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31日,是中国启动新冠“乙类乙管”的倒数8天,届时,入境旅客执行目前的“5+3”“2+3”等一律取消,只须提供48小时行前检测阴性证明,不再需要隔离。
新加坡卫生部: 谨慎对待提高航空运力 若有必要将收紧入境政策
12月30日,新加坡卫生部说,正在密切关注全球疫情,若有必要,将收紧入境政策。
同时,随着新中两国之间航空旅行逐步恢复,新加坡卫生部将以整体公共健康为考量,谨慎对待提高航空运力一事。

据“新加坡眼”从航空业界人士得知,新中两国之间原本计划航班大面积恢复,目前已暂停,不过现有航班班次照常,不受影响。
对中国疫情的两个关注点
新加坡卫生部指出,由于国际旅行已恢复,加上北半球迎来冬天,全球许多国家出现冠病病例增多的现象,包括中国大陆。
卫生部对中国疫情的关注主要有两点关键:
一、有无出现更危险的新毒株
卫生部说,从中国大陆各地卫生部门的测序分析来看,目前在中国流行的病毒株都是已知毒株,并没有出现比目前流行株毒性更大、传播力更强的新毒株。
另一方面,新加坡对本土病例和境外输入病例也做测序,密切关注有无新毒株出现。
二、入境旅客会否形成医疗资源压力
目前,每天有700至1000名旅客从中国入境新加坡,占航空旅客量的1%至1.5%。大多是新加坡本地居民和长期证持有人,从这些旅客当中,平均每周出现40至80个确诊病患,所有都为轻症,只有一人出现重症,是一名从中国旅行归来的新加坡人。

目前,新加坡并未完全放开入境政策。未完成疫苗全程接种的旅客仍须提供行前48小时的检测阴性证明。
同时,未完成疫苗全程接种的短期旅客,必须购有至少3万新币的医疗保险。
所有航空和航海旅客在入境时必须提交健康声明。
此阶段防疫关键是人口免疫力
新加坡卫生部指出,尽管有些人对中国疫情感到担忧,而且一些国家也要求从中国出发的旅客进行检测,但是,即便在奥密克戎XBB波,新加坡疫情总体维持稳定;防疫进入此阶段之后,最关键的因素是新加坡人口的免疫力。
卫生部说,“病毒继续在社区传播,我们无法完全阻断,但是,我们可以努力把住院病患和重症病患人数降低。”
另一方面,新加坡人口疫苗覆蓋率很高,同时还有婴幼儿和新款二价疫苗,可以进一步提高疫苗保护。
由于医疗资源充裕,人口免疫保护高,卫生部说,新加坡每经一波疫情洗礼,就增强一分韧性。
综合分析新加坡卫生部文告内容,“新加坡眼”的解读是:“既然新加坡人口有足够的免疫力,而且国际上没有出现危险的新毒株,因此,现阶段不必收紧入境措施,但也不着急进一步增加航班,先观察一段时间再说。”
这种谨慎务实的做法,符合新加坡政府的一贯风格。
新加坡很早就对中国大陆单方面开放边境。从2020年11月6日开始,中国大陆旅客只要入境检测结果阴性,就不必隔离。当时,来自港澳台地区和马来西亚旅客必须居家隔离7天,来自日本、韩国、泰国等旅客必须居家隔离14天,来自英美法意大利、印度等国的旅客则必须在指定地点隔离14天,不能居家隔离。
曾光:第一波干柴快烧尽了 第二波就很低了
12月29日,中国疾控中心流行病学前首席科学家曾光指出,这波奥密克戎疫情传播速度超过想像。他估算北京市感染人数可能已超过80%,甚至还有可能更高。
他说,根据经验,第一波感染人数一般不超过30%,然后再来第二波、第三波,以后两波都不会比第一波更强。“但是我们没预到这次第一波就来势汹汹,甚至很快超过50%,60%、70%,甚至80%的感染率。”
曾光指出,本波疫情风暴是多方面因素造成的,其中包括BF.7毒株的因素,它是迄今以来是传播率最强的毒株,另一个是冬天的气候因素,呼吸道比较干燥,而且在室内聚集性比较多,最容易造成呼吸道疾病的传播。
他说,由于第一波来的风暴比较大,就预示著第二波就很低了,因为干柴快烧尽了。
他认为,“在疫情感染率已经达到百分之八九十的地方,感染过两周以后,至少就不会像现在都要戴N95口罩了。但是到医院、商场等人员密集的地方去,在飞机、火车上,还是要戴口罩、勤洗手。”
张文宏:许多大城市春节将达到80%
12月30日,中国国家传染病医学中心主任张文宏在专家视讯讲座上指出,中国本波疫情感染率已经非常高,“许多大城市感染率已超过50%,到春节的时候都已经到60%、70%、80%了”。
他对春节将涌现的返乡潮表达担忧。他说,由于许多农村与小城市还没出现大面积的感染,如果家庭成员都没感染过,当地还没出现大疫情,但是,由于春节人员聚集活动,肯定会增加感染病毒的风险。
他呼吁选在春节返乡的民众,能够减少聚集,特别是老家有年终聚餐习惯的,应该要大幅减少;“如果能减少100人以上的聚集,对于疫情迅速蔓延可以起到很大的抑制作用。”
张文宏说,目前疫情正在或已经从全球大爆发向地方性流行转变,中国现在放宽疫情防控符合全球疫情大趋势。
他指出,从比例上来看,重症患者占比较小,但,由于人口基数高,依然造成医疗高峰,所以接下来医务人员可能面临较大压力。