643次阅读
新加坡银行转账手续费大科普
2025年06月30日   •   4788次阅读
蔡澜助理回应遗产分配:少去八卦别人隐私!新加坡财富传承的三重密码
2025年07月01日   •   4275次阅读
榜鹅海岸巴士转换站启用,旧站即将翻新,增风扇长椅
2025年07月01日   •   4104次阅读
蔡澜走了,但他藏在云吞面里“活过”的答案,还在人间冒着热气
2025年06月29日   •   3591次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