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好莱坞,“超级英雄电影”已经成为一门显学。(互联网)
如果说,这只是无害的软实力传播,那西方国家尤其是美国倡导的民主、自由、平等、人权等价值观不也通过媒体和官方资助的传媒及文化机构或外围基金会做宣传,通过艺术、文学和社会科学等领域传播,试图用西方价值观重塑世界面貌?比传播价值观更具攻击性的是,那些发生在中亚、东欧独立国协国家的“颜色革命”被指背后有西方国家黑手的影子。
意识形态之争、统战与反统战的博弈无处不在。《今日报》就引述新加坡管理大学法律系副教授陈庆文说:
“中国肯定不是第一个这么做,也不会是最后一个。”
一个国家希望另一个国家在无需施压的情况下,就跟它有同样的想法,甚至采取一致行动。陈庆文说:“影响力渗透的关键问题是'怎么做的',而不是‘为什么做’,有一些是正规的做法,有一些更为隐性,也较难察觉。”
中共搞统战经常以人情或文化项目为掩饰,试图以无形胜有形,但与西方国家相比,手法还是显得笨拙。
以港台为例,统战搞了那么多年,结果台湾闹出太阳花学运,香港爆发“反逃犯条例”抗议,认同九二共识的国民党在2016年的台湾总统选举中落败,政权落入立场偏独的民进党政府手中。
最近《金融时报》爆料称,台湾有某家媒体集团被中共渗透,并称该媒体集团的记者透露,
“他们每天都打电话来……他们并不会干涉所有事务,主要聚焦在两岸关系和中国议题。他们对于报道角度以及(报道)是否登在头版有话语权。”
如果上述消息属实,这个统战手法也未免太粗糙。统战工作无处不在、无国不干,就是比谁的手法更高明、更细腻。在中美两大国打狠架的时候,夹在中间的那些“小不点”肯定躺着中枪。
三、新加坡没有抵御能力吗?
面对外国势力的干预,新加坡难道就完全无法抵御吗?
当然不是。内政部至少可出三记重拳。
那位卷入“间谍疑云”的学者黄靖在2017年不就被新加坡政府赶走了?我国内政部指这位在中国出生的美国籍学者是一名试图影响本地舆论的外国代理人(Agent of Influence)。

在中国出生的学者黄靖2017年被新加坡政府驱逐出境。(互联网)
把人驱逐出境算是温和手段了,新加坡政府还可以引用《内部安全法令》,在未经庭审的情况下,把一个人关押起来。接着下来,在大选举行之前,政府相信会先完成一件事:立法防止外国势力渗入。
除了靠拳头外,政府也一再提醒本地华人社群是扎根于本地的多元种族文化社会。2017年5月19日,李显龙总理在主持新加坡华族文化中心的开幕仪式上致辞时就说:
“作为新加坡华人,我们已经有了本身的独特面貌,这是历经几代人之后,在特定的社会环境中所逐渐发展出来的文化身份。”
“在谈到身份认同时,国人首先肯定自己是新加坡人,然后才是种族身份,所以我们的身份是新加坡华人,这也是我们在世界舞台上的身份。”
红蚂蚁建议各位将这“三不”熟背在心:
我是华人这一事实不会改变;我祖籍是中国福建(或其他地方)这一事实不会改变;我身份排序中的第一位也不会改变:永远的新加坡人。
统战?统你的头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