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都知道,新加坡是世界上最宜居的国家之一——安全保障、顶尖医疗、一流教育,但大家都没有注意到的是……
新加坡人口580万,但面积只有700多平方公里,人口密度接近8000人/平方公里,是中国的54倍!
即便是与人口密集的中国首都北京相比,新加坡的人口密度也达到了北京的6.15倍!同时,它还是曼谷人口密度的1.9倍!要知道,全球最拥挤的城市曼谷,日常堵车可是“家常便饭”。

通过这组数据,你是不是认为新加坡的街道上会人挤人,拥堵到天荒地老?然而恰恰相反,但凡是到过新加坡的很多人都会问,新加坡的人都上哪里去了?
除了乌节路、滨海湾及金沙综合娱乐城等几个旅游购物集中的区域,在新加坡的马路上,很少看到人群如织的情景。新加坡的人都被“藏”去哪了?我们一起去找找看!
新加坡的“藏人大法”
01根据人的行为模式有序建设城市
在中国,城市的建设通常是“蜘蛛网”结构,中心地带人群高度集中。
而“新加坡城市规划之父”刘太格对人的行为模式有深入分析,他认识到除了居家生活外,一般百姓日常出行最主要有四个目的,即购物(包括就餐),休闲,工作和孩子上学。

刘太格
为此,新加坡政府在有计划的进行住宅建设时,把全岛的每一个地铁站都建成了一个不同档次的购物和餐饮中心,在社区里也设很多大大小小的超市、小商品交易市场、菜市场和食阁、大排档等,这样,绝大多数的居民可以在5至10分钟的步行路距间,解决日常购物餐饮问题。

同时,政府在全岛开辟有300多个邻里和地区公园,每一个居民基本可以一出楼门,3到5分钟就可以走进一个公园。
举个例子,新加坡的大巴窑组屋区是这样设计的:

地铁站、银行、商场、社区体育馆、社区图书馆、公园,包括绝大多数的中小学也是邻里学校,都建在这个社区之中。
这样,就可以把居民出行尽可能本地化(localization)。避免了因为购物、就医、上学等长距离移动,涌入固定区域造成拥挤的情况,分解了中心地带的压力。
02开放式的建筑设计
新加坡所有的公共住宅社区(可称为“政府组屋”)都是开放式的社区,没有围墙。更妙的是,“政府组屋”的底楼大部分都是透空的。
这样的设计,可使得常住居民在社区和住宅楼之间自由穿行,避免了人流不得不集中在步行道的尴尬情况。

此外,新加坡所有提供公共服务的机构,不管是医院、大专院校,还是图书馆等,甚至大部分的政府机关,也都是开放式的建筑,基本都没有封闭的大院高墙,人们也都可以在楼群间自由穿行。

医院

图书馆
为了最大限度留出“空旷”没有障碍的平地,新加坡还建设了不少地下和高层停车场。所以,你很少会看到地面停满车的画面。

03四通八达的地下网络
新加坡地下也承担了相当重要的分流作用。截止目前,新加坡已被挖到了地下80米。

在乌节路等繁华商圈里,多个地铁站是相通的,可以从这一站走到另一站,地铁站还会直接连通地下购物商场,形成了一个非常庞大的“地下王国”。

ION的地下地铁站,通向各大商场
04实行错峰收费制度
自1998年起,新加坡政府就开始实施电子道路收费系统ERP来解决繁华路段的交通拥堵问题。

当有车辆通过ERP闸门时,ERP电子显示屏会根据不同时段、不同车辆、及路面的拥堵程度,实时调整收费价格。越到拥堵高峰期,费用越昂贵。
据不完全统计,新加坡在不同区域,不同路段设置的ERP系统有近100个。

ERP系统电子闸门分布图
这样灵活的过路费收取制度,让不少司机都尽量避开高峰时段在市中心区域驾车。
05发展公交建设,大力给予补贴
新加坡政府通过发展公共运输建设、采取补贴公共运输等实质举措,来鼓励市民乘坐公共运输出行。
为方便市民出行,减少步行、中转和等候时间,新加坡基本每个公共住宅楼外的300米处就有公交车站。
并且,基本所有的公共住宅楼都修有通往公交车站的有盖走廊,无论在骄阳下或是暴雨中,大家都能顺利搭乘公交。

此外,政府对公交系统进行大量的补贴,从而降低大家乘坐公共运输的成本。在过去5年间,新加坡公共运输系统的成本上涨了60%,票价却下降了2%。
新加坡还推出分时乘坐公交、减免费用的政策,鼓励人们在非高峰时段乘车。
06限制私家车,世界上买车最贵的国家之一
作为人均GDP世界前几的发达国家,新加坡的拥车量只有10%左右,究其原因,是新加坡的这块“铁皮”太贵了。
新加坡买车需要的费用一览:
注册费:220新币
附加注册费:低于2万新币的车,100%收取,2-5万按照140%收取,5万以上180%收取;
拥车证COE:有效期仅为10年,目前费用为3-4万新币,巅峰期达到过9万新币;
特种消费税:新加坡海关会按照车价征收20%的特种消费税;
普通消费税:(汽车本身价格+特种消费税)*7%
在加上其他的保险、各种各样的税费,以及车行利润等;
综合到最后,国内一辆落地10万左右的车,在新加坡落地可能需要50万人民币了,所以你常会看到这样的新加坡新闻见诸报章。

因此大部分的新加坡人,都选择搭乘便捷的公共运输出行,路上的私家车数量少了,自然也就少了拥堵!
07终极大法:绿植障眼法
在开国总理李光耀的倡导下,经过40多年的人工植树造林和对环境的保护,新加坡现在到处都是茂密的树林。
这些茂盛的树林,起了非常大的视觉屏障功效,可以遮挡建筑、车、人,给人一种在热带雨林中的“错觉”。
其实,很多时候,这些“森林”可能不到百米宽,但是,无形之中,这些树林把新加坡的城市建筑掩藏起来,不但让人查觉不到它的建筑稠密度,甚至可能觉得到处都有浩瀚的森林。

新加坡地少人多,为了达到更好的效果,新加坡还推出了很多建筑中的垂直绿化。通过绿植的视觉遮挡,真正达到“一叶蔽目,不识拥堵”的妙用。

此外,新加坡保留了很多自然保护区,每当到达这里,你会以为自己“不知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其实这些“杳无人烟”的热带雨林就紧挨着人们的住宅区。
荣膺“亚太房地产投资最佳城市”
了解到新加坡如此多人性化的设计和政策,你是不是也有在这个国家定居、买房的冲动呢?其实,和你有同样想法的投资人还有很多!
在2017年的报告中,新加坡在投资排名中仅排名第21位。而去年,新加坡从低迷中反弹,夺回了2020年城市投资前景的首位,并在城市发展前景中排名第二。

新加坡还是区域性少数几个在2019年上半年交易量激增的市场之一,大多数活动都由跨境资本推动。
积极的发展推动了新加坡在2020年成为亚太地区最值得投资的市场。第二到第五名分别是:东京、胡志明市、雪梨、墨尔本。

5个足球场大小的永久产权项目
可以说,不管是发展前景还是投资前景,新加坡在亚太地区都名列前茅。而新加坡本土的房地产行业也在不断发力中。
今天,学翼君为你带来一个永久产权置业项目——“绿墩雅苑”(Leedon Green),占地面积高达316718平方英尺,接近5个足球场的大小,这种规模在寸土寸金的新加坡实属稀有!

01丰富的周边生活配套
“绿墩雅苑”(Leedon Green)位于新加坡黄金第十邮区,这是是名人富豪最为聚集的一区。同时,周边拥有四通八达的交通网络和生活配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